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
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是日本陆军采用的第一支现代手枪, 由东京炮兵工厂研制,于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正式采用,装备部队后因库存关系一直使用到1945年。二十六年式左轮手枪到1925年为止共生产了59200支,到1935年停产时生产了6万多支。这种手枪参考了众多左轮手枪的结构设计,可以说是个“混血儿”。该枪采用9毫米口径,发射9×22R手枪弹,是日军唯一采用此口径的武器。
南部麒次郎
有“日本勃朗宁”之称的南部麒次郎生于1869年9月22 日,后入伍进入日本陆军,开始了他的武器设计生涯。他设计了二战日军使用的许多武器,对日军武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2年,他完成了带有肩托的8毫米半自动手枪的设计,这种手枪被现代研究收藏者称为“南部爷爷”,不久后推出的改进型被称为“南部爸爸”。为了迎合初级军官对一种比外国进口货便宜的小口袋手枪需求,他又设计了一种缩小版手枪,这种手枪在现代被称为“南部宝宝”,采用7毫米瓶颈手枪弹。“南部宝宝”从来没有被官方采用,由于价格几乎是进口货如柯尔特M1903和勃朗宁M1910手枪的两倍,制造数量相对较少。
南部甲型手枪
由南部麒次郎于1902年设计的南部甲型手枪在西方称为“A型”(Type A),该手枪有两种基本变型,1903~1906年生产型不同于1906年后生产型,这些型号的南部式手枪在研究者当中通常被称为“南部爷爷”。南部甲型手枪生产序号持续到2400,由东京炮兵工厂和东京瓦斯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南部爷爷”配用的木质枪盒兼枪托
(上图)由东京炮兵工厂生产的序号为262的8毫米“南部爷爷”。“南部爷爷”与“南部爸爸”非常容易辨认,“南部爷爷”扳机护圈比较小,弹匣带有木基底。所有“南部爷爷”都可以连接枪托并配有一个可兼作枪盒的肩托。“南部爷爷”的制造量不少于2400支。
南部陆式手枪
“南部爸爸”也称为“南部甲型改进型手枪”或“南部1902改进型手枪”,在西方也称为“M1904型手枪”。南部陆式手枪有两个生产厂家,分别是东京炮兵工厂和东京瓦斯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它在1925年采用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后停产, 共生产了不少于4600支。
序号为3122的8毫米南部陆式手枪,根据海军合同生产,在枪身右侧带有海军铁锚标记。
第一批由东京瓦斯电气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1500支南部陆式手枪是根据1909年海军合同生产的, 最初手枪去除了肩托,但在交货时海军改变了主意,于是在兵工厂增设肩托插槽。一战期间,海军追加采购了约2500支。尽管这种手枪在陆军兵工厂生产,并由海军采用,但日本陆军从来就没有正式采用,而仅由军官私人购买。
南部袖珍手枪
这种手枪是南部甲型手枪的缩小版(只有南部甲型手枪四分之三大小),生产这种手枪的原因是南部甲型手枪太过笨重且销售不佳。因为其尺寸较小,西方研究者通常将其称为“南部宝宝”,也称为“B型”(Type B)。
7毫米南部袖珍手枪及手枪套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
提起日本手枪,在中国最为家喻户晓的,也是最为臭名昭著的当属日军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日本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是原南部陆式8毫米手枪的改进型,采用了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 沿用了8毫米口径,枪管长114毫米,全枪长228毫米,弹匣容量为8发,有效射程50米,大正十四年(1925年)列为日本陆军制式武器,1927年日本海军也采用了这种手枪。
1926年末到1945年,日本总共生产了28万支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它是二战期间日本正规部队普遍装备的标准手枪,可以说是当时日军的一件标志性装备。这种手枪上到将军、下到士官都在使用,配发给了陆军各个兵种以及海军各部队、各阶层,真的是哪里有日军,哪里就有这种手枪。
(上图)由名古屋南部工厂制造于1942年11月的序号为11206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和制造于1939年6月的序号为63338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上者带有大型扳机护圈,下者为小型扳机护圈,这是识别后期和早期生产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的重要特征。
由于在中国人们把装在皮质或木质枪套中并用肩背带斜挎在肩上携带的手枪称为“盒子枪”,且南部十四年式手枪枪套采用了圆形凸鼓面硬壳造型样式,两者结合,中国抗日军民也就将该枪称为“王八盒子”。中国抗日的国共军队正规军缴获了不少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但直接使用的却非常少,包括抗日游击队、地方武装等抗日力量在使用它时,也不与其原配枪套一起使用。
名古屋兵工厂1944 年2 月生产的序号为16931的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各角度细节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在构造上吸取了几种西方手枪的特点, 可以说它是一个拼凑出的不成功的“大杂烩”手枪。在这种手枪装备侵略中国东北的日军并投入使用后,日军发现早期生产的手枪毛病很多,突出的有击针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当时不得不每支枪随配一根击针以备更换。
南部十四年式手枪蛤壳式手枪套,“王八盒子”名称的由来
由于中国东北的高寒气候,戴防寒手套时操作原来的小口径扳机护圈不便,容易发生走火,于是又在1935年9月增大了扳机护圈。南部手枪故障较多,可以说人所尽知。在太平洋战场,美国大兵将南部手枪称为“亚洲版的鲁格”,成了抢手的纪念收藏品。
九四式半自动手枪
九四式手枪由南部麒次郎于1929年设计,1934年(皇纪2594年)12月12日被陆军制式采用,1935年开始生产,主要装备将校、准士官以及装甲部队的装甲兵、航空部队的飞行员、空降部队的伞兵等。
(上图)名古屋兵工厂1 9 4 5 年5 月( “ 昭20.5”,即昭和二十年五月)生产的序号为70564的九四式手枪和1943年9月(“昭18.9”,即昭和十八年九月)生产的序号为39145的同型手枪。
二战中,九四式手枪和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平行生产,其生产记录在二战中丢失了,但据信生产超过72000支。九四式手枪有名之处在于其怪异的外观,另外,它的头大身小也与其他国家的手枪迥然不同。九四式手枪重730 克,枪长182毫米,枪管长95毫米,发射8毫米南部手枪弹,弹匣容弹量为6发。
本文摘自《二战陆军单兵装备:日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