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家窑文化彩陶特征及辨伪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彩陶从距今八千年的大地湾文化开始,经过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一直到沙井文化,经历了十二个文化类型、五千多年的延续发展,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其中马家窑文化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顶峰,是中国原始艺术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以彩陶众多、图案精美著称于世,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晚期彩陶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收藏历史遗物的活动起源甚早,民间收藏最盛的时候是清代,出现了一大批收藏家和鉴赏家,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造假专家。涉及的种类很多,特别是青铜器、瓷器、字画赝品最多。这个时期彩陶的仿制品还没有出现,因为彩陶的大量发现和对其研究是在二十世纪中叶才开始的。造假是在大量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研究,不知道它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也就不会出现赝品。随着研究的深入,彩陶的各种价值都体现了出来,人们开始重视它,经济价值也就随之上涨。由于文物的特性之一是不可再生,数量有限,不可能大量得到,所以就开始造假。特别是近十几年,造假之风最盛,致使彩陶赝品充斥国内外市场,令人难辨真伪。
在对彩陶进行鉴定时,首先要对各时期彩陶的主要特点有所了解,这样才可以确认被鉴定的彩陶属于何种文化类型,然后细心观察陶器制法、器形、彩绘方法、图案花纹等方面是否都符合该文化类型彩陶的特点。如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大部分采用泥条盘筑法使陶器成形,大型陶器由颈、上腹、下腹和底等部分组合而成,而且各时期陶器的各部分的相互比例和长宽比例都有所不同,因此图案布局和花纹样式也随彩陶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如果彩陶的制法与器形、图案花纹的文化特点不一致时,就要仔细地进行研究是否有作伪的情形。
一、马家窑文化各类型主要特征
马家窑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特征、独立性很强的文化系统,是继承仰韶文化而逐渐向西扩展的。经历了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延续发展的文化类型(期),持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
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期,永登蒋家坪下层代表早期,东乡林家下层和蒋家坪下层代表中期,林家中、上层代表晚期;半山类型分早、中、晚三期,兰州关庙坪和花寨子代表早期,广河地巴坪代表中期,土谷台早、中期和永昌鸳鸯池代表晚期;马厂类型也分三期,土谷台晚期代表早期,蒋家坪马厂类型下层和中层代表中期,蒋家坪上层代表晚期。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马家窑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半山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马厂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陶工匠师。彩陶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探讨彩陶花纹的内涵、纹饰演变、装饰手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等,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
1.马家窑类型
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这一时期的彩陶数量增多,彩陶的比例占到20-50%,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波浪纹、三角纹、和网纹、同心圆纹为主,线条流畅,图案明丽。马家窑类型彩陶受仰韶文化的影响较大,但又有了新的发展。随着人们定居生活的稳定,陶器器形也出现了变化,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贮藏器瓮、罐、壶、瓶逐渐增多。从总的发展趋势看,这时的器型较高,线条流畅,各部分的比例匀称,更加实用。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多采用曲线构图,用笔熟练巧妙,绘画的技术水平要高于半山、马厂类型。
马家窑期彩陶早期施黑彩,浓亮如漆(图1),纹饰多旋涡纹、鸟纹和弧边三角纹、弦纹、叶纹等几何纹,大多数为二方连续图案。图案布局合理、构图巧妙,变化丰富,具有强烈的动感。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在盆、钵、碗内施彩,但比较简单,多为十字纹,或以十字为结构的简单图案。
中期,器表打磨精细,黑彩鲜亮。这时的器型逐渐增多,壶成为主要器型之一。新出现的器型有敛口罐、带流钵、陶铃等。纹饰多为平行线、同心圆、漩纹、水波纹和鸟纹,还新出现了蛙纹、同心圆。这一时期彩陶的图案构成复杂巧妙,取材范围广泛,纹饰多有创新,图案布局因器物造型不同、功用不同而异,构图富丽明快,线条流畅多变,达到了彩陶发展的辉煌期。
晚期:陶质橙黄,除了黑彩外,还出现了白彩,白色多填于黑色花纹的空隙或周边,黑白映衬,对比鲜明(图2)。器型增加了勺、束腰罐、鼓等。纹饰不如中期的丰富,绝大多数为几何形花纹。盆、钵等器物,流行在器外口沿下绘制水波纹,还有一种以黑色为底留出陶色为纹的阴底旋纹(图3)。这时期以四小圆为旋心的二方连续旋纹、大锯齿纹增多。这些都表现出向半山类型彩陶过渡的趋势。
2.半山类型
半山期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制陶业相当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遗址彩陶最高达到90%。彩陶的造型美观,图案具有繁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花纹一般饰于器物上腹(图4)。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在半山期,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腹部有双耳,代表双翼,尾部由一小来显示(图5)。这一时期器型饱满凝重,曲线优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部,直径与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的很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半山期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锯齿纹非常盛行,为半山类型彩陶最主要的特征。
早期除用黑彩外,出现了红彩,但还是以黑彩为主,红彩运用的较少,只起点缀作用;到中期,红彩比例大增,使用率与黑彩差不多相等。这时的红彩色泽发暗,呈紫红色。彩陶大多用黑、红相间的线条绘制图案,一般在器物的口沿内侧绘简单的复线连弧纹或三角纹,口沿外侧绘斜十字纹、波折纹等,颈部绘大三角纹、弦纹、菱格纹等,肩部绘弦纹、锯齿纹。上腹部纹饰为图案的主题,内容丰富,构图严谨、规范,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大多为组合图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旋纹、锯齿纹组合;菱格纹、锯齿纹组合;葫芦网纹、锯齿纹组合(图6)。最下层以一圈垂弧纹结束整个图案。
半山期彩陶的装饰部位及特点:半山类型的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容器上腹,从视觉效果上说,平视图案给人以二方连续的美感,俯视彩陶,则图案更赋有团花对称的美感和动感。下腹部一般不绘制纹饰,花纹多以器物双腹耳的下沿为界。从下腹部不绘制纹饰可看出,其摆放位置较低,说明这些彩陶是日常生活实用品。
口沿内,绘简单的纹样,多复道垂弧纹和锯齿纹,还有带纹、波折纹等。颈部,常见的纹饰有菱形网纹、锯齿纹、折角纹、波纹和斜十字纹等。肩、腹部,为主体花纹,内容丰富多样,构图规整,线条流畅,多组合纹样,时代特征明显,常见的纹饰有旋纹、锯齿纹,葫芦网纹,菱形纹及其变化纹样和神人纹等。内彩,一般装饰于盆、钵内,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有旋纹和神人纹。
半山晚期神人纹逐渐增多。这时的神人纹面部抽象,有四肢(图7)。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这时的四大圆圈纹是相连的,到马厂期逐渐变成独立的四大圆圈纹。从出土的彩陶看,旋纹贯穿于半山期彩陶发展的全过程,这虽不断变化却始终存在的旋纹,反映了半山时期的人们对河流的依赖。
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期结束的标志,这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
3.马厂类型
马厂期是继半山期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个别地方与半山期同时并存,但主流晚于半山。马厂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筒状杯(图8)。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为主,构图松散。
半山期结束后,马厂期分两支向后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器型以壶为主,形体比半山类型瘦高,最大径上移,纹饰以变体神人纹和四大圆圈纹(图9)为主,图案结构变的比较松散。不仅纹饰简单,而且彩绘也变的粗糙,这是彩陶文化走向衰退的表现。
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入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器型以单耳筒状杯、侈口深腹盆(图10)为特色,壶和瓶很少,纹饰以回形纹、三角折线纹、菱格纹为主。这一支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点。
这两支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所以我认为它们已不属于同一文化类型,而是两个时代相同,文化内涵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文化类型。
马厂期纹饰以黑彩为主。早期的彩陶,保留着半山彩陶纹饰华丽的传统,但又有许多创新和发展,图案逐渐变得简练,表现手法多样,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彩绘技法也出现了变化,除了黑、红两色相间使用外,出现了在红色宽带纹上再加绘一条黑色窄带纹,到中晚期出现红色陶衣(图11),个别的还有白色陶衣。主要纹饰有: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三角纹等,其中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图9、12)为马厂类型最重要的特征。
马厂中期彩陶壶数量大增,双耳彩陶罐减少,彩陶壶变的瘦高,颈部加长,下腹内收,主要纹饰为四大圆圈纹和变体神人纹。马厂晚期纹饰趋于简化,施红色陶衣,以黑色绘波折条带纹,马厂期的彩陶上出现了大量的黑彩符号,一般绘制在器物的下腹部无纹饰处,经统计有150余种,常见的有“○”、“×”、“”、“┼”、“—”等形状,这些符号可能是氏族部落的记号,也可能是工匠的标记。对研究文字的起源有重要的作用。
这一时期,彩陶文化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彩陶的出土量很大,但器型不很规整,制作粗糙,纹饰简单,已难以同半山期的鼎盛期相比。
二、鉴定彩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产量极大,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彩陶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彩陶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
鉴定彩陶,并非神秘而高不可攀,只要我们认真实践,细心观察,不断积累经验,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各时期的基本特征,就能明辨真伪。彩陶鉴定与瓷器一样,关键在于要多观察、多接触。鉴定彩陶,主要是从彩陶的分布范围、陶质、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
1.分布范围
每一类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到一件彩陶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出土地和分布范围。所以,掌握每件彩陶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彩陶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重要的作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陶色、陶质和羼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质,就能找出差异。
陶器最大的特性是易碎,更新周期短,速度快,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这些都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就为彩陶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除了掌握每个时期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肩、颈、底和耳、流、足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陶质、纹饰、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4.纹饰及装饰部位
彩陶上的图案纹样表达的是氏族部落的文化意识,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彩绘纹样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原始人类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经过社会实践认识自然的产物。由于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两岸,所以,在彩陶图案上反映出了黄河奔流不息、涡深流急、波涛汹涌的气势(图13、14)。马家窑期的彩陶内彩发达,多装饰在盆、钵内,纹饰也以旋涡纹和水波纹为主。
彩陶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可以成为我们鉴定彩陶时的重要因素。如马家窑文化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多见旋纹、水波纹;中期则盛行锯齿纹;晚期多四大圈纹。彩陶下腹部出现“○”、“×”、“”、““┼”、“—”等符号的,是甘肃半山、马厂期的彩陶,而不是其它文化类型的产品。所以对各时期彩陶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彩陶鉴定的重要方面。
彩陶图案布局,图案与器物造型的结合完美,装饰部位根据器形的不同和用途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器型和摆放的位置进行设计。艺术源于生活,原始社会彩陶的产生和发展也不例外地遵循了这一规律。彩陶上的图案和装饰部位,是由当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生活习惯所决定的。在当时,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人们都是席地坐、卧,生活用品也都置于地面,要看这些器物,只能侧视或俯视,通常看到的部位是器物的上半部分。所以马家窑文化彩陶的装饰部位一般都在器物的上腹、颈、肩部或器内。如果俯视这些彩陶,我们就会看到精美绝伦的花卉图案和动感强烈的几何图案(图15、16)。大型壶、罐类器物图案分层排列,一般装饰在肩和上腹部,颈部饰辅助花纹;盆、碗类花纹主要在器物内和口沿下;小型器物往往通体布满纹饰。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图案绘制,采取了以点定位的方法,图案中的点犹如河水的浪花,象征着河流波涛起伏,奔涌向前。彩陶从最初产生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实用功能,彩陶艺术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器型由单一变为多样,纹饰由简单变为复杂,制作工艺由捏制发展到轮制,这一过程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活实践过程。这也表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实用品。
图案纹饰表现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多是自然崇拜的反映,其装饰部位也反映了它的实用性,只绘在平时可看得到的部位。
5.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最初只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制成所需的器形,并将里外抹平、打磨光。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明显泥条盘旋的痕迹。
马家窑文化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的非常平整。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陶窑、颜料和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和陶轮、陶模、陶拍等制陶工具出土,这对于我们探讨古代制陶的方法和技术大有帮助。
无论哪种制陶方法,都会在制成的陶器上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捏制的陶器上,会留有手指的印痕;泥条筑成法制成的陶器,器壁会产生一圈接一圈的泥条痕;以慢轮修整的陶器,则会在器底和器口遗留下轮旋产生的同心圆。
根据研究表明,马家窑彩陶的制作工艺主要有:陶土的选择、淘洗,和泥,泥条盘筑成型,修整,晾晒,绘制花纹,磨光,入窑烧制等工艺流程。
彩陶是先绘彩后烧制,因此,所选矿物颜色必须要耐高温,在高温下显色却不分解,仍能保持原有颜色。
红彩:经取样检验测定,其显色元素为铁,显色物相为氧化铁(Fe203)。出土的矿物颜料是赤铁矿的风化物赫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有的地方还使用含铁量很高的红蒙古土作为红色颜料。
黑彩:是甘肃彩陶中最常见的色彩。经分析表明显色元素是铁(Fe)和锰(Mn ),显色物相为四氧化三铁(Fe304)。其矿物以磁铁矿与黑锰矿为主。马清林博士还在马家窑文化的黑彩中首次发现了铮铁尖晶石。这几种矿物均属尖晶石系矿物,其中,辛辛铁尖晶石、黑锰矿烧成以后颜色较黑,磁铁矿则偏蓝,这正是马家窑文化黑彩漆黑发亮的原因。甘肃省博物馆曾做过一些实验,如果用纯锰矿颜料绘制彩陶,在高温下锰元素全部分解;若使用含锰赤铁矿,在稀释较淡的情况下,彩陶烧成后只显红色;较浓的情况下,则显黑褐色。这一系列的实验表明,史前陶工已认识到含锰赤铁矿,即赤铁矿与磁铁矿的混合矿物颜料具有两种不同的呈色性能,并且熟练掌握了浓淡的变化规律,使其满足于绘彩的需要。
褐色:在半山、马厂类型的部分彩陶中使用,褐彩与黑彩的化学成分相同,但锰的含量低于黑彩,铁的含量高于黑彩,可能是在颜料中搀和了红黏土。马清林博士对此有新的认识,他通过实验分析认为:此时已使用了黑、红两种颜料的复合颜料。通过配色后,色调发生了变化,彩陶的色彩层次因此也更为丰富。
白色:马家窑期时,出现白彩,其主要成分为石膏或方解石。
在甘肃出土文物中,因彩陶发达,颜料及其加工工具常有出土。出土的上百件研磨石、研磨盘,无疑是研磨颜料的成套工具。
根据对甘肃彩陶的观察,不难发现许多彩陶花纹有尖细的笔锋,推测是用类似毛笔的工具所绘,不仅有硬毛制作的硬“笔”,还有用软毛制作的软“笔”,否则,半山、马厂类型细密的网格纹、锯齿纹等都无法完成。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彩陶是最早将图案与器物造型完美结合的原始艺术作品。绘制彩陶时,先民们非常注重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并已注意到了图案在不同视角下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绘制设计出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正平视还是俯视,都可以看到完美的画面,并力求达到图案的构成与器形相协调。根据器形不同,确定设计其装饰部位及图案花纹。
史前先民为席地而坐,自然视角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因而,绘彩重点多在器物腹部及以上部位。马家窑期的盆,大口浅腹,因俯视内壁更为清楚,因此多以内彩为主,简练的外彩为辅;半山、马厂期的瓮、罐大圆鼓腹造型,因在置放于地面时下腹基本被遮挡,故在中部以上绘彩。
彩陶的繁荣与制陶工艺水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快轮兴起后,彩陶迅速衰落。经研究发现:凡具有彩陶制作传统的古代文化,其制陶工艺必然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掌握和使用了快轮制陶术后,彩陶工艺便很快随之消亡。甘肃彩陶直至辛店、沙井文化,仍然使用泥条筑成法制作。新疆彩陶结束得更晚,是因为至汉代才传入快轮制陶。
三、彩陶辨伪要点
1.旧陶器上自然形成的纹饰。陶器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形成了一些象小虫子爬行的弯弯曲曲的纹饰,类似于钧窑瓷器上的“蚯蚓走泥纹”(图17),这可能是一些虫子在爬行时的分泌物腐蚀陶器形成的,这种自然形成的纹饰,在大多数陶器上都有,赝品上绝无。
2.后画彩。后画彩是用其他类型的素陶或用脱彩严重的彩陶,先将原彩打磨光,然后再重新绘彩而成,在素陶上彩绘纹样,是常见的一种彩陶作伪手法。虽然后绘彩可以以假乱真,而且用热释光等科学方法也无法鉴定真伪,但有两点是可以判断真伪的,其一就是在打磨陶器时无论用多细的砂纸,都会把陶器原有烧造时留下的光泽打磨掉,所以,这类伪品器表均无光泽。再有一点是,后画彩陶器在陶器表面新划伤处,划痕内也有彩绘,因真品是先上彩,后打磨,之后才烧制,打磨痕是一整体,划痕内无彩(图18)。因此,我们进行彩陶真伪的鉴定,不仅要了解有关彩陶的专业知识,还要对素面陶的知识有所了解。后绘彩者,大多器形与纹饰特征不符,往往张冠李戴。
3.利用残缺的彩陶进行修复。这类动过手的彩陶,虽然和伪品有所区别,但亦无收藏价值。在鉴定这类彩陶时,要结合陶色和花纹的颜色在不同部位的细微变化,细心地观察器物表面,这类彩陶表面有一层喷涂层,无磨光痕,纹饰大部分为后画。鉴定这类彩陶最简易的方法就是放在水中浸泡,粘接的部位立刻就会现出原形。
4.新仿制品。这类伪品完全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制作,陶质细腻,烧成温度较高,胎体的敲击声音特别清脆,这类仿品一般都做有土锈。土锈的几种做法:一是把伪造好的彩陶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但制作时间周期太长;二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彩陶的表面再埋入土中,生锈较速度快;三是在伪作的彩陶表面糊一层掺胶或水泥的土,与墓中挖出来的彩陶基本相似。这类仿品比较容易辨别,现代工艺痕迹明显,特别是器形差别较大,而且底足处理不好,真品底足切削规整,棱角分明,有的底足还有纹、布纹。仿品底足有打磨痕,折角处多圆润。
史前彩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具有与现代制陶工艺截然不同的一整套特征。识别这些特征,是鉴定彩陶真伪的关键。有的伪造者使用快轮拉坯成型,有的用注浆法成型,不可避免地在陶器上留有与泥条筑成法完全不同的痕迹;有的仿制品纹饰颜色光亮,彩绘颜料显而易见采用的是现代化工颜料,与史前彩陶所用天然矿物颜料效果有着根本的不同,化工颜料一般较稀薄,而经过烧制的用矿物质颜料绘出的花纹,有一定的厚度,色泽较沉着,而且有不均匀的地方;有的使用电炉高温烧成,由于温度较高,胎体的敲击声音就会特别清脆,与土窑柴火烧制的史前彩陶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只要熟练掌握不同时期彩陶的特征和制陶工艺在陶器上遗留的特征,在鉴别真假彩陶时就会得心应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