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海安县位于南通市北部,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地区,东临黄海,东南与如东县相交,西与泰州市姜堰区、泰兴市毗邻,南连如皋市,北依东台市。全县总面积1183.5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41万公顷。境内海岸线长8.55千米。辖9个建制镇和4个街道,有207个行政村、32个社区,有国家级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老坝港滨海新区、江苏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区、雅周现代农业园区和省属国营海安农场各1个。2017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93.25万人,比上年减少5803人,常住人口86.55万人,城镇化率58.98%。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8∶47.5∶45.7。全年财政总收入156.04亿元,其中一般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财政总支出160.9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4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年内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省扶持村级经济发展试点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闲置土地处置和PPP模式推广获国务院通报表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获国务院点名表扬,全省唯一。
【经济发展】 农业 2017年,海安县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标准农田占比均位居苏中苏北第一。新开工1亿元以上种养项目9个。新增家庭农场117家。新增全托管服务主体163个,服务面积3.47万亩。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77万亩、连片设施载培面积3853亩。新认定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认证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67个。雅周现代农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邓庄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海安大米”获省十大人气地理标志品牌第三名。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9.6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7.7万亩,总产60.71万吨。稻麦年单产连续10年过1吨,连续12年保持全省第一。建成2个省级蔬菜园艺术标准园和1.2万亩“菜篮子”基地,城东镇华辉蔬菜专业合作社被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授予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全年利用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1541.99万元,推广农业机械2000多台套。建成市级烘干中心31家、县级烘干点16家。全年水利建设投入1.79亿元。
工业 2017年,海安县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34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7.5%。有规模以上企业909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1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利润18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6.08亿元,完成工业设备投入202.3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59.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98%。实现新兴产业产值10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占规模工业产值39.9%。鹏飞集团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连续第三年入选省工业自主品牌50强。联发纺织、铁锚玻璃、通润汽车3家企业获省制造业单项冠军。获评省制造业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2家,获评省小巨人企业3家,通过省级“专精特新产品”审核企业2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上市入轨企业4家。常安纺织科技园入围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海安高新区获评国家锦纶功能纤维新材料基地、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海安开发区通过省两化融合示范区复核。联发纺织高档色织面料后整理过程的实时管控能力建设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获批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4家。11家企业获批省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建设试点,9个产品或装备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及公告目录内有效新技术新产品名单。南通奥普机械工程有限公司UPHP4828新型烘干锤式破碎机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认定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
建筑业 2017年,海安县完成建筑业施工产值1228.23亿元,列全省第三位。苏中集团承接南宁恒大国际中心项目建筑高度305米,是海安建筑企业历史上承建最高建筑工程。全县有施工产值超500亿元企业1家,超100亿元企业2家。获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项、詹天佑工程奖4项,获评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地4个、全国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2项、国家级QC成果67个。苏中集团、华新集团、达欣集团进入“江苏省建筑业综合实力50强”。苏中集团、达欣集团获评全国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单位。苏中集团成为江苏省首批工程总承包试点单位,5家企业进入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生产基地名录。
服务业 2017年,海安县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97亿元。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9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2.2%;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3家,总数242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全年实现市场成交额315.93亿元,其中26个亿元市场成交额218.6亿元。华强棉纱期货库获批,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铁路海关监管站场主体封顶,高铁海安快运作业站投入运营。商贸物流园区蝉联全国优秀物流园区,获评全国品牌价值百强物流园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获全国物流行业最高奖“飞马奖”。全年新增电子商务企业517家,电商销售额160.2亿元。鑫缘集团获评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亚太亿发物流园项目成为省首批商贸物流示范企业。全县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星级饭店24家;旅行社16家。全年接待县内外游客4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6.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378.99亿元,比年初增加79.9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958.22亿元,比年初增加158.34亿元。全县财产保险机构17家,全年财产险保费收入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赔付金额4.16亿元,赔付率61.7%。人寿保险机构24家,全年人寿险保费收入14.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理赔给付及其他各类给付5.86亿元,短险赔付率34%。
开放型经济 2017年,海安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27.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出口总额10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进口总额2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7亿美元,协议外资额8.8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58个,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5个。新批境外投资项目7个,完成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8.6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9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73亿美元。新派劳务人员1004人,年末在外1754人。实现服务外包执行额3.16亿美元,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5061.81万美元。新增服务外包企业8家,新增从业人员1744人,引进知名服务外包企业1家,新增服务外包企业资质认证2项。获省立项国际合作项目2个。全年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54家,比上年增加36家。4家企业获评2017~2019年度省级国际知名品牌。
【科技创新】 2017年,海安县全社会研发经费22.9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64%。列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县(市)第33位。全年新增10万元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241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57个,支付合作经费1.1亿元。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5个,县政府与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入174.14亿元,占工业投资50.3%。企业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企业102家。招引国家级顶尖人才10人,上海高层次领军人才15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2人,入选省“双创人才”8人,全省唯一现代农业“双创团队”落户海安,人才综合竞争力居全省第七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4家。获省企业技术创新奖1个、省科学技术奖1个。全年专利授权4236件,其中发明授权44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46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4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国际认证。获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省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品牌江苏建设“金风奖”。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240个。开展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在全省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省政府专门发文推广海安做法。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鑫缘集团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项目建设】 2017年,海安县在建产业项目946个,比上年增长10.4%;新开工项目302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164个、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17个。入选省重大项目投资计划4个,全省领先。列入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16个、市级“双百工程”重大项目27个。8个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9040万元。列入省级PPP项目库13个,其中落户8个。全年向上申报产业振兴、技术改造、转型升级项目290余个,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7亿元。龙源风电、合源纺织、合迪科技、深圳铭利达、上海圣德曼、乐百年小镇、华兴压力容器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城乡建设】 2017年,海安县组织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94项。建成丽景美域、如意紫都、盛世名门等安置小区9个,面积166.13万平方米,交付8628户。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45.68亿元。房屋施工总面积1985.5万平方米、竣工总面积426.9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513.6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67.1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08.42万平方米。完成火车站前广场、老通扬河北岸、小焦港河西岸,如海河景观大道与江海西路、黄海大道连接处等景观亮化工程建设,实施中坝南路、曙光西路、宁海北路等10余条道路、节点589杆路灯建设。建设生态停车场所6处,建成和施划停车泊位1783个。完成公厕建设10座。曲塘镇崔母村、李堡镇中凌村通过市“美丽乡村”验收,城东镇壮志村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改造供水管网154千米,改造户用水表11260户,安全供水2699.4万吨。建成中压管线59.52千米,低压管线155.47千米,安全供气6450.17万立方米。
【交通运输】 2017年,海安县入选江苏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重点区域中心。海安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汽车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沈海高速(G15)海安北互通开通,连申线航道二期江海大桥、黄海大桥建成通车。353省道海安段绿色通道完成,获评国家级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江海路、宁海路、曙光西路、长江西路改造完成并通车,安平路、江海西路改造完成,高庄路、新安路实施改造,海启高速实现无障碍施工。完成85座农村公路桥梁改造以及150千米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完成海安县公路运输综合服务中心(城西公交枢纽站)建设,开通火车站客运枢纽至城西公交枢纽站公交专线、滨海新区至了凡庄园定制公交专线。新建公交站亭4座、公交站牌80块,维修老旧站亭42座,标准化建设公交首末站9个。开通“大美海安一日游”旅游专线和“沪海企业汽车通勤专线”。全县干线公路优良路率100%,路面行驶质量优良率100%,一、二类桥梁比例100%,公路机械清扫率10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8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亿人千米;公路货运量1968万吨,货物周转量31.27亿吨千米;水路货运量604万吨,周转量45.96亿吨千米;铁路货运量80万吨,其中铁路物流基地53万吨。
【生态建设】 2017年,海安县加强栟茶运河沿线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恒发、联发等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推进城区雨污分流,新建污水管网52.8千米,实施丹凤路、江海路、黄海大道等道路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获批中央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3大处置中心。新增造林绿化1066.67公顷,林木覆盖率25.1%。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畜禽类粪便综合利用率95%。开展大气环境治理,淘汰燃煤锅炉180台,全年PM2.5平均浓度每立方米0.045毫克,比上年下降12.2%,空气质量良好天数257天。实施覆盖拉网式工程建设,建设提升井2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4个、污水管网9024米,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覆盖率、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率均达100%。
【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 社会事业 2017年,海安县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城南实验小学二期、第一实验幼儿园二期、长江路幼儿园华新分园建成使用。年末,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31所,在校学生85941人,在职教职工8751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34.2%。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92家,总床位5174张,卫生技术人员4830人。区镇文化站10家,农家书屋221家,其中省五星级农家书屋4家、市四星级农家书屋68家。全年,5个区镇132个村新建成达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纪念馆6家,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图书馆藏书量51.55万册,全年图书流通总册次18.99万册、阅读量15.57万人次。数字电视用户26.44万户。新增市级体育公园2个,区镇覆盖率90%;完成东洲公园和体育中心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县体育中心开放。民生保障 2017年,海安县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投入69.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80.3%,15项民生实事工程完成。脱贫家庭2960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累计脱贫率6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6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2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1.9%。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928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培训1473人,创业培训851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445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69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00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654人。墩头镇成为首批省级创业型乡镇,新增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个。年末,全县市民卡人数86.2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5.6万人、26.27万人、10.7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万人、0.52万人、0.5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5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89万人,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7.1%、97.6%,居全市第一位。年末,全县养老机构总床位10953张。全县重点优抚对象10298人,农村低保对象11254人,城镇低保对象750人,农村五保对象4428人。
(李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