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
Matthiola incana
(L.) R. Br.)是十字花科、紫罗兰属二年生或多年生
草本植物
,其植株高60厘米,布满灰白色的分枝柔毛;茎直立,多分枝;叶片为长圆形至倒披针形或匙形;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多数,较大,花序轴果期伸长,花瓣为类似卵形的紫红、淡红或白色,
[7]
花朵具有芳香、艳丽,花色丰富;
[8]
种子为深褐色扁平近圆形状,直径约2毫米;花期4-5月。
[7]
紫罗兰原产于
欧洲
南部的
地中海地区
,18世纪起在欧洲开始大规模种植,
[9]
在中国南方大城市中常有引种;
[7]
紫罗兰在
古希腊
是富饶多产的象征,雅典以它作为徽章旗帜上的标记,
[10]
是美国
罗得岛州
的州花,
[11]
花语是“永恒的美与爱”。
[12]
其喜凉忌阴,喜光忌燥,喜肥忌多,喜干忌渍;
[13]
具有生育期短,花枝产量高,供花期长的特点。
[14]
紫罗兰做
切花
生产经济效益明显,
[14]
常栽于庭园花坛或温室中,具有观赏价值;
[7]
紫罗兰因其甜蜜香气被认为具有催情功能,是许多清洁剂爱用的香调;
[9]
花朵所释放出来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有利于人体的呼吸道健康。
[15]
形态特征
紫罗兰形态特征
(2张)
紫罗兰
(3张)
生长环境
紫罗兰
(9张)
紫罗兰耐寒不耐阴,怕渍水,它适生于位置较高,在霉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易受病虫危害,施肥不宜过多,否则对开花不利;光照和通风如果不充分,易患病虫害。
[1]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紫罗兰的繁殖以
播种
为主。一般于9月中旬露地播种。采种宜选单瓣花者为母本,因其重瓣花缺少雌蕊,不能结籽,从盆栽母本中采种者,其第二代得瓣率较多。播前盆土宜较潮润,播后盖一薄层细土,不再浇水,在半月内若盆土干燥,可将盆置半截于水中从盆底进水润土。播种后注意遮荫,15天右即可出苗。幼苗于真叶展开前,可按6×8厘米的株行距分栽苗床,拔苗时须小心勿伤根须,并要带土球。定植前,应在土中施放些干的猪、鸡粪作基肥。定植后浇足定根水,遮荫但不使闷气;盆栽者宜移置阴凉透风处,成活后再移至阳光充足处,隔天浇水一次,每隔10天施一次腐熟液肥,见花后立即停止施。对高大品种,花后宜剪去花枝,再追施稀薄液肥1~2次,能促使再发侧枝,初霜到来之前,地栽的要带土团掘起,囤入向阳畦或上花盆置室内越冬。
[2]
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也可根据用花时间进行调整,在温室内2月播种,则5月开花;3月播种,6月开花,依次类推,但7月播种,要等到第二年的2月至3月才能在温室内开花。种子不宜过密,否则小苗易患猝倒病。若作为二年生栽培,可于9月进行盆播。播种适温16℃至18℃,播种时要将盆土浇足水,播后不宜直接浇水,若土壤变干发白,可用喷壶喷洒或采用“盆浸法”来保持土壤湿润。
一般播后约2周即可发芽。注意秋播的时间不能太晚,否则将影响植株的生长、越冬、开花的数量及质量。若作为一年生栽培,在夏季比较凉爽的地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播种。
[2]
栽培技术
主要价值
紫罗兰可作为冬、春两季的切花,因其耐寒性较强,加温等方面的费用少,所需劳动力也少,栽培价值较高,从定植到收获的周期短,故得以广泛应用。通常12月~翌年2月上市的是室内栽培的无分枝系,3月下旬~4月上市的多是露地栽培的分枝系。一般来说,无分枝系价值较高,而重瓣的比单瓣的价格要高2~3倍。
[4]
植物文化
紫罗兰(紫色):
在梦境中爱上你,对我而言你永远那么美。
同时,紫罗兰也是金牛座的幸运花。
[5]
紫罗兰象征:高雅、诚实。
[6]
病虫防治
紫罗兰霜霉病在上海中山公园发现,它引起叶片萎蒲下垂甚至整株枯死。
发病叶片表面产生谈绿色斑点,后变成黄盗,无明显边缘,受叶脉限制而成角员。在相应的叶片背面,长有白色的霜留层。嫩梢和花各部也可受到侵染,造成植株矮化或畸形。病茵以卵抱子在土壤中及病株残余组织内越冬。翌春开始萌发,进行初次侵染。播种过密、排水不良容易发病严重。
[3]
防治方法:
避免裁桓过久及时清除病株。上海农药广试制的新型杀菌剂亚磅酸乙a3,浓度为每升水中加药2—3克。
[3]
防治方法:
可用50~55℃温水进行10分钟温烫浸种,这样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种植紫罗兰用的土壤应消毒后再利用,药剂可用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如发现有严重感染的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植株。
[3]
此病症状为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萎蔫。病株严重矮化,维束管理组织迅速变色。防治办法同紫罗兰枯萎病。 紫罗兰白锈病 此病是由白锈病所引起,紫罗兰植株受侵染后,病害部变为黄色,后期变为褐色。在叶片的表皮下产生链状的无色孢子。
[3]
防治方法:
该病在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也很严重,紫罗兰如与其它十字花科植物放置在一起会互相传染,故应铲除十字花科的杂草,并与其他十字花科的植株隔离;紫罗兰植株发生病害前应喷波美3~4度的石硫合剂预防,生长季节根据发病情况喷65%
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敌锈钠250~300倍液防治。
[3]
紫罗兰叶片发病呈圆形大病斑,潮湿时软腐,干燥时呈青白色,易晚裂。茎部发病呈水渍状、暗绿色,病部一般缢缩,但维管束不变色,患部以上部分叶片萎蔫。如植株有几处茎部发病,全株很快萎蔫干枯。幼苗感病,生长点常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后枯死呈干尖状。
[3]
防治方法:
除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栽培管理外,该病用药强调及时,发现中心病株立即用药。
[3]
是由连作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等原因引起的。
[3]
防治方法:
清除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源;选用抗病品种,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实行轮作;沿土壤表面浇灌,避免在植株上喷水;喷洒1%的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
[3]
主要通过土壤和肥料传播,湿度过大,土温过高,播种过密,幼苗生长瘦弱等情况下易发生。
[3]
防治方法:
及时拔除病株;对土壤进行消毒;幼苗出土前期,适当控制浇水;发病初期用50%的代森铵水溶液300~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
[3]
主要是由于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而造成。
[3]
防治方法:
适当控制水分,透光通风。
主要是
蚜虫
,积聚在叶、嫩芽及花蕾上,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现黄斑或黑斑,受害叶片皱缩、脱落,花蕾萎缩或畸形生长,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蚜虫能分泌蜜露,导致细菌生长,诱发煤烟病等病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