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批评认为这些文学人士仅仅评选了他们认为带给世界好的改变的书,却忽略了带给世界不好改变的那些书。

今年 4 月,BBC 发起有关“影响思维和历史的 100 部虚构故事”活动的推荐评选。随后获得来自全球 35 个国家不同立场的 108 名文学人士的提名。这 108 名文学人士包括著名文学批评家、小说家、翻译家、作家、编辑、记者、学者、文学教授、语言学教授等。最终入选的故事来自 33 种不同的语言,囊括史诗、小说、民间传说、戏剧电影等作品。

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份书单的前五中有两本来自于女性作家的作品,在 100 本中则有 23 本是女性作家的作品。

有批评认为这些文学人士仅仅评选了他们认为带给世界好的改变的书,却忽略了带给世界不好改变的书。也有不少人对于他们最爱的书没有上榜而感到沮丧。

BBC 补充说,这不是一个绝对的书单,而只是一个起点。它意在促进人们对于这些恒久经典的讨论和了解,希望人们能从这些书中了解自己与生活。

BBC 的 100 本小说的排名主要是通过文学家们的提名总量决定的,他们一人最多提名五本。如果同票则通过总分和首字母顺序排列。在另一份清单中 BBC 公布了每位作家的个人选择。经过统计,排名第一的《奥德赛》获得了 25 次提名;排名第二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获得了 16 次提名;排名第三的《弗兰肯斯坦》获得了 15 次提名。从第 73 本后的小说都获得了一样的提名数,考虑到样本总量,这 28 本小说参考意义较低,因此好奇心日报选出了其中的前 72 本书以供读者参考。

1. 奥德赛(荷马,公元前 8 世纪)

《奥德赛》可能是最广为流传的经典,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两句来。《奥德赛》讲述了在战争结束后,迷途的伊塔卡之王奥德修斯漂泊十年终于回家的种种故事。荷马的史诗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以及饱满的戏剧故事,充分展现了人性与无际的想象力。每次阅读时读者都能从史诗当中找到全新的东西。从影响力上来讲,这部荷马史诗的奇幻元素成为了几乎所有领域作家的灵感来源,乔伊斯以其作为《尤利西斯》的基础(奥德修斯的拉丁语名尤利西斯),有业内人士认为《奥德赛》奠定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基础。

2. 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1852)

《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描写汤姆叔叔等美国南方黑人奴隶的经历,控诉了当时美国的奴隶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引发了强烈的骚动,间接推动了废奴运动的进行。成为引发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之一。

“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 ——林肯

3.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 1818)

这本 1818 年的科幻小说堪称科幻小说之母。故事讲述了一个热衷探索生命起源的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偷用藏尸间不同尸体部分拼凑复活出了一个巨大怪物的故事。当怪物睁开眼睛时,热衷生命起源的弗兰肯斯坦被吓得夺路而逃,怪物却不断向弗兰肯斯坦索要女伴、温暖和友情。在一系列怪物与弗兰肯斯坦的互动中雪莱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黑暗与转折。《弗兰肯斯坦》影响了后世无数科幻小说。

4. 1984 (乔治奥威尔,1949)

“他爱老大哥。”这本反乌托邦反极权主义的巅峰之作,或许曾拯救了不少人。

5. 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钦努阿·阿契贝,1958 )

曾是附近九个村庄大人物的奥贡喀沃在流放七年回到家乡后,却发现一切都变了。村庄被白人带来的新世界所冲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新的信仰,不再遵守以前原有的社会环境下的秩序。奥贡喀沃却出于本能对抗着陌生的外来者,同时无力而又低郁的注视着侵蚀的浪潮。在饱受屈辱后,奥贡喀沃最终杀死了官吏,自缢而死。

愚昧而又血腥的陋习被新带来的文化所冲刷了,奥贡喀沃的村子里也出现了种种象征着当代文明的体系。拒绝改变的人们的反抗注定是徒劳无力的。他们又是否应该在新的道德和秩序体系之下被粗暴武断的定义为不文明、不道德和愚昧?他们是否注定被唾弃、被遗忘?

这本书讲述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弱势地区文明被一点一点溶解的故事,极具代表性,引人深思。

非洲的媒体对于这本书的上榜欢呼雀跃。

6. 一千零一夜(不同作者,8 世纪- 18 世纪)

《一千零一夜》曾是许多人小时候的最爱。相传萨桑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第一夜她讲到故事最精彩处时,天刚好亮了。她的故事勾起了国王的好奇心,便破例允许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被感动:“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 于是《一千零一夜》便诞生了。

《一千零一夜》故事脉络庞大,情节精彩。碍于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在现在看来,有一些故事所传递的观念是不被当代文明所接纳的。但这并不影响《一千零一夜》的伟大与影响。

7.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1605 - 1615)

浪漫的骑士精神,即便被所有人嘲笑,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永不回头。不合时宜的骑士之道显得荒诞可笑,但似乎堂吉诃德临终前的醒悟才是真正的悲哀。堂吉诃德的骑士精神影响了无数人,被视为浪漫派的代表之一。

8. 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 1603)

血气与沉思,该相信谁?哈姆雷特由始至终都在行动的血气和理性的犹豫间反复徘徊,最终走向虚无与毁灭。这本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自始至终都被人们所热爱,哈姆雷特的一句 “to be or not to be” 更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为无数人所知。

9.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1967)

《百年孤独》探讨的是存在,同时也帮助人们从欧洲视角转而关注起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塑造了拉丁美洲的形象。

《百年孤独》冷酷地揭示了一个现象——当人类一次次试图超越自身局限去看清去思考自己的位置时,所得到的除了更深的虚无和无力感之外,别无所有。我们在无谓的纠结之中挣扎,却愈加深地堕入了无限的深渊之中,在孤独中挣扎,却终将被孤独吞噬。人类一切超越性的尝试与对终极命题的追寻最终却归于空虚。

10. 伊利亚特 (荷马,公元前 8 世纪)

另一部荷马史诗。和《奥德赛》一样以特洛伊之战为背景,但更专注于大战本身。《伊利亚特》雕刻出了希腊英雄阿基琉斯和大无畏的王子赫克托尔共同演绎的一场为了荣誉与尊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伊利亚特》中拟人化的神的风格同样影响着之后的无数文学作品。

11. 宠儿 (托尼·莫里森, 1987)

小说基于真实的事件。黑奴塞丝为了使自己的女儿不再重复做奴隶的命运,毅然在逃跑过程中杀死了刚刚会爬的宠儿。但是,宠儿却以灵魂的方式返回人间,肆意的破坏着不易到达的正常生活。

“你的爱太浓了。”

12. 神曲 (但丁,1308 – 1320)

全诗共三卷,维吉尔的救赎。生与死,神秘与上帝。人文精神的展现。

13.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1597)

不能逾越的爱情悲剧。

14. 吉尔伽美什 (作者未知,公元前 22 – 10 世纪)

世界的第一部史诗。在艰难的寻找生命法义后,空手而归的吉尔伽美什。

“您通过探索,求道,通过深观,禅修,通过认知,彻悟而非法义修得正果 —— 没人能通过法义而得到解脱。” ——《悉达多》

15. 哈利波特系列 (罗琳,1997 - 2007)

整个书单中最年轻的一套书。

16. 使女的故事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1985)

《使女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乌托邦内女性被彻底剥夺平等权利沦为男性附属的故事。去年改编的电视剧广受好评。

17. 尤利西斯 (乔伊斯,1922)

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审查与反审查的斗争史。

18. 动物庄园 (乔治·奥威尔,1945)

“有些动物生来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19. 简爱 (夏洛特·布朗特,1847)

女性尊严,以及深沉的爱。

20. 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1856)

包法利夫人的行为,也许本质是对无意义的拒绝。存在主义文学思想的实践。

21. 三国演义 (罗贯中,1321-1323)

22. 西游记 (吴承恩,1592 左右)

23.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1866)

24.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丁,1813)

25. 水浒传(施耐庵, 1589)

26. 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1865 - 1867)

27. 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1960)

28. 藻海无边(简·里斯,1966)

29. 伊索寓言(伊索,约公元前 620 – 560)

30. 老实人(伏尔泰,1759)

31. 美狄亚(欧里庇得斯,公元前 431)

32. 摩呵婆罗多(毗耶娑,公元前 4 世纪)

33. 李尔王(莎士比亚, 1608)

34. 源氏物语(紫式部, 早于1021)

35.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1774)

36. 审判(弗朗茨·卡夫卡,1925)

37. 追寻逝去的时光(普鲁斯特,1913 – 1927)

38. 呼啸山庄(艾米莉·布朗特,1847)

39. 看不见的人(艾里森,1952)

40. 白鲸:莫比迪克(赫尔曼麦尔维尔,1851)

41. 他们眼望上苍(佐拉·尼尔·赫斯顿,1937)

42. 到灯塔去(弗吉尼亚·伍尔夫,1927)

43. 阿 Q 正传(鲁迅,1921-1922)

44. 爱丽丝梦游仙境(刘易斯·卡罗尔,1865)

45. 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1873 – 1877)

46. 黑暗之心(约瑟夫·康拉德,1899)

47. 毒瘾难戒(猴抓 Monkey Grip)(海伦加纳,1977)

48. 达洛维夫人(弗吉尼亚·伍尔夫,1925)

49. 奥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公元前 429)

50. 变形记(卡夫卡,1915)

51. 奥瑞斯提亚(埃斯库罗斯, 公元前 5 世纪)

52. 灰姑娘(未知作者和日期)

53. 嚎叫(艾伦·金斯堡,1956)

54. 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1862)

(并列)米德尔马契(乔治·艾略特,1871 - 1872)

56. 佩德罗·帕拉莫(胡安·鲁尔福,1955)

57. 梁祝(民间故事,各种版本)

58. 坎特伯雷故事(乔叟,1387)

59. 五卷书(毗湿奴沙玛,大约公元前 300)

60. 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马查多·德·阿西斯,1881)

61.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缪丽尔·斯帕克,1961)

62. 穿破裤子的慈善家(特雷塞尔,1914)

63. 拉维瑙之歌(奥考特·比探克,1966)

64. 金色笔记(多丽丝·莱辛,1962)

65. 午夜的孩子(拉什迪,1981)

66. 不安之地(旦伽莱姆伽,1988)

67. 小王子(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1943)

68. 大师和玛格丽特(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1967)

69. 罗摩衍那(蚁垤,公元前 11 世纪)

70. 安提戈涅(索福克勒斯,公元前 441)

71. 德古拉(布拉姆·斯托克,1897)

72. 黑暗的左手(厄休拉·勒古恩,1969)

题图:GIPHY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