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 (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 ,男,汉族, 42 岁,中共党员,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江汉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一级消防长消防救援衔。扎根灭火救援一线 25 年,参与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任务 1 万余次,抢救疏散群众 2000 余人。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程驻守火神山医院 89 天,圆满完成防疫消杀、防火巡查、安全培训等任务。荣立二等功 2 次、三等功 5 次,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青年五四奖章、省最美警察、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事迹材料 :

入职 25 年以来,该同志始终坚守基层执勤一线,先后参加武汉商职医院、蔡甸油库、江汉 60 号轮、江汉 5 号轮、桥西商厦、军山苇场、黄州商场、 “9.2” 船舶、武汉石化、 “1.26” 电子市场、 “2.5” 汉正街武房 1 号楼、 “1.8” 房大厦、 “1.17” 汉正街宏康实业有限公司、 “8.12” 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守护火神山医院等一系列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置任务,抢救遇险群众 2000 余人,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全国消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最美警察、湖北省优秀人民警察、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十大荆楚消防卫士、十佳中队长助理、十大灭火救援尖兵、武汉市优秀青年、武汉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40 余项; 2017 1 月参加全国消防部队士官长培训,被评为 优秀学员 授予全国唯一一个 校长奖 2019 年入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最美奋斗者 候选人名单; 2020 5 月被湖北省总工会授予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2020 9 月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先进个人; 2021 7 月,被湖北省委评为 优秀共产党员

一、牢记党员先锋旗帜,冲锋在前做表率。 从普通党员到支部纪检委员,李长春同志深知身份在变,不变的是责任与担当。在担任支部纪检委员期间,他主动学习研究党支部委员职责义务,充分结合基层队站党支部工作实际,认真参与支部议事、监督支部规范组织程序、严格落实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党员管教、提醒支委严格自律、履行责任义务,促进党支部班子团结向上,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作为一名老党员、党支部中的消防员委员,他利用与广大指战员接触最密切,最了解一线指战员情况的优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教育身边同志端正工作学习态度,提高思想站位,树立正确三观,广泛收集指战员诉求,传达支部决策,最大限度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队伍健康积极向上发展。同时,该同志积极推行 党建网格化 工作法,督促支部党员组织生活、管理教育、示范表率在每个网格落地生根,带领消防站 14 名党员对辖区 14 个网格进行了上万次现场时间模拟,确保灾情发生时能够选择最近的路线、在最快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抢险救援工作。在 14 个党员 网格责任田 里,他主动挑起最重的担子、专啃最硬的骨头,选了环境最复杂、风险点最多、老旧居民区聚集的江汉路 网格 作为责任田,充分发挥了党员带团员、骨干带消防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火神山消防救援站,李长春同志在担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期间,带领支部 7 名党员火线入驻, 48 小时不眠不休,有力完成了营房功能规划、装备选配调试、战斗编成编组及 1000 具灭火器转运、 1167 个感烟探测器安装等重点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始终坚持每日 2 次进入黄区、绿区,不定时进入红区巡查排除隐患任务,全面承担起火神山医院每日 2 次不定时消杀任务,深入内部巡查 160 余次,防疫消杀 2 万平方米,确保了火神山医院的绝对安全,受到肖菊华副省长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二、牢记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显担当。 从消防员到担任站长助理职务以来,李长春同志主动请缨参与 “8.12” 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火灾爆炸救援、武汉火神山突击队,为全国性重大事故抢救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天津港火灾 15 天紧急救援期间,该同志完成了 1700 余台各类车辆装备和 4000 余人次的化学洗消任务,并精准无误地向指挥部提供检测数据,受到天津消防指挥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参与武汉商职医院大火救援期间,该同志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死,从火势最大的妇产科救下 13 名婴幼儿、 20 余名产孕妇,受到在场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交口称赞。该同志还先后参加了 蔡甸油库 江汉 60 号轮 桥西商厦 11 次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处置, 25 年来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任务 10000 余次,社会救助和疏散遇险群众 2000 余人,带领消防站在灭火抢险救援工作中成功率达到 100%

三、牢记初心使命,为民服务作奉献。 该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主动参与驻地失独家庭结对子的 兵妈妈、兵儿子 活动,与辖区失独的胡爹爹、陈妈妈结成对子,建立了真挚的感情。在该同志的带动下,消防站先后 20 余人参加活动,长期与 4 个失独家庭结对子进行帮扶。该同志 25 年坚持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结合辖区砖木结构建筑多的实际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 楼层火灾上楼层,闷顶火灾进闷顶 的老式居民楼火灾扑救战法,并在支队得到了广泛推广,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居民群众的财产损失。正是凭着这股 韧劲 ,他自我加压,深学活用、勤学苦练,从体弱新兵成长为万次出警零失手的 灭火尖兵 ,他是一把血与火砥砺过的长剑,执着扎在应急救援的第一线。 25 载流年似水,抹不去他对消防事业的执着追求; 25 载默默坚守,他把忠诚与荣光浇铸在守卫平安幸福的剑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