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公共管理」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79 个回答
公共管理专业的某排头兵985在读反馈
以下体验为非本专业的读者而写,也希望能帮助正在观望公管专业或被调剂到公管的准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个专业~
公共管理学什么?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学科基础建立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之上,其涉及的领域囊括政府行政的全过程与公共事务的全方面。小至街道办居委会大妈的日常工作,大至一国的选举和国家战略布局,都是本专业的研究内容。 简单地说,学生将在课程中逐步了解至掌握政府作为行政机关该干什么、干了什么、要怎么干、干得怎么样。 比如,你可能会学习到: 在社会老龄化加快的形势下,政府需制定新的政策以解决居民养老负担重的社会问题,该政策预期效果如何?推进过程分为哪些阶段?各方利益关联如何?如何操作避免政策走形?后续的结果追踪与检讨 等等。
有哪些院校开设?
按照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共管理专业中较为出色的学校有:
都 自称全国第一 的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俗称并列第三 的 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与 紧随其后 的 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等。
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通常在大二大三分流,细分到“行政管理、行政学与政治学、社会福利学”等等,每家学校都不同。悄悄地说,中山大学前两年年还新开了专门招收体育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坐稳该专业(学生平均身高)全国第一。 主攻篮球排球击剑跳高赛艇等等项目的男生女生腿都好长脸也好好看呜呜呜呜
读公共管理上什么课?
在大一,课程以 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原理、概论 为主,培养学生从事公共部门研究的知识、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比如:
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社会学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统计等,
随后必修课程会集中到某个主题上,如
中国政治思想、西方政治制度、宪法与行政法 等;
在大三大四阶段,选修课程则聚焦于各个细分领域,如:
公共行政方向: 电子政务、公共财务管理、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心理学、科技政策 ;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方向: 住房政策、劳工政策、教育政策、卫生经济政策、养老政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城市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向: 比较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国城镇化、城市与房地产经济学 ;
#课程考核#
最常见的课程考核方式为“ presentation/小组报告+个人论文/考试 ”的1+1搭配,除了高数课之外基本没有单次的课后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一年若干次连续几晚的码字写论文到秃头。基本上都有groupwork,每学期第一周都是在疯狂组队……
另外我们也基本没有田野调查、上机实验等实践项目,基本以授课为主,有些课程老师会安排外出调研,(并不是去某个局坐坐。
#课业压力#
总体来说,与其它专业相比,课业压力不算繁重,毕竟我们也算是“四大闲院”之一…曾经的我也有过一个周四周五都没有课的学习,年轻时不懂珍惜……
较轻的课业任务就赋予了同学们更多 阅读提升 、参加各类院级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 比赛 (如:广东省“政务关注 ”社会调研大赛、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参与老师 研究项目 的时间和自由,志不在本专业的学生也可通过志愿活动、实习等更多尝试积累其它领域的经验,提升自己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技能#
文科专业,hard skill是没有的了,基础统计课上学的stata或SPSS也只算入门
从考核方式就可见,四年的学习能够训练学生较强的演讲表达能力与专业写作水平(瞎bb与胡乱写)。 这个专业也许不能传授硬核技能,但能培养学生广阔视角与理智思考能力。
透过繁杂的社会现象理解深层的本质问题,尤其在大众情绪容易被煽动的社会热点前,在小粉红与五毛党针锋相对,键盘侠与杠精无处不在的互联网时代,保持独立的思考与态度是本专业学生能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毕业去向与就业情况#
国内一流大学行政管理学生的毕业去向十分宽广,基本上是以下四个方向按比例3:3:3:1
国内升学党: 保研学生较多选择行政管理专业和政治学。行政管理方向偏好清华、北大、人大、上交、浙大、中大;政治学方向大致院校排名为北大、复旦、中大、浙大。近年来,跨专业保研/考研的行管专业本科生越来越多,常见专业有经济学类、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
境外留学党: 最多的是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in Public Policy)和公共管理硕士(MPA),及其它相关社科,美有哈佛肯尼迪学院、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英有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伦敦大学学院(UCL),港有香港大学(HKU)、香港中文大学(CUHK); 同时不乏跨专业申请政治学、国际关系、传媒及商科的学生。
直接就业党: 作为“万金油专业榜”的常驻排头兵,岗位覆盖人力资源、产品运营、市场营销等非技术岗,行业跨度从银行、咨询,快消、房地产到互联网,都能找到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选择在该领域继续深造的学生硕士或博士毕业后更可能从事学术研究,或从事政策咨询等相关工作。
考公务员党: 行政管理的考公比例与其它专业基本持平,不同于很多人的直观印象,事实上行政管理专业出身并不会成为考公的天然优势!抛开没多少岗是对公管行管专业开放的不说,人家想招能说会道的,就喜欢中文系的传媒系的法律系的,想招逻辑好的实战强的就招理工科…什么时候轮得到天天没事就爱给政府指手画脚的我们啊……
#就读体验#
文理比例八比二,男女比例三比七,我高中是理科生,自觉和文科生比是吃亏的,从我四年期末考试从不加答题纸就可见一斑……不过,与其说是文理差异,不如说是兴趣使然,我大概是一开始就了无兴趣,所以学不好。公共管理更适合对政治、历史、社会有兴趣的人读,兴趣会驱动着深入探索政府、社会和人民的关系,不亦乐乎。
善政天下,良治中国。 公共管理是个“有情怀”的学科 ,想要理解这个学科的内核需要学生有 公德心和正义感 ,带着好奇与悲悯直视各式社会现象问题。经过公管专业的浸润后,会发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和本专业的知识相关,毕竟公共(zheng)事务(fu)本身就无处不在,但已经从简单地感受政府工作转向了解其背后运作的逻辑,习得看待世界的理性视角。
更多有关大学志愿的回答请戳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CGRG”或扫描下图二维码~

CGRG · 聚集来自全国各地985-211高校的学长学姐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中心
专业为高中生解答高考,大学,专业的困惑
不请自来,看到公共管理几个字有莫名的触动感。比不上国内985、211大学的公共管理生的培养模式,笔者以前就读于西南某一本理工大学(非211)公共管理(类)专业,现在985行政管理研究生。
高考的失意,莫名其妙填了这个大学,本是报的俄语专业,却被调剂到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理工科的公共管理,可想而知,完全是为了申报“大学”而作为补充的专业,学校不重视,学院不在乎,专业能一直延续下去…也多亏系里为数不多的老师强撑着…说着很心酸,可也没办法。
(╯°□°)╯︵ ┻━┻
初次接触这个专业,我带着强烈的抗拒感。因为本身好读书,也明白“公共”二字本身不好界定,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也只是简单对公共利益进行了解读,“公共”二字的边界、属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是难以划分的。在谈到“管理”…管理的虚伪在于“权力”,没有权力何来支配,何以管理?更谈不上去对“公共”进行管理…一开始对“公共管理”的定义就是纯粹的“虚”,无意义的“虚”。
大一、大二基本带着这种疑问徘徊在大学的十字路口(社会工作、深造、社团),很少像高中那样去读一本书了,天天忙于“激情满满”的学生工作。(=´∀`)人(´∀`=)
真正对我发生转变的事情,是我在大二的时候一次课堂presentation之后,当时的公共行政学老师让我们对政府的角色进行分析,选择现存的一种类型的政府或政府的角色进行探讨(服务型政府、强政府、俱乐部型政府)…当时,我ex选择的是强政府,她的直接论述我并不感兴趣,但在引导时谈到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强政府在民族政策中的意义,我突然像来电一样…意识流不停的窜动。试想:强政府是否能作为主体民族的捍卫者,还是什么?为什么在具有强效力、强效能的政府下还会爆发出民族斗争?中央的考虑应是全方位的,可为何还是没能预测到这么多民族冲突(强政府假设)。
介于ex关系,上课没有提出这些…后来花了一段时间去了解、去认识强政府的理论、中国的民族政策制度变迁等。那时才发现,所谓的“虚”其实是于理论的空洞,而“实”在于以理论事。
公共管理,不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学科,它是多种理论综合而成的学科,它的属性在于实践。(一个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讲的)。对于PA类学生的核心属性,在于对事态把控、对事态认知(多学科综合结果)。
老教授举了个例子:如果地震爆发了,学社工、应心会去安抚灾民,学经济的会去分析地震对经济起伏的影响…而PA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自己对时局的把控,在改革范围内树立领导力…稳定人心。(一家之言)
我虽不完全认同,但…如果认真学习和研究,公共管理的学生对实践的敏感性是要强于其他专业。

后来有幸参与到了学院的一个关于社区服务的课题,打造“一站式”社区服务站。带队老师在培训我们的时候,一改上课纯理论的教学,而是深入到社区的具体情况,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正义论等来设计“一站式”服务站,这让我感触又有加深,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后来…为了继续学习,自己准备考研…有幸也到了自己高中理想的学校,完成了心愿。
我本科学校不太好,即使是一本但也完全偏向工科,学校给我们专业的条件也不好。还记得系主任说,为了给我们联系实习单位,他是跑遍了成都…哎,现在想想。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为自己的不努力找一个归结点,这是一种逃避。试着寻找生活的灵感,结合自己的兴趣探讨自己的路线。
PS:“公共性”的概念…我至今没能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自己也只能只愿设想我所认为的公共。ˊ_>ˋ
研究生的生活,参见帖子: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3349 5290/answer/57513261博主深爱着公共管理,但是越来越发现自己的局限在于forward-looking思维不够,已经转向政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