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西郊的一片棚户区里,住着一位贫困的老人家,她和自己一个尚未出嫁的女儿生活在一起,半露天的厨房需要与邻居合用,洗衣服得出门去街边的公用水龙头,厕所嘛,更是不可能存在的概念。
不过,这位老人家的名字非常特殊,叫做苏丹娜·贝居姆,印度媒体还尊称她为苏丹娜夫人。
苏丹娜夫人和外孙
要知道,一般能被称为“苏丹娜”的,都属于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王室女性族裔,比如曾经的奥斯曼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等等。
这位苏丹娜夫人,就是正牌的印度莫卧儿皇室成员。她本人带有莫卧儿皇族血统,丈夫则为莫卧儿帝国最后一个男性继承人,莫卧儿帝国末代皇帝的重孙贝达尔王子!
莫卧儿王朝(1526—1857),是成吉思汗突厥化的直系后裔巴布尔,自乌兹别克南下,经阿富汗入侵印度建立的封建王朝。统一了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后,巴布尔自封为了“印度斯坦皇帝”。
巴布尔是典型的突厥人长相
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信奉伊斯兰教,但南亚各地土邦的王公们,却多属于坚定的印度教徒。再加上此地的宗教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印度教人口对伊斯兰教又占有绝对优势,到17世纪末的时候,地方邦国开始各自为政,莫卧儿王朝皇帝的权力被逐渐架空,基本就是个摆设一样的存在。显然,这给了英国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到了19世纪,“英属印度”的控制范围,到达了印度版图的“巅峰”,连缅甸部分地区都给划了进去。
英国人没想到的是,印度人的爱国情怀,被他们的宗教情结给激发了出来。
这就是1857-1859的印度民族大起义。
起义的导火索是英国给印度雇佣军发的子弹用了猪油、牛油来包裹,导致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都感到了莫大的侮辱——牛在印度教里属于神仙的定位;而伊斯兰教对跟“猪”有关的一切都非常忌讳。
起义开始的三个月,印度人占据了上风。英军总指挥巴纳德被击毙后,德里附近的印度第三骑兵团士兵率先宣布效忠莫卧儿帝国、印度人唯一的领袖——巴哈杜尔·沙皇帝。
随后,大量地方土邦王公也纷纷响应,都陆续宣布奉巴哈杜尔·沙皇帝为“正统”,举起了反英大旗。
这些起义王公中最有名的,当属章西王公的遗孀——年轻的章西女王拉克希米·葩依。
女王牺牲后,作为敌人的英军,曾经用了最高规格的军礼来安葬她的骨灰。
电影《章西女王》
这时,原本在英国人的监视下,安心当诗人、抽鸦片的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穆罕默德·巴哈杜尔·沙也“觉醒”了,积极与起义军进行合作,他不但派太子担任起义军的总司令,还亲手写下了大量鼓舞人心的告示和诗篇。
巴哈杜尔·沙二世(1775年10月24日-1862年11月7日)
然而,进入7月后,英国召回了大量驻扎于中国、锡兰的军队,形势开始急转直下。
更糟糕的是,起义军内部也因为争权夺利产生了分裂,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1857年9月21日拂晓,英军攻入德里。
当起义军撤退时,老迈的巴哈杜尔·沙拒绝随同,而是带着皇族们躲藏到皇陵里。
没过多久,在内奸——皇太子岳父的指引下,英军骑兵包围了他们。
虽然向皇陵喊话的英军指挥官霍德森少校曾承诺保证巴哈杜尔·沙和他家人们的安全。
可是,当他们束手就擒后,霍德森却残忍地枪杀了多位皇子皇孙,还轻蔑地把他们的头颅送到了巴哈杜尔·沙的面前,使后者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刺激,一下子就疯掉了。
这段历史,在印度教科书上说得比较委婉,对于殖民经历,当今的印度人也并没有带着特别强烈的“苦大仇深”的情绪。典型的,像莫迪总理,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感谢英国给印度创建的现代教育体系、修筑的铁路网(2万多公里的铁路,现在还用着)、打下的工业基础,还有英语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等等....
可能是看问题角度不同吧。
直到1859年,各地的起义才被完全镇压下去。紧接着,东印度公司主持了大审判,将巴哈杜尔·沙列为“首恶”,剥夺了他的“印度皇帝”称号,莫卧儿王朝就此终结。
同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趁机成了“印度皇帝”,总算过了一把在欧洲享受不到的“皇帝瘾”——因为,按照基督教文化圈传统,只有能追溯到罗马帝国血统的王室,才可称为皇帝,否则,再牛气的,也得老老实实叫国王。历史上,唯一的特例,只有曾经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他老人家了。
削掉了皇帝头衔的巴哈杜尔·沙和剩余的皇室成员,被英军押解到缅甸仰光软禁了起来。
在缅甸期间,陪伴巴哈杜尔·沙左右的,只有他的皇后和小儿子贾万·巴克特王子。
1862年11月7日,巴哈杜尔·沙在仰光去世。
垮掉后的巴哈杜尔·沙二世
巴哈杜尔·沙死后,英国人担心皇帝的遗骸会激发印度人的反英情绪,就地将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哈杜尔·沙秘密安葬在仰光附近的一座佛教寺庙内。
直到1991年,人们才找到了巴哈杜尔·沙的墓地,并树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这位忧伤的印度诗人皇帝。
跟着印度末代皇帝流亡的贾万王子,在缅甸生有一个独子贾姆希德·巴克特王子。
巴克特王子成年后,被允许返回印度,在新德里接受了英式教育。巴克特王子只有一个儿子,贝达尔王子。
苏丹娜夫人的丈夫就是贝达尔王子,夫妻两人年龄差了20多岁,育有五个女儿。
贝达尔王子夫妇
此时的印度,刚经历完独立后的“反封建改革”,大量地方土邦王公的祖产,都被印度政府强行以“赎买”的方式收归国有——首先给予一次性补偿,之后再以“年金”的形式,陆续发放10-15年左右的补贴。
而那些不愿被“赎买”的,比如富庶的朱纳加德土邦和海得拉巴,则被印军暴力镇压后,直接收归了国有。王公们和他们家人随之被划为“反动分子”和“反动分子家属”,连补偿和年金都没有。
这时的贝达尔王子曾经多次写信给印政府高层,还联系过巴基斯坦方面,试图讨要地方王公的那种“补偿”和年金。
毕竟,先不说莫卧儿皇室数百年间积累起的大量财富,就看泰姬陵,红堡、阿格拉堡和巴基斯坦的沙利马尔花园这些热门旅游景点,每年光门票收入,都得多少钱呢?
德里的胡马雍陵墓,也算是他家祖坟了
在贝达尔王子看来,那可是正经的“祖产”,作为其主人的直系后裔,要点补偿,也算说得过去。
可惜,各种信件和申诉,全都石沉大海。直到1980年,苏丹娜的丈夫,莫卧儿的最后一个男性继承人,贝达尔王子去世的时候,也没能拿到印度政府给的半个卢比。
作为莫卧儿后裔的贝达尔王子是穆斯林,不会去恒河边上火化,而是要土葬
贝达尔王子死后,苏丹娜失去了经济来源,搬出了原来的房子,住进了贫民窟,为了谋生,受了不少苦。
在族人的资助下,为了养活自己和五个女儿,苏丹娜开过几年茶摊,但因为经常遭遇地痞流氓的滋扰,没能坚持摆下去。
后来,苏丹娜又找了个做衣服的活路,收入比不上开茶摊,但比较稳定。
按照印度传统,要想女儿嫁得好,在夫家不受气、没有生命危险,高额的嫁妆必不可少。一个印度中产家庭,嫁出一个女儿往往都容易背上债务,倾家荡产。
而做了寡妇的苏丹娜,有五个女儿,其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最终,跟她那代人还带些着“皇室遗风”,讲究门当户对,看血统、论出身不同,除了四十多岁的小女儿依旧单身外,苏丹娜缺少嫁妆的女儿们,只能草草嫁给周边的穷人,日子过的紧巴巴,也没有余力帮助她。
一家人也曾经体面的生活过
继丈夫之后,苏丹娜也一直在向印度政府请愿,试图争取到相应的补贴。但几乎没有得到过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回应。
直到本世纪初,她写给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的信(此时国大党还是印度的执政党),被媒体转载,莫卧儿帝国最后的皇族——苏丹娜夫人的遭遇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媒体们纷纷打抱不平——靠着莫卧儿家族的留下的这些富丽堂皇的宫殿、陵寝和花园,政府每年拿到了景点门票就要收上千万卢比,它们过去的主人却在忍饥挨饿。
那些被“土改”后的地方土邦王公们尚且能保留一栋私宅,拿到政府补偿;而曾经给印度人带来辉煌和骄傲的莫卧儿帝国,它的皇族后裔落到如此境地,政府那边却连人家“祖坟”都围起来收门票了,貌似,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莫卧儿开国皇帝巴布尔的陵寝
在舆论的压力下,印度政府做出了回应——给苏丹娜的外孙女罗尚·阿拉安排了一份“铁饭碗”工作。因为,罗尚·阿拉是如今莫卧儿直系皇族中,唯一一个具有大学学历的后裔。
别的,就真没什么了。
除了苏丹娜这支,莫卧儿皇族还有一支旁系族裔,在巴基斯坦过得相当不错,经常以王子、公主的称号出入西方上流社会,但论血统,还真不如住贫民窟的这家走的近。
莫卧儿阿迦汗萨拉公主在法国举行的婚礼
其实,别说早在1857年就被英国人终结了的莫卧儿王朝,就算是一百年后,在印度“反封建改革”中被“革命”了的大量地方土邦王公,很多也混的十分悲惨。
1971年,印度修宪后,土邦王室相关的称号被彻底废掉,年金发放全部终止。
咱们现在看到的那些印度“大君”(亲王)、“王子”,“公主”的头衔,虽然真是祖上传下来的,但并不被印度官方承认,更没有任何法律效应,也就是家族内部自娱自乐而已。
其中,一些本身有产业,又善于经营的王公后代,能顺利跻身于当代印度的土豪阶层,过着比祖先更像国王的生活。
焦代普尔王室格甲辛格大君一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注意,不是之一)
而另一些不善理财和规划的王公后裔们,在政府停发年金后,又缺乏生存技能,也免不了最终住进贫民窟。
当然,其中也不乏自强型的,像提普苏丹(穆斯林王公)的后代,同样没有财产可以继承。和其他土邦王室后代“肩不能单担,手不能提篮”的状态不同,提普苏丹的后代放下了王室的身段,学会了靠双手谋生:有的选择拉人力车,有的开煤油经销店做小买卖,还有人学手艺,做了裁缝,也算活的不愁吃穿。
实际上,前朝王公贵族化作普通人,渐渐泯灭于江湖,这属于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还是向前看得好。就说咱们中国,随便几个姓氏,比如,刘、司马、元、李、赵、朱(明代藩王的后裔规模极大)、金(爱新觉罗)等等也不乏皇室后人,又有谁去申请“祖先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