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万千商贾,潮涌昆明……高原春城,从来不缺开放的基因,更不缺走出去的雄心和行动。这是当下昆明最鲜明的标识和最浓的底色。

今天的昆明,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推进“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建设迈出新步伐——从交通末梢变为交通枢纽,从开放末端变为开放前沿,并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世界的“春城”、全球的“花都”,正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

辐射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以来,磨憨口岸共计验放外籍旅客29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27%,占口岸出入境总人数的58%,超过中国籍出入境人数。”磨憨边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中老铁路客货两旺,加之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磨憨口岸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数量快速增长。

磨憨口岸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公路的关键节点,是中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也是通向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2022年5月,昆明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

自托管磨憨以来,昆明高标准编制《磨憨国际口岸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并形成成果,东盟大道等100多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昆明积极发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四区”政策叠加优势,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开启昆明内畅外联、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核心区新征程。

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中老铁路等“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通道、昆曼高速公路等“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的开通建设,昆明布局建设昆明商贸服务型、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昆明空港型等国家物流枢纽,构建形成“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体系,加速通道经济形成。

昆明正推进中老泰铁路多式联运通道、中老泰(印度洋)通道、中缅(临沧)印度洋通道、中缅伊洛瓦底江陆水联运通道等国际通道建设,与重点国内陆港、企业深度合作,开行北部湾、珠三角各港口班列,并推动长江流域及沿海铁水联运项目。当前,昆明各个物流枢纽已辐射国内25个省(区、市)、214个地级以上城市,国际9个国家(地区)、31个海外城市。

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

昆明地处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三圈”交汇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昆明正从交通末梢变为交通枢纽、从开放末端变为开放前沿。

昆明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经济”,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强省决策部署,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工业强市、贸易富市、旅游兴市、金融活市,不断提升产业强市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昆明市进出口总值达1346.78亿元。其中,与5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开展贸易活动,进出口额495.6亿元。

当下的昆明,正成为汇聚国家、省级政策的洼地,逐步形成集聚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的强大磁场。昆明还集中了云南省65%的高等院校、80%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90%以上的科技平台。可以说,火热上扬的产业发展之势、集聚升腾的创新资源等,让昆明逐渐成为四方商贾的“向往之城”。云南国际大宗商品(橡胶)交收中心、缅甸贸易中心(昆明)暨缅甸商品馆等平台先后在昆明揭牌,大开放吸引海内外资本投资昆明、发展昆明、共享昆明。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昆明市实有各类经营主体168.2万户,同比增长40%;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量196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70户。

“路畅其行,货畅其流”也推动着昆明金融业不断发展。目前,在昆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共有11类73家,外资金融机构达13家,逐步形成多元化、宽领域、相对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其中,昆明市23家银行的300余家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参与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市场主体达1500余家。与60多个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1个;泰铢、越南盾、老挝基普、缅币4个币种已在区域银行柜台挂牌交易,实现周边国家全覆盖。同时,《昆明市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金融服务中心实施方案》《昆明国际金融小镇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出台实施,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

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2018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昆明。2022年,“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网络平台实现对外国际转移合作项目超过100项、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成果300项。与20余个南亚东南亚国家、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通畅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渠道。持续引进国际人才,执行国家级、省级、市级外国智力引进项目147个,引进外国专家到昆执行项目279人次。共组织10批市级院士工作站和3批专家站建设工作,建立50个院士工作站、40个专家工作站。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有1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6所国际化特色学校,与国(境)外60余所学校缔结84对姊妹学校,实施“援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合作项目,帮助老挝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及教学管理团队。昆明连续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潜力的中国城市”。

昆明的“朋友圈”正不断扩大。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流城市)总数达51对(国际友好城市26对、友好交流城市25对),遍布世界五大洲。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区域结有国际友好城市21座,基本实现与周边国家重要城市缔结友城全覆盖。与老挝南塔省签署《发展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备忘录》,昆老合作官方联系进一步深化。成功筹办COP15第一阶段大会,以昆明命名的《昆明宣言》“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发布成立,城市影响力大幅提升,不断助力昆明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体育对外交流合作实现常态化,开辟更多交流合作渠道。昆明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品牌,上合昆明马拉松、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昆明环滇池自行车赛等成为亮丽的城市名片。(首席记者 廖兴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