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
李漼
(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初名李温,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生于籓邸,初名李温,父亲
李忱
为光王,母亲晁氏为侧妃。会昌六年十月,其父即位,是为
唐宣宗
,册封李温为郓王。
唐朝
第十七位皇帝(859年—873年在位),
唐宣宗
李忱
长子,母为元昭皇太后晁氏。
大和七年(833年),生于藩邸。器度沉厚,姿貌雄杰,初封郓王。大中十三年八月(859年),
唐宣宗
驾崩后,在宦官王宗实拥立下监国,八月癸巳(859年9月10日)即位。次年十一月丁丑(860年12月17日),改元咸通,励精图治,延纳谠言。洞晓音律,犹如天纵。统治后期,游宴无度、骄奢淫逸、任人不能、奉迎佛骨,导致浙东、安南、徐州、四川相继发生动乱,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丧失了“大中之治”的成果。
咸通十四年七月辛巳(873年8月15日),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一岁,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葬于简陵。
人物生平经历
李漼
(cuǐ),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生于籓邸,初名李温,父亲
李忱
为光王,母亲晁氏为侧妃。会昌六年十月,其父即位,是为
唐宣宗
,册封李温为郓王。当时,
唐宣宗
喜欢第四子夔王李滋,欲立为皇太子,而李温年长,久而不决。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
唐宣宗
病逝,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李温为皇太子。次年二月,安葬了宣宗,十一月改元为咸通。,正式即位。使用这一年号,据说是出自唐宣宗所作的一首曲子中有“海岳晏咸通”的句子。懿宗改元时记得他的父皇,但君临天下以来的言行举止却几乎看不到唐宣宗的影子。咸通之政与大中之政相比也是相距遥遥,不可以道里计。《
新唐书
》的作者说懿宗是“以昏庸相继”,正是对他的综合评价。
懿宗在位期间,沉湎游乐,对宴会、乐舞和游玩的兴致远远高出国家政事,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懿宗在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个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花样繁多。除了饮酒,就是观看乐工优伶演出,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懿宗宫中供养的乐工有500人之多,只要他高兴时,就会对这些人大加赏赐,动不动就是上千贯钱。他在宫中腻烦了,就随时到长安郊外的行宫别馆。由于他来去不定,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随时都要备好食宿,音乐自然也不能缺少。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资治通鉴
》中说,懿宗每次出行,宫廷内外的扈从多达十余万人,费用开支之大难以计算,这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担任谏官的左拾遗刘蜕提出劝谏,希望皇上能够以国事为重,向天下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姿态,减少娱乐。对此,他根本听不进去。咸通四年(863)二月,懿宗竟将高祖献陵以下到宣宗贞陵十六座帝陵统统拜了一遍。游
乐和
歌舞,成为懿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他的表率作用下,整个官场也都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风气,晚唐著名诗人
韦庄
诗中有“咸通时代物情奢”的说法,他所咏“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正是对这一世态最好的描绘。
唐懿宗
即位之初,罢免了令狐绹,改任了白敏中。白敏中是前朝老臣,但在入朝时不慎摔伤,一直卧病在床无法办公,三次上表请求辞职,
唐懿宗
都不批准。白敏中有病,正中下怀,懿宗可以借故不理朝政,和其他的宰相朝会讨论政事也是敷衍了事,他心思根本不在这里。所以有位担任右补阙的谏官王谱说:“白敏中自正月卧病,已有四个月了。陛下虽然也和其他的宰相坐语,但未尝有到三刻(古代一昼夜为一百刻)的。这样,陛下那有闲暇和宰相讨论天下大事呢?”这番话使懿宗很不舒服,竟把王谱贬出朝廷去任了个县令。负责行使封驳权力的给事中认为王谱是谏官,论事不应当贬斥,就按照
唐朝
的制度退回了这一命令,没有下发。懿宗就将此事交给宰相复议,那些宰相不顾国家体制,认为王谱不仅是对皇上劝谏,也涉及到宰相白敏中,竟然同意把王谱贬职。
唐懿宗
在位期间,一共任用了21位宰相: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蒋伸、杜审权、杜悰、毕諴、杨收、曹确、高璩、萧寘、徐商、路岩、于琮、韦保衡、王铎、刘邺、赵隐、萧仿、崔彦昭。由于懿宗自己对政事兴致不高,宰相的事务性权力还是很大,本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问题是大多数宰相不是碌碌无为者,就是爱财如命、为人不堪之辈,像咸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孙、宪宗的驸马,本人并不具备实际才干,尸位素餐,人送外号“秃角犀”。咸通五年任相的路岩拉帮结派,招纳贿赂,奢肆不法,还把政事委托给亲信属下小吏边咸。一个叫陈蟠叟的官员向懿宗报告说,如抄了边咸家,可佐助国家两年的军费,被懿宗痛斥了一番,从此更是无人敢言。路岩和稍后任相的驸马都尉韦保衡沆瀣一气,二人“势动天下”,当时人称他们为“牛头阿旁”,意思是像厉鬼一样“阴恶可畏”。懿宗朝的宰相贪污腐化相当严重,长安城中的居民把其中的曹确、杨收、徐商、路岩等几个宰相的姓名编了一首歌谣说: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唐懿宗朝的这些宰相,毫无大臣风范,更加重了唐王朝的统治危机。
懿宗是一个极端爱慕虚荣、好大喜功的皇帝,这从他尊号的数字之多就可以看出。尊号,就是为了表功名德,每逢皇帝加尊号,一定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要向全国颁布诏书,同时举行大赦。咸通三年正月群臣给懿宗上了“睿文明圣孝德皇帝”的尊号,但是他感觉还不满足,到咸通十二年正月,再上了12字的尊号: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
唐朝
的皇帝中,高祖、太宗都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加尊号,此后皇帝上尊号基本上都是4字或者6字,有的达到8字或者10字。玄宗曾给自己加了“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孝德证道皇帝”14字的尊号,并给列祖列宗一律追加了尊号。后来武宗也有14字尊号:仁圣文武章天成功神德明道大孝皇帝。肃宗时群臣加尊号“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但他在上元二年(761)九月二十一日下诏去掉了“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10字的尊号,只称“皇帝”。后来宪宗的尊号也是10字: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可以看出,懿宗的尊号字数几乎可以赶上玄宗和武宗,但是就政绩或者治国才干而言,不要说无法与玄宗同日而语,就是武宗他也比不上。
唐武宗
灭佛以后,佛教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宣宗即位后,又陆续恢复了寺院。到懿宗时期,佛教势力又迅速发展起来。他本人沉溺其中,广建佛寺,大造佛像,布施钱财无数。在懿宗的倡导下,大规模的法会道场空前兴盛,长安佛寺中的经声佛号又开始响彻捧真身菩萨起来。佛经的大量需求刺激了印刷术的发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就是咸通九年(868)刻印的《金刚经》卷子,今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现存国内最早的印刷品,也是佛家的“陀罗尼经咒”。从法门寺地宫发现的“捧真身菩萨”和“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仗”等,也是敕造于咸通年间的精美文物。懿宗崇佞佛教的高潮是继宪宗之后又一次举行了大规模的崇佛活动——法门寺迎奉佛骨。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
唐宪宗
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
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
佛骨迎入京师后,唐懿宗又一次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难怪旧时史家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
咸通十四年(873)七月十九日,唐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骄奢淫逸的一生,时年41岁,安葬于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
大中之治后,唐懿宗与
唐僖宗
是著名的无能昏君,使唐的局势一直走下坡。乾符五年(878年),爆发
黄巢
之乱。
黄巢
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动摇了
唐朝
的统治。而宦官所管理的禁军也损失过重,所以宰相与宦官争权不断。
黄巢
起义后,
唐僖宗
在唐末的动乱中死去,胞弟
唐昭宗
继位。而
朱温
与
李克用
成为唐末的风云人物,在朝廷各树党派,在朱全忠的支持下,宰相派胜利,朱全忠入宫尽诛宦官。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
唐昭宗
迁都洛阳,杀害于后宫。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铲除朝官,其中三十人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人物历史评价
宋·
欧阳修
等《
新唐书
》:懿、僖当唐政之始衰,而以昏庸相继;乾符之际,岁大旱蝗,民悉盗起,其乱遂不可复支,盖亦天人之会欤!
后晋
·
刘昫
等《
旧唐书
》:臣常接咸通耆老,言恭惠皇帝故事。当大中时,四海承平,百职修举,中外无粃政,府库有余赀,年谷屡登,封疆无扰。恭惠始承丕构,颇亦励精,延纳谠言,尊崇耆德,数稔之内,洋洋颂声。然器本中庸,流于近习,所亲者巷伯,所昵者桑门。以蛊惑之侈言,乱骄淫之方寸,欲无怠忽,其可得乎!及衅结蛮陬,奸生戍卒。发五岭之转输,寰海动摇;征二蜀之捍防,蒸人荡覆。徐寇虽殄,河南几空。然犹削军赋而饰伽蓝,困民财而修净业,以谀佞为爱己,谓忠谏为妖言。争趋险陂之途,罕励贞方之节。见豕负涂之爱竖,非次宠升;燋头烂额之辅臣,无辜窜逐。是以干戈布野,虫旱弥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輴已泣于苍野,报应无必,斯其验欤!土德凌夷,祸阶于此。虽有文、景之英继,难以兴焉。自兹龟玉之不昌,固其宜矣。黄发遗叟,言之涕零。
父亲:唐宣宗
李忱
母亲:元昭皇太后晁氏
惠安皇后王氏,生
唐僖宗
。
恭宪皇后王氏,生
唐昭宗
。
郭淑妃,郭淑妃生同昌公主。
王德妃,
韩国
夫人王氏追赠德妃,王德妃生昌宁公主三人。
唐僖宗,母惠安皇后王氏。
唐昭宗,母恭宪皇后王氏。
李佾,咸通三年封魏王。
李侹,咸通三年封凉王,乾符六年薨。
李佶,咸通三年封蜀王。
李偘,咸通六年封郢王,十年封威王。
李保,咸通十三年封吉王,与睦王同封。王于兄弟为最贤。当初,唐僖宗逝世,王最长,将立之,
杨复恭
独议以昭宗嗣。乾宁元年,
李茂贞
等以兵入京师,谋废帝立王,会
李克用
以兵逐行瑜,乃止。
恭哀太子李倚,初封睦王。李倚为刘季述所杀,天复初年追赠。
卫国文懿公主,郭淑妃所生。始封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咸通十年薨。帝既素所爱,自制挽歌,群臣毕和。又许百官祭以金贝、寓车、廞服,火之,民争取煨以汰宝。及葬,帝与妃坐延兴门,哭以过柩,仗卫弥数十里,冶金为俑,怪宝千计实墓中,与乳保同葬。追封及谥。
安化公主。
普康公主,早夭。
昌元公主,薨咸通时。
昌宁公主,母王德妃。
金华公主。
仁寿公主。
永寿公主。
遂宁公主,第十一女。
注:遂宁公主《
新唐书
·公主传》漏载。陆心源编辑《唐文拾遗》卷三四,崔致远《贺封公主表》(此书附载于《全唐文》):“臣某言:臣得进奏院状报,奉旧年十月十四日敕旨,皇帝第十一妹封遂宁公主。长女封唐兴公主。次女封永平公主。”据《新唐书·公主传》,唐兴公主和永平公主均为僖宗之女,则遂宁公主为僖宗之妹,懿宗之女。
《
旧唐书
· 本纪第十九》
《新唐书·本纪第九》
唐懿宗
李漼
死后葬于简陵。简陵位于富平县西北三十公里长春乡紫金山上 (又名虎头山),懿宗的陵寝就在主峰下,海拔889米。
李漼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戊寅病死,乾符元年(874年)2月,葬于简陵。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陵依山为陵,东西二神门外阙址筑于山上,其所在山峰海拔分别为814和883米;北神门外阙址所在的石马岭地势较平坦、开阔,海拔在1000米以上。南北二神门和东西二神门的直线距离均为2100米左右。
简陵的门狮形制同庄陵。南门西列石狮身高140、身宽120厘米。神道石刻现存翼马、石马和石人各2。
翼马位于乳台阙址北90米,东西列间距90米。西列翼马头上独角突出,而东列翼马头上独角甚微小。形制同贞陵。(现移陕西历史博物馆门前)
石马现存仅存西列,南数第一仗马在翼马北45米,第二仗马在第一仗马北20米。形制同贞陵。
石人也仅存西列,南数第一石人在仗马北21.8米,第二石人在第一石人北45米。形制同贞陵。
在南神门外东阙址南10.5米,有南北向一排础石,共5个,与神道东列翼马在南北一条线上。础石旁各有2个小石人。
电视剧《凰图腾》,张默饰唐懿宗李漼。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
https://www.lishirenwu.com/tangchaorenwu/tangyizong.html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与唐懿宗相关人物
2021-11-06
1
唐昭宗李晔简介-唐朝第十九位皇帝
2020-12-20
2
唐僖宗简介-唐朝第十八位皇帝
2020-10-31
3
唐穆宗李恒简介—大唐王朝第十二位皇帝
2022-06-17
4
唐宣宗李忱简介—唐朝第十六位皇帝
2021-04-09
1
唐代末年出了个小唐太宗:唐宣宗少有的文治武功
2021-04-06
2
唐懿宗李y有多荒唐?历史上唐懿宗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1-04-06
3
同昌公主是谁?唐懿宗李y为何如此宠爱同昌公主
2021-04-06
4
遂宁公主简介 唐懿宗女儿遂宁公主生平介绍
2021-04-05
5
历史解密:“痴呆”皇帝唐宣宗是怎样变成小太宗的
2021-04-04
6
唐朝平原公主简介 唐宣宗女儿平原公主生平介绍
2021-03-18
7
唐宣宗李忱装傻36年厕所险被害被太监利用却兴唐
2021-03-18
8
唐宣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唐宣宗在位多少年?
热搜历史人物标签
陆羽(1)
世界(1)
茶经(1)
高士奇(1)
潘季驯(3)
靳辅(1)
拖雷(6)
成吉思汗(5)
察合台(3)
耶律履(1)
董平(2)
徐宁(3)
郝思文(2)
韩滔(2)
燕顺(2)
琼英(1)
林冲(3)
鲁智深(3)
索超(2)
贺若弼(4)
高颎(5)
宇文邕(5)
尉迟迥(4)
杨敷(1)
杨素(8)
贺若敦(1)
屈突通(3)
殷开山(2)
宋金刚(2)
刘武周(4)
秦琼(5)
钟繇(5)
张芝(2)
孟浩然(5)
王维(6)
陆游(4)
陶渊明(2)
陶侃(3)
颜延之(2)
刘备(32)
关羽(22)
赵云(10)
诸葛亮(35)
孙策(16)
孙坚(11)
孙亮(4)
胡大海(5)
宋濂(6)
刘基(7)
叶琛(4)
唐懿宗时代背景资料
唐朝
(618年—907年),是继
隋朝
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 657年建东都洛阳,后又陆续增置北都太原 ,南京成都、凤翔等都城。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时万国来朝达到鼎盛,向其朝贡之国多达三百余。 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 ,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
李白
、诗圣
杜甫
、诗魔
白居易
,书法家
颜真卿
,画圣吴道子,音乐家
李龟年
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历史故事导航:
夏朝故事
|
商朝故事
|
周朝历史
|
春秋战国故事
|
秦朝故事
|
汉朝故事
|
三国故事
|
晋朝故事
|
南北朝故事
|
隋朝故事
|
唐朝故事
|
五代十国故事
|
宋朝故事
|
元朝故事
|
明朝故事
|
清朝故事
|
皇帝故事
|
将相故事
|
成语故事
|
少儿故事
|
历史人物故事
|
后宫故事
|
国学文化
|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