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有一句名言,叫做“朕即国家”。
在路易十四的时代(17至18世纪初),国际法先驱格老秀斯的学说已经崛起,国家的近现代概念早已萌芽,国家主权的概念已在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后确立,路易十四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因此,龙马君认为,路易十四这句名言的意涵并非是很多人以为的“朕即国家本身”,而是“朕是国家的当然代表”。
路易十四是不是法国的当然代表呢?某种程度上,是的。
他是法国国王,当然能代表法国。事实上,路易十四是法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国王,是人类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在位时期的法国是西欧的霸主,在当时的法国民众中有着良好的形象和超高的人气,可以说大多数法国民众都是路易十四的粉丝。
然而,他是否能随时随地代表法国呢?恐怕也不是。
譬如路易十四喜欢跳舞,当他跳舞时,绝不意味着法国在跳舞。如果他舞技欠佳,也绝不关法国什么事。事实上,虽然路易十四是绝对君主,但是欧洲宫廷的氛围可能要比我们想象得宽松得多,因此,当宫廷贵妇取笑路易十四的舞技或者装扮时,也绝不会被当成是在嘲笑法国。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活跃的时代比路易十四稍晚,当时法国仍处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下,路易十四依然拥有崇高的声望,在这种环境下,伏尔泰经常批评路易十四时代的诸多失政,虽偶有麻烦,但法国民众与路易十五似乎并未将伏尔泰的批判等同于攻击法国,路易十五仍然默许他出版相关著作,法兰西学院仍然选他当院士。
原因在哪呢?
即使是路易十四这样名垂千古的绝对君主,只有他在履行与国家有关的职责时,他的“朕即国家”才成立,他才能当然的代表法国。其他场合,他跳舞时,或者被伏尔泰批判时,他都不是在代表法国。
这点,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法国民众都很清楚。
时间来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随着体育竞技活动的发展,很多德技兼备的优秀运动员代表国家去参加国际上的比赛,他们穿着带有国旗的运动服,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不论胜败,只要他们诚实、努力,他们都是在代表国家。这点,老百姓都是认可的。
那么,在竞技之外的场合,他们是否也代表国家呢?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人出国的机会并不多,运动员是少数经常出国的群体之一,他们在外国就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他们生怕因为自己不经意间的行为给国家带来麻烦。这恐怕不仅仅是运动员,上世纪很多出国的人都有这样的情结——不自觉的“代表”着国家,生怕因自己的行为而使国家蒙羞。
不过,这里龙马君需要指出,这里的“代表国家”是他们基于对祖国的热爱而自发地施加给自己的责任,而非本来的职责或者荣誉。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对于他们而言不仅是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如临深渊,他们如履薄冰,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履行着代表国家的责任。龙马君是80后,龙马君印象中很多运动员都是这样的,他们把国家荣誉和形象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
更准确的说,代表国家对于他们而言,责任要远远大于荣誉。
时至今日,代表国家是否有了新的内涵了呢?一个运动员是否可以在个人出现绯闻时强行捆绑国家呢?当外界出现对个别运动员的批评时是否等同于批评国家呢?个别运动员是否能不分场合的随时随地代表国家呢?哪怕是在破坏规则的时候?
当然不是!绝对不能!国家绝不容许这么“被”代表。龙马君代表个人,不容许有这种行为。
从路易十四到当今的运动员,“代表国家”的基本内涵变了吗?没有!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的短短十几年,时代变了吗?没有!
我们令人尊敬的为国拼搏的绝大多数运动员变了吗?没有!
变的只是极少数极个别的人,他们能代表谁呢?
欢迎关注并评论,龙马君期待您的不同声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