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社交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心理学》,王伟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我们变成网民,人际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社交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尝试解答这些问题。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在日用而不知的网络社交中看清屏幕这头的自己和屏幕那头的“好友”。\谷中风
《社交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人际心理学》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作者王伟拥有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同大学心理学教授。不过,非专业的读者应该也会被书中内容吸引。一方面,本书主题具有前沿性和切身性。今天的我们几乎无不是虚拟社会的一员。如果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当社会关系中渗入了诸多网络元素,而这些元素又极大改变了社会关系的特征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个命题作出更丰富的思考。在网络语境下,这个哲学问题的解答又必须以对网络社交的探析为前提。
另一方面,本书采取了循循善诱的写作方式。每一章的开头,作者总是先抛出几个问题。比如,“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为我们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你觉得网络社交给你带来的影响都有哪些?”“父母该不该使用社交媒介来监控孩子或窥探孩子的隐私?父母通过社交媒介来监控孩子是为了关心孩子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控制欲?”等等。这些问题让我们在阅读书中的学术内容时,自觉与日常经验相对照,获得更直观的理解。
何为社交网络?网络社交?
思考这些问题的前提无疑是正确理解“网络社交”这个概念。按照书中的界定,“网络社交就是指在互联网或虚拟环境中的社会交往,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网络社交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室到即时通讯软件,BBS、QQ、微信、微博皆可归入其中。与实际社交相比,网络社交具有匿名性、不同步性和易接近性等特点。
与“网络社交”紧密相关的概念是“社交网络”,即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说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想起每天都在用的微信、脸书等。书中告诉我们,社交网络的历史更“久远”,它的起点是电子邮件。1971年,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缘起是为了方便阿帕网(ARPANET)项目的科学家之间分享研究成果,他们使用“@”区分用户名和地址,社交网络就此诞生。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于1987年,从那时起,中国进入社交网络时代。与传统媒介相比,社交网络的用户群更为平民化,信息更为碎片化。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们的虚拟网络圈和真实朋友圈交叉重合,并渗透到工作与生活之中,这使社交网络越来越“真实”。这个虚拟与现实叠加的空间便是当下我们每日都在经历的世界,也是思考网络时代如何社交的逻辑起点。
什么决定着你的网络社交?
“有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却与虚拟世界中的陌生人相谈甚欢,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有些人会和现实中的人无话可说,却在网络世界中敞开心扉?”“在社交媒介上,有的人喜欢上传自己的照片;有的人喜欢上传风景;还有的人喜欢‘潜水’,默默地浏览着别人的一点一滴,却一言不发。哪些因素让我们的网络社交行为有如此大的差异?是人格,是环境,还是有一些我们还未考虑到的因素?”循着这些问题,本书分析了影响网络社交的各种因素,它们包括性别、年龄、人格特征、文化环境等。
有些结论是和我们的日常经验相符的。比如,越自恋的人,移动社交媒体使用行为越多。有一些研究结论却与惯常的认知有所不同。比如,传统的研究认为害羞的人在网络上交流互动会感受到更少的沟通焦虑,从而有更多的移动社交媒介使用行为。“对于害羞的人来说,网络是一个更加理想的交往环境。在使用互联网时,害羞的人感觉更自信,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扩大社交网络的机制。与面对面互动相比,害羞的人更喜欢使用互联网(如社交媒介、即时通信、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等)作为社交形式。”然而,新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正好相反。害羞的人在网络环境中也缩手缩脚,不敢表露自己,不参与互动交流。对此,书中作了一些分析,原因之一被认为是,移动社交媒介大都采取实名制,这就让害羞的人面对的依然是一个“熟人”环境,阻碍自我表露的因素并没有真正消除。
在关于互联网和青少年的话题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早期的一些研究还认为,网络社交不仅不会扩大社交网络、促进社会适应,相反还会使个体不再关注现有的关系,降低幸福感水平。本书指出,这些研究收集的数据形成的时期,维持友谊还没有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功能。随着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网络社交不仅没有取代现实社会关系,反而促进了与朋友之间的积极沟通,增强了个体的心理功能”。当然,过度使用社交媒介也会对社会适应产生消极影响。
文化因素对网络社交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日本社交网络用户倾向于用动物图片或卡通人物作为自己的头像,美国用户则喜欢用个人照片。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他们在移动社交媒介上较多使用动物、风景、人物照片以外的图像作为头像,其次是卡通人物、明星照片和风景,用动物、自己或亲人照片的很少。在社交网站上,美国人喜欢频繁发布个人照片、情绪、性取向、工作岗位等个人信息,法国人喜欢讨论兴趣爱好,韩国人喜欢分享照片或查看他人的照片,中国人则更喜欢讨论生活方式。这些无不说明,互联网虽然造就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但村民们依然保留着各自本来的文化习俗。这也提醒互联网研究者,应当加强对用户文化背景的关注。
“网友”是什么样的友谊?
本书共九章,介绍了网络社交的理论,探讨了网络社交与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友谊、社会适应、社会排斥等话题。其中,友谊或许是和日常网络行为联系最紧的一个。今天,当我们说“好友”时,指的未必是从小玩到大的“光腚之交”,也不一定是可讬生死的“刎颈之交”,大概率是微信里的“点赞之交”。用书中的说法,“互联网的出现被很多人认为在数以亿计的用户之间修改了‘朋友’一词的定义”。那么,互联网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吗?不妨先了解一下书中的两个概念:在线友谊和离线友谊。有研究表明,在线友谊的互相依赖、理解、承诺较少,交流也被限制在较少的主题上,离线友谊则相反,因而其质量高于在线友谊。同时,离线友谊质量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特别是接近性、相似性和社会吸引。所谓接近性,指的是朋友间的地理接近度;相似性指知觉到的态度相似性;社会吸引则是人际吸引的社会情感部分。
离线和在线这两种友谊之间存在互相影响,也会互相迁移。于是,有研究者提出当代网民事实上存在三种友谊,即在线专属友谊、联合友谊和离线专属友谊。“建立在线专属友谊的个体只在网络中互动交流,并不会在离线环境中见面;建立联合友谊的个体在在线和离线环境中都会发生互动,即在线好友和离线好友是重叠的;建立离线专属友谊的个体只在离线环境中互动。”日常网络经验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多年不见的同学或邻居因为互联网重新建立联系之后,友谊在再续中会变得更加稳固,网上常说的“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社交网络》就是这样用学术方法关照日常网络生活的一本书,让我们对深陷其中的网络世界多了一份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