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61-1435/TE)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石油文摘》(PA)、爱思唯尔(Elsevier)Scopus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收录,连续入编《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科技版)》,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据源期刊。
本刊是一本注重社会效益的学术期刊。其办刊指导思想是“求新、求真、求精,科学、特色、高效、奉献”,旨在繁荣学术研究,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探讨学术问题。该期刊致力于为石油事业服务以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目标是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优质学术期刊。它为中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展示学术成果提供了一个窗口,也为国内外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传播新知的平台。通过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该期刊致力于推动石油科技领域的发展,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以追求高质量学术成果为导向,注重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努力成为石油科技领域的权威期刊,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
4.摘要。撰写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摘要一般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篇幅一般在250-400字。其中的缩略语应说明后再使用。中文摘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
5.关键词。选3~8个。第一个关键词与分类号对应。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写中文全称。
6.英文翻译。包括稿件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及单位。
7.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历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手机、具体通讯地址。
8.量的名称、符号及单位。文稿作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正确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数等,一般用单个斜体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量符号可带有角标或带有括弧中的说明。量的数值与量的单位符号之间,留半字空。如“10毫米”应为“10mm”。
9.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与中国知网有《CAJ-N网络首发学术期刊合作出版协议》,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或定稿(录用稿)网络首发,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10.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名词解释:
累积被引百分比
:是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是指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某篇论文被后续的论文引用的次数占该领域或学科所有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的比例。
他刊引用次数
:指在某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被其他期刊的论文所引用的次数。该指标能够反映出该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本刊引用次数
:被称为自引率,是指该期刊全部被引次数中,被该刊本身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他刊引用次数和本刊引用次数一同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期刊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年度期刊评价报告
(本刊综合数据对比及走势)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
: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
: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名词解释:
发文量
:又称载文量,是指一本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发表的文章数量。期刊的发文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如果一本期刊发文量太小,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本期刊受众较小众,或者为了提高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发文量。然而,如果发文量过大,也需要警惕,因为这可能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平均引文率
:又称篇均引文量,是指某本期刊中带有引文的论文数量与该期刊发表论文总数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该期刊引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和引文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