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实

  •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影响人的情绪、精力、活动和思维的精神健康问题,其特点是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发作。
  • 据估计,全世界有4000万人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 双相情感障碍与生活诸多方面的严重失能和困难有关。
  • 许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被误诊或未得到治疗,并遭受歧视和污名化。
  • 已有多种有效的照护选用方案,将药物和社会心理干预相结合,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保持健康。

概述

2019年,大约每150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4000万人,占全球人口的0.53%)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1) 。该病主要见于工作年龄人群,但也见于年轻人。虽然男性和女性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大致相等,但现有数据表明女性更常得到诊断。

在全球范围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覆盖率很低。男性和女性都经常被误诊。许多患者无法获得服务和所推荐的干预措施,尤其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在社区和卫生服务中,普遍存在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污名化和歧视。这可能对医疗服务的获得性带来不利影响。它还会加剧社会排斥,限制教育、就业和住房机会。

双相情感障碍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会影响到生活的许多方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遭遇人际关系紧张、学校或工作问题以及日常活动困难。罹患双相情感障碍还会增加自杀以及出现焦虑和物质使用障碍的风险。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有可能吸烟、饮酒、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例如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难以获得卫生保健服务。平均而言,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寿命比普通人群要短10年以上 (2)

症状和类型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精神健康疾患,其特征是情绪从一个极端波动到另一个极端。

在躁狂发作期间,患者情绪极度亢奋,精力充沛(感觉非常快乐、兴奋、过度活跃)。可能会有欣快感、情绪突然变化或情绪反应过度(无法控制地大笑或感觉比平时更加烦躁、焦躁或不安)。

躁狂发作时,情绪和活动的变化伴有其他典型症状,其中可能包括:

  • 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心高度膨胀;
  • 说话速度快,并迅速从一个想法跳到另一个想法;
  • 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心;
  • 睡眠需求减少;
  • 有鲁莽或冒险行为,例如过度消费、危险性行为、酗酒或伤害自己或他人;以及
  • 对不真实的事物抱有固定和错误的夸大或迫害性信念(例如,“我是一个很有名的人”、“我的邻居在监视我”)。

相反,在抑郁发作期间,患者会经历抑郁情绪(感到悲伤、烦躁、空虚)。他们可能会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还存在其他症状,其中可能包括:

  • 注意力不集中
  • 过度内疚或自我价值感低下
  • 对未来感到绝望
  • 有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 睡眠紊乱
  • 食欲或体重变化
  • 感觉非常疲倦或精力不足。

抑郁发作与大多数人常见的情绪波动不同,其症状出现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几乎天天如此,至少持续两周。

躁狂和抑郁发作都可能给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严重困难,包括家庭、工作和学校。他们可能需要专门照护,以防患者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一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轻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的症状与躁狂发作相似,但症状没那么严重,通常不会在同等程度上扰乱患者的能力。

根据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模式,双相情感障碍主要有两种类型。

  • 双相情感障碍 I 患者会经历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并伴有抑郁发作,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抑郁发作会变得更加常见(与躁狂发作相比)。
  • 双相情感障碍 II 患者有一次或多次轻躁狂发作和至少一次抑郁发作,但没有躁狂发作史。

风险和保护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可能对发病、疾病发展轨迹和结局有影响作用。

不利的环境或改变人生的事件会引发或加剧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这些可能包括丧亲之痛、暴力或人际关系破裂。饮酒或吸毒也会影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和发展轨迹。

尽管就业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压力来源,但它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当在工作场所得到合理调整支持时,就业可改善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增强自尊,从而促进康复。

治疗和护理

即使症状经常复发,也有可能恢复。经过适当护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能够克服疾病症状,过上有意义且富有成效的生活。

已有多种有效的治疗选用方案,通常是药物和心理及社会心理干预相结合。药物被认为是治疗的关键,但药物本身通常不足以实现完全恢复。应以尊重、有尊严的方式对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并应使其有意义地参与照护选择,包括通过平衡有效性、副作用和个人偏好,就治疗和护理作出共同决定。

药物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需要在躁狂和抑郁症急性发作期间接受治疗和护理,并在有指征时接受长期治疗以防复发。

情绪稳定剂(如锂、丙戊酸)和抗精神病药已被证明有助于控制急性躁狂症。对于所开具的锂处方需要进行临床和实验室监测。女孩和怀孕、哺乳或有生育能力的妇女不应使用丙戊酸。在怀孕和母乳喂养期间也需要尽可能避免使用锂和卡马西平。

在躁狂发作期间不应服用抗抑郁药,抑郁发作时可与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使用。

一些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会使人感到困倦,出现不自主的肌肉痉挛或震颤,或发生代谢变化(例如体重增加)。这些副作用会影响到治疗依从性,应进行监测和管理。

完全缓解(无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成人患者通常需要继续使用情绪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物至少6个月。经历多次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以尽量减少复发。

心理和社会心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获益,包括规律睡眠、身体活动、健康饮食、减少压力源和情绪监测。

心理干预(例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心理教育)可有效减少抑郁症状以及复发的可能性。

家庭心理教育还可以帮助家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其亲人。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非常重要。支持小组可使人们获得鼓励、学习应对技巧和分享经验,这可能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帮助。

以康复为导向的社会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就业、支持性住房、同伴支持以及社交和生活技能培训。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希望,并支持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独立自主、个人赋权和社会包容。

药物和心理或社会心理干预应根据个人需求进行调整,并结合起来使用以获最佳效果。

世卫组织的应对

《2013-2030年精神卫生综合行动计划》 强调了为有精神健康问题(包括双向情感障碍)的人提供适当服务所需的步骤。《 世卫组织精神卫生特别倡议 》旨在确保再有1亿人能够获得负担得起的优质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从而进一步推动实现《计划》目标。

正在100多个国家实施的《 世卫组织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 》提供循证技术指导、工具和培训包,以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非专业环境中建设能力,扩大对双相情感障碍等一系列重点病症的治疗覆盖面。

世卫组织的《 严重精神障碍成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管理指南 》为从业者就如何确认和管理同时存在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提供了循证建议。

世卫组织的 “质量权利”倡议 旨在改善精神卫生和社会保健设施的照护质量和人权标准,并向有关组织赋权,倡导让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卫生疾病患者获得健康。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以人为本及基于权利的方法指南 》描述了精神卫生方面以人为本和基于人权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良好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1)     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精神障碍合作者。1990-2019年期间204个国家和地区12种精神障碍的全球、区域和国家负担: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的系统分析。《柳叶刀精神病学》。2022;9:137–50。doi: 10.1016/S2215-0366(21)00395-3

(2)     Kwun Nam Chan J、Ho Yi Yong C、Sau Man Wong C、Yu Hai Chen E、Chung Chang W.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期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英国精神病学杂志》。2022;221(3):567–76.doi: 10.1192/bjp.20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