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部长—骆家辉:在任时全力打压华为,卸任后跑来中国捞金
在美籍华裔群体中,骆家辉可谓是一位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曾担任美国首位华裔州长、首位华裔驻华大使等显要职务。 但其任职前后截然不同、判若两人的两种表现,却暴露了他的人品和政客嘴脸。
任职期间,骆家辉冷酷无情,数典忘祖,疯狂对“华为”发动了一连串打击,并不断挖空心思地抹黑中国形象,把自己精心包装成一副与中国“势不两立”的模样;
卸任之后,骆家辉却不断频频赶赴中国“淘金”,积极参与中国企业和政府的各种商业合作及投资项目,显示出一副亲善中国的姿态。 这种前后不一判若两人的巨大反差,引发了人们的质疑与争议。许多人纷纷指责他是一个缺失诚信和政治立场,只为了追逐个人利益,见风使舵、两面三刀的“无耻政客”。
打压华为 垫高自己
2009年,骆家辉又获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起用,担任美国商务部长。
刚一上任商务部长,为了博取自己手中的政治资本和美国公民的好感与信任,骆家辉便无耻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变脸”:完全遗忘了自己血管中流淌的“中华血脉”和民族感情,立即杀了个“回马枪”。
担任了商务部长的职位以后,骆家辉便把枪口瞄准了自己“母国”,磨刀霍霍,狠招迭出,企图以此积累起自己在美国政坛的政治资本。他以“ 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 ”为借口,在美国不断打压华为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大头目”兼“侩子手”角色。
骆家辉也明明知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中国真理,但素来内心阴险狡诈的他早已预感到,凭借在全球遥遥领先的某些电子技术优势,“华为”已经对美国同一行业的竞争对手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
所谓的“可能会利用其通信设备进行间谍活动或破坏美国的基础设施”,只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美丽的谎言”而已。正因如此,骆家辉才迫不及待地摇尾请赏, 亲自接连不断地下令,阻止华为参与Sprint、Motorola等美国几家知名设备供应商和无线网络供应商的并购招标项目。
除此之外,骆家辉还向他的美国盟友不断施压,如要求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不要使用华为的网络设备,严重阻碍了“华为”国际业务的发展。骆家辉更变本加厉,曾公然指责华为涉嫌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如思科、T-Mobile等,并展开调查和诉讼。
励志少年 华裔之星
这样一个“变色龙”究竟是在怎样的成长环境中,一步步成为美国的州长甚至商务部长的呢?这还得从骆家辉的身世背景说起。
作为一个典型的第三代“美籍华裔”,这位1950年出生于美国的家伙,早已变质为“黄皮白心”,他对自己的祖籍和母国连一丝一毫的感情都丢到爪哇国去了。
青年时期的骆家辉,品学兼优,吃苦耐劳,是老师、家长和同学眼中公认的好学生。上世纪70年代,他先后考入耶鲁大学、波士顿大学攻读社会学及法学专业。此后,在美国法律事务所工作时期,由于法律事务与政治问题密不可分,骆家辉便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3年,骆家辉正式进入美国政坛,先后竞选成功华盛顿州众议院议员、金县县长、华盛顿州州长, 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并成功连任,一战成名,声名大振。
担任华盛顿州州长期间,骆家辉任推行一系列温和而稳健的地方政策,同时也倾向支持一些如教育、环保、移民等具有进步趋势的政治议题,被公认为是一个颇有经济头脑及政治前途的政客。
为华盛顿州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殚精竭虑的同时,他更是不遗余力地为自己“捞金”。或许这是其童年时期由于家庭贫困,也或许是其少年时期作为“亚裔”在学校就读时备受歧视与侮辱,在他心里所留下的严重阴影所致吧!
当然,骆家辉从政前后判若两人的巨大反差,的确有其历史及心理的因素。但是,作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正直的“大写的人”,本应具备不忘初心、处变不惊的“定力”。可惜的是,骆家辉并未做到这一点,最终堕落成为见风使舵、首鼠两端的一大“政客”,引发广大网友争议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小人得志 原形毕露
1982年当选了华盛顿州众议院的议员;11年之后当选了金县县长;3年之后,他又一次 高票当选了华盛顿州州长。
作为一名已经十分老练的著名政客,骆家辉在政治戏剧里演技高超,赢得了了广大美籍华裔的好感。在任职州长期间,骆家辉先后三次来到中国进行贸易访谈,促成了许多项目的合作。
2009年,一心想让美国“重返亚太”的奥巴马,上任不久便利用其“华裔”招牌,接连任命为骆家辉为商务部部长、美国驻华大使。一朝春风得意之后,这位小人便顿时肆意猖狂,原形毕露。
上任驻华大使后,这条“变色龙”便一把扯掉了长期以来披在身上的伪装,竟居心叵测地在美国驻华大使馆楼顶上安装了“PM2.5检测器”,不断实时向全球发布北京当地的PM2.5的数据,以抹黑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
一开始人们还以为,这是这位“华裔大使”是在为北京的环境而忧虑,后来却惊讶地发现,美国大使馆向外公布的PM2.5数据总是与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相差很大。尽管数据能骗人,但人们自己的感受却骗不了人。
即便是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的大晴天,为什么美国大使馆的数据却总是爆表?其实,善良的人民后来才十分惊诧地发现,美国大使馆官方每天公布的那些PM2.5数据,都是纯粹出自于其工作人员的想象力。
2015年,时任美国一家著名电视台记者的李蒙,与其丈夫骆家辉正式离婚,宣告了这段令骆家辉引以为豪的“模范婚姻”走向破产。面对长期苦心营造的这一良好“政治品牌“及个人形象瞬间崩坍,惨遭妻子孩子一脚踢掉的结局,这个美国“老牌政客”再也无法腆着脸皮继续担任重点国驻外大使,万般无奈之下便只好卷起铺盖,灰头土脸地夹着尾巴逃回了美国!
卸任返华 疯狂捞金
出人意料的是,2014年骆家辉卸任驻华大使后,便迅即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和商业活动。
近年来,骆家辉更是频繁赴华“走穴”,参加各种演讲和论坛活动。他最高一次出场费可以达到50万元,中国已经成为他捞金的主战场。骆家辉本人也几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招牌,无论是什么商业论坛,还是投资对话,都会有他的身影。
在赚钱这件事上,骆家辉从来不吝啬自己之前营造出来的形象。他曾出席一个酒会,想要参与就会就要缴纳入场费,得到的就是一次与骆家辉握手合影的机会,听起来似乎有些像“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意思。
2014年卸任美国驻华大使后,骆家辉也并未完全退出中国市场,而是继续以私人身份参与了一些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项目和投资领域。
骆家辉加入了一家名为“锐思达”的咨询公司,担任其高级顾问,为该公司在中国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建议;与此同时,骆家辉还加入了一家名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多边金融机构,担任其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为该机构在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提供意见和支持;此外,骆家辉还不停参与了一些涉及能源、环保、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项目和投资活动。
由于骆家辉曾经担任过美国商务部部长和驻华大使,他在中美两国政界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和沟通渠道。除了政界,骆家辉在中国的商界、学界和民间也有着不少的影响力和人脉网络。骆家辉曾与马云、李彦宏、潘石屹、余永定、陈光标等中国知名企业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合作。
除此之外,骆家辉还曾多次出席或主持了一些在中国举办的重要的商业论坛、学术研讨会、公益活动等,如夏季达沃斯论坛、清华大学全球领导者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绿色公司年会等。
进入中国演讲时,他又把自己包装成为“亲中派”人士,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丝毫没有顾及当年是如何对华进行打压的,“变色龙”的本质被显露无疑。
其行为不仅让人们感到愤怒,也让人们对他的人品产生了质疑。这让人们怀疑他是否真的关心美国国家安全,还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骆家辉的行为让人们感到失望和愤怒之余,也让人们对他的人品的真实动机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两面三刀 令人不齿
骆家辉任职前后对华态度迥然不同,判若两人。这种明显的态度转变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质疑,人们怀疑他是否为了个人利益而轻易改变政治立场,忽略了国家利益和政治伦理。
从政治上看,骆家辉对华为的限制和打压,并非出于客观和公正的原则,而是出于政治和经济的动机;从政治上看,骆家辉只是一个忠诚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无耻政客”,骆家辉曾在公开场合无耻地宣称:“虽然我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但我是个美国人!”
如今,善良的中国人才终于明白,虽然蒙着一张同胞的脸,可是对方心里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人,所谓“华裔”身份与“中国血脉”,不过是他的一张政治标签,是他为自己攫取利益的工具。
骆家辉的国籍是美国人,美国人的身份决定了他效忠的国家只会是美国。“变色龙”的性格特点只不过是为了迎合自身利益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骆家辉无法贯彻一个信念和原则,终究成不了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只能沦为一介毫无节操首鼠两端的“无耻政客”而已。
其实,心地善良的当代中国人,时刻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残酷的事实:在当今美国中,有很多像骆家辉这样黄皮白心、数典忘祖、忘恩负义、汉奸本质的“美籍华人”。这些毫无节操、出卖良心、首鼠两端、令人不齿之徒,最终只能被广大中国人民谴责和唾弃。
如果您觉着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劳请您点个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