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
发散性思维
的有效图形
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同时又很高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
逻辑与
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
放射性
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
符码
、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
神经元
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地图、
脑力激荡
图、灵感触发图、
概念地图
、
树状图
、树枝图或
思维地图
,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
辅助工具
。
思维导图是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东尼·博赞
(
Tony Buzan
),他因创建了“思维导图”而以大脑先生闻名国际,成为了英国头脑基金会的总裁,身兼国际
奥运
教练与运动员的顾问、也担任英国奥运划船队及西洋棋队的顾问;又被遴选为
国际心理学家委员会
的会员,是“心智文化概念”的创作人,也是“世界记忆冠军协会”的创办人,发起心智奥运组织,致力于帮助有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拥有全世界最高创造力IQ的头衔。截至1993年,东尼·博赞已经出版了二十本书,包括十九本关于头脑、创意和学习的专著,以及一本诗集。“思维导图”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现象:“思维导图”系列图书迄今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风靡200多个国家;系列图书包括《思维导图》、《
超级记忆
》、《
启动大脑
》、《
快速阅读
》和《
博赞学习技巧
》。
思维导图是有效而且高效的
思维模式
,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
新加坡教育部
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思维导图,中国应用思维导图已有多年时间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维导图传入中国内地。最初是用来帮助“
学习困难
学生”克服
学习障碍
的,但后来主要被
工商界
(特别是
企业培训
领域)用来提升个人及组织的
学习效能
及创新
思维能力
,在学科教学方面,历经52年的发展,也没在学校广泛应用,后经华东师大
刘濯源
带领的思维可视化研究团队十五年的研究及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思维导图”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学科教学,因为“思维导图”过于强调“
图像记忆
”和“自由发散联想”而非“
理解性
记忆”和“结构化思考”。对于
抽象思维
能力较差的学生,“图像记忆”的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把知识记住”的效率,但却无法加深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
,属于一种浅层的学习;另外“自由发散联想”具有天马行空,对思维不加控制的特点,更适合用于“
头脑风暴
”式的创意活动,而不适合用于学科知识教学,因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有其内在逻辑及固定结构的,由不得胡思乱想。基于学科知识的特性,学科教学必须强调“理解性记忆”和“结构化思考”,随着
学段
的升高,知识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就更加要强调“理解的深度”而非“记住的速度”。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
思维可视化
研究团队把
概念图
(由美国
康奈尔大学
的诺瓦克博士提出)、
知识树
、
问题树
等图示方法的优势特性嫁接过来,同时将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辩证思考、追问意识等
思维方式
融合进来,把“思维导图”转化为“
学科思维导图
”。“学科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基于系统思考的知识建构策略”已被全国五百多所课题实验学校引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