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专业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光波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光波导理论与技术、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光波技术及其应用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电磁理论中的辐射与散射、计算电磁学、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微波毫米波通信与雷达系统、超宽带(UWB)技术、新型天线技术、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和复杂环境的传播特性、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空间光通信与量子密钥分配技术以及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具有创新思想活跃、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优势。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本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网、新型互联网、通信信号处理等。本学科在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地位,是中国3G、4G和超宽带通信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长期承担有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与国内相关著名企业有着良好的科技合作。毕业生主要去向:1)中科院及国家各部委所属研究所、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3)国内外IT行业的知名企业;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学术队伍,包括17位教授、8位副教授,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信号处理、遥感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统计与阵列信号处理、医学信息处理、信息与网络安全;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一大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重大奖励;依托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以及校信息科学实验中心等教学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和教学体制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081020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密码学、通信、计算机与网络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本学科依托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安全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与系统安全、入侵检测与病毒防范技术、密码学理论与应用、数字媒体内容安全、安全管理与风险评估和量子通信等。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
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培养适应我国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达到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01电磁场理论及应用
02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03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
04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
05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9电磁场与微波

静电场的边值问题,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传输线理论,金属波导,微波集成传输线(带状线、微带线和介质波导的基本原理)、微波谐振腔、微波网络基础。

《电磁场理论基础》王蔷,李国定,龚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微波技术基础》廖承恩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4
复试形式与内容
我系2011年工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复试包括计算机能力测试和专业课笔试,第二阶段的复试为综合面试。凡初试成绩达到我系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参加我系组织的第一阶段复试。第一阶段复试合格的考生,进入我系组织的第二阶段的综合面试。面试合格者经招生导师与考生间的双向选择进入我系初步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并报我校研究生院。
复试的基本内容如下:
1、计算机能力测试
计算机能力测试重点考察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命题并组织考试,满分为50分。具体考试内容请登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在线查询。
2、专业课笔试
专业课笔试重点考察与考生报考学科(专业)所对应或相关的本科专业主要专业课的基本内容,由我系命题并组织考试。专业课笔试涵盖“微机原理与系统”、“线性电子线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原理”4个科目,每个科目满分为40分,合计总分为160分,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3、综合面试
综合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修养和发展潜力、英语听说能力、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经历、个性心理特征等情况,由我系统一组织执行。综合面试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为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