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们形成“安全型依恋”。 如果你的孩子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经常回到你身边寻求联结和安慰,那么你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安全型依恋。 【编者按: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并非只敢待在有家长保护的安全区,而是总能从家长那里获得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自信大胆地探索新世界。】

安全型依恋有利于个体与他人建立并维系较好的关系。 这是因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信任其“依恋对象”(父母、老师、同伴等重要他人),相信“依恋对象”会在自己需要时给予支持。 而正是因为知道“依恋对象”是自己的避风港,所以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勇于探索世界。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安全型依恋呢? 【信任“依恋对象”不是依赖他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和成人,会使自己和依恋对象都变得更加“可靠”,值得信任,这自然会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牢固。就像那些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因为知道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从而能大胆而专心地完成高难度的任务。】

一是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要对孩子提供的线索(特别是生理线索)做出反应,准确识别并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尤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要欣赏他的独特性,从细微处发现他的需要,并满足他。您不必担心“惯坏”他,因为他需要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比如身体的舒适,一个知道他需要什么并能满足这种需要的 “触手可及”的大人,将帮助他形成安全型依恋。】

二是要给予孩子情感支持。 在孩子感到恐惧或者希望分享喜悦时,父母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可以把目光接触作为和孩子联结的一种方式。 【情感支持就是这么简单——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

三是在与孩子分离之后,要有意识地花点时间问候孩子。 比如,在完成工作任务后,要关注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和你的再次联结;外出回家后,要注意孩子需要你花多少时间和他再次建立联结,在此之前不要急着去做饭或者做其他事情。须知,再次联结的时间,每天可能都是不同的。 【就算工作再忙,也要给孩子留些时间建立情感联结,培养好 一代是全人类最重要的事业。】

四是做得不好时,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真诚的道歉可以增强信任。建立信任和安全型依恋关系并不意味着父母永远都不犯错,而是当犯错时要设法修复信任关系。但父母也不要经常犯错。 【“人设崩塌”这件事,往往是因为做错了事,但家长如果能够承认错误、真诚道歉、弥补过失,亲子之间的信任仍可重建或增强,这也是为孩子做出的良好示范。】

五是让孩子可以预期父母的行踪。 父母不要在孩子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溜出家门。如果孩子天生容易焦虑,通过常规安排帮助他更清楚接下来会发生的事,可有效缓解焦虑。比如,和孩子的日常分离及重聚等。 【有些父母本身也是容易不安或焦虑的,这时应该先缓解自己的焦虑,尽量避免将大人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安抚自己和安抚孩子的做法基于同样的道理,就是能够预期并接受未来会发生的事。例如,对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告诉他何时能见到家长,并且在那个时候真的见到了家长,可以有效缓解入园焦虑,使更远距离与更长时间的分离变得可以接受。】

六是了解并接受孩子的依恋特点。 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看上去并不在意父母的离开,但他们的生理反应揭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你的孩子属于这种情况,那么请把他的(分离)痛苦理解为没有表现出来而非不存在。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往往对父母的斥责特别敏感,而且也不敢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么,父母要接受孩子的这一特点,让孩子知道在需要时可以向父母寻求帮助。 【看上去不在乎父母的孩子、特别怕父母的孩子,都不属于安全型依恋。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依恋类型,再依照以上方法改进,才能帮助孩子转变。】

孩子的个性在其依恋类型的形成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如果孩子天生容易焦虑,那么他们可能需要父母理解这种焦虑,这样他们就更可能成为自信的探索者。 只要孩子表现出安全型依恋,父母就可以更放心了。 【不管孩子生来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理解并接纳他,有利于帮助他形成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带来的良好感觉是双向的。】

英文资料网址: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in-practice/201703/how-raise-securely-attached-child

文章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13期

编译| 楚啸原、雷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编辑整理| 基础教育参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