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日常(一)

评论里有小伙伴让我分享一下建筑设计的日常工作。

我来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大概情况。本人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校没有通过评估,所以学位是工学。这里呢,也顺便提一下,五年制这个学制还是有意义的,有一些公司要求必须是五年制的建筑学。

建筑设计的日常工作模式,跟具体的公司性质、规模、背景也有关系。 我自己亲身感受过的类型有:只有几个人的小型事务所、国企改制变私营的设计院(来上海的方案公司或,常说的“设计院”这个词,一般指施工图为主有资质的公司,当然他们也做方案)、上海某大厂方案公司。


先讲讲近几年在上海的日常工作情况——上海某大厂方案公司。

一、指标

公司主要服务地产开发商,做地产项目,大部分是住宅项目。住宅项目,指标是开发商首要关注的事情,关系到他们判断这个项目能不能赚钱、赚多少钱。所以算指标是个很头痛的事情。

这是我随便在聊天记录里找到的一个比较简单的过程指标(如有不闭合,也很正常,因为可能还没检查),我把一些关键数据抹掉了,应该看不出来是哪块地吧?

不知道那位想看日常的小朋友,看到这里,觉得这跟你想想的场景,有没有半毛钱关系。

没有什么是比指标更重要的了。

即便不是地产项目,指标也关系到建筑所需求的功能,是否能够实现;同时也关系到,预测完成这个项目需要花多少钱。

到底指标有多重要?

你可以浅显或者深刻地理解成:

钱有多重要,指标就有多重要。

不要告诉我,钱你不关心,所以指标和你没关系;那我们说个和你有关心的:

后续图纸大小改、推翻了重来,很多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指标、数据。

指标还没完,这只是住宅里需要统计指标中的一种,还有影响关注的各种指标,例如,户型面积,户型配比,窗地比,体形系数……


二、总图相关

这个是我在政府网站上找到的公示图。(应该可以引用吧?)这张图,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日常工作内容。

总图的呈现形式根据用途、阶段,主要两种模式:

彩色总图,技术总图

上面公式的总图就是 技术总图 ,侧重表达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建筑高度、单体长宽、间距、高程、坐标点等等……

彩色总图顾名思义,彩色的(不过现在有些概念总图,也可能只体现的黑白灰关系),侧重表现,偏重让人从感官上对规划有初步的判断。所以这个总图,首先得是美的、规划结构清晰的,这样才能完成它应有的使命。



网上找了几种风格的彩色总图的风格。

这个彩色总图的工作,现在很多公司,都要设计师自己ps。一般刚工做的小的朋友,就会被安排做这个事情。这个想做好看,还是比较考验个人审美和对色彩的感知的。而且如果软件不熟练、cad底图不干净,会“浪费”很多时间;即使软件熟练、cad制图习惯好,也要“花费”很多时间。

某种意义上,我是不认同让设计师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图纸的表达形式上的。填充彩色总图的工作,我刚上班的时候,都是效果图公司来做,如果觉得表达不美观、规划结构没有表现明确,就让他们改到满意为止。那个时候对图纸表达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另一方面效果图的人,手也很快、也很有经验。

来到上海的公司以后,这些都是刚工作的小朋友来做。从人员成本来讲,我并不觉得设计人员做这个工作是划算的;但是从这几年效果图公司的业务水平来说,花钱不说、还得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告诉他们怎么改,确实还不如设计人员自己填呢。

其他没想好从何说起,先说这么多吧……

编辑于 2023-02-27 21:30 ・IP 属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