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台灣人都是從《有你真好》認識俞承豪,在鄉下奶奶家耍賴想吃炸雞的小鬼頭深植人心,擁有非常亮眼的兒童演員經歷,長大後也透過《想你》、《Remember-兒子的戰爭》、《君主——假面的主人》等作品,得到名品演技認證,近期將以驚悚漫改劇 《交易》 回歸,讓我們來認識這位數十年如一日的低調濃顏帥哥俞承豪吧!

延伸閱讀>> 漫改劇大混戰!10月開播韓劇片單:《犬系戀人》、《我的女神室友斗娜》登場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

認識俞承豪 1. 始終如一的好演技,卻受童顏所苦

圖片來源: YG STAGE BLOG

盤點韓國濃顏系帥哥,一定不能漏掉從童星演到成人的俞承豪!韓國能持續演下去的男童星非常少,俞承豪脫去童稚時期的嬰兒肥、單眼皮,五官變得更加深邃的俞承豪,從兒童、少年、成人都有不同氛圍,年紀越大越帥。

圖片來源: tvN

在成年後,為了擺脫童星的形象,他幾乎什麼角色都嘗試過,從王世子、朝鮮武士到律師、警察、學生等,橫跨古裝、現代劇之外,也展現驚人的適應力,不管是什麼樣類型的角色、扮相都能掌握得恰如其分,但他也深受童顏所苦,儘管已經邁入 30 歲,小臉加上笑起來瞇成一條線的眼睛,讓他在選劇上始終無法突破年輕、帥氣的角色,他曾在訪問中說過:「 為了擺脫看起來年輕的形象,故意迴避了穿校服的角色,但也沒有因此顯得成熟。 」對俞承豪來說,靠選角突破目前的年輕形象,擴大自己的演技光譜,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認識俞承豪 2. 生命中不能沒有貓

圖片來源: 新聞NEWS A

養了辛巴、秋天兩隻貓的俞承豪,可以說是純度百分百的貓奴,最著名的是在退伍時接受訪問,直接流下眼淚說道:「我真的很想念家裡兩隻貓。」讓現場笑成一片,後來無論是把退伍首作獻給《想像貓》這部以貓為主角的短篇電視劇,或者是做 Discovery 馬來西亞旅行節目時,一直捕捉街貓的身影,不難想像他對貓咪深刻的情感。

就跟全天下的貓奴一樣,自己的自拍照再怎麼醜也沒關係,每一張拍出來的貓咪照片都是畫報等級,俞承豪的 Instagram 大頭貼就是超可愛的黑條紋貓辛巴,他也曾在自己的官方論壇分享貓咪照片,粉絲問他:「貓咪睡床上,你睡哪裡?」他直接回答:「床是貓咪的,我當然是睡地板了。」相信貓奴們都很有共鳴吧!

認識俞承豪 3. 拒絕上大學

圖片來源: SBS

俞承豪少數叛逆的事蹟之一就是不上大學,在大多數藝人不管是上網路課程,或者勉強擠出時間達到最低出席率就為了取得大學學位時,俞承豪很早就在訪問中表示自己不會上大學,對上大學也有自己的一套觀點,他曾在訪問中說:「 上大學無非是需要學位,而大學需要名人加持,我認為這種協商很無趣,演戲與其在大學學,在劇組能學得更多。

認識俞承豪 4. 有名的好人好事代表

圖片來源: YG STAGE BLOG

因為是童星出身,俞承豪非常有作為公眾人物的自覺,長達 20 年的演藝生涯中一直都兢兢業業的活著,不管是當兵、不上大學,都是慎重思考後做出無可挑剔的選擇。平常除了電視劇、電影宣傳外,僅有的畫報拍攝、綜藝節目都是公益性質,一下子為動物募款、一下子為急診室紀錄片配音,非常謹慎使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同劇演員的口中他也是有禮貌、敬業的代表。就連入伍都不會因為自己的高人氣而刻意延後,是少數準時入伍的男演員。

圖片來源: 新聞照片

回答相關爭議問題或上傳文章時,也能看出他反覆思考的痕跡,像是他的兩隻貓是從韓國有名的領養貓咪 YouTuber 手上領養的,但後來該 YouTuber 爆發虐貓、貓都是從寵物店購買的爭議,讓大眾也回頭關注起曾領養過貓的俞承豪,他當下不僅發文報告貓咪的近況,也寫下「用一輩子去愛動物都不夠,請不要把動物當成賺錢的手段。」勇於表達自己愛護動物的立場。

認識俞承豪 5. 興趣是越野摩托車及攝影

圖片來源: 新聞照片

看起來是乖乖牌的俞承豪,在拍攝空檔很喜歡騎越野摩托車舒壓,在沒有拍攝日程時,也時常上傳自己練習或跟車友們一起騎車的照片,在斯文氣質與童顏外表下,俞承豪其實非常嚮往成為充滿男人味的男人。(TMI:小時候的夢想是加入海軍陸戰隊。)

西班牙電影大師阿莫多瓦縱橫影壇四十餘年,終於以《隔壁的房間》一舉奪得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許多人因為得獎而關注這部作品,但電影的更大亮點在於:這是阿莫多瓦首次執導全英語電影,並找來蒂妲史雲頓與茱莉安摩爾擔任女主角。

《隔壁的房間》預告:

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你正在經歷什麼》(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聚焦癌末、死亡與女性情誼等主題,延續阿莫多瓦對深刻情感關係的探索。不同於以往通俗狗血的敘事風格,這次他選擇將重點放在兩位女主角身上,以她們細膩且深刻的表演作為全片核心。

兩位好萊塢重量級影后的首次合作

在《隔壁的房間》中,蒂妲與茱莉安飾演一對終生好友。兩人的互動既迷人又充滿化學效應,讓人難以想像這竟是她們首次合作拍片。巧合的是,她們的共同點比外界想像的更多:今年秋天兩人都滿 64 歲,子女年齡相仿;她們都在 1980 至 90 年代的獨立電影圈嶄露頭角,並自此高產不輟,共計出演了約 150 部電影。多年來,兩人彼此欣賞,偶有交集,卻從未真正合作過。

蒂妲因拍攝阿莫多瓦的短片《人聲》而建立了良好默契,兩人很快敲定再次合作《隔壁的房間》。蒂妲在片中飾演瑪莎,一位罹患第三期癌症的戰地記者,個性嬉皮又充滿韌性;茱莉安則飾演她的好友英格麗,一位外表亮麗的暢銷作家,兼具成功女性的自信與掙扎於內心的柔軟。

這個故事在選角時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觀眾相信這性格迥異的兩人是多年的好友。尤其英格麗這個角色,需要展現聰明卻不鋒利的特質、同時散發出真誠與溫暖,還必須在面對死亡與道德兩難時讓觀眾感同身受。

一個角色需要具備那麼多層次,需要的是「深具同理心且能與觀眾產生共鳴的人選」,對蒂妲而言,這就是茱莉安摩爾的角色。令人欣慰的是,阿莫多瓦心中想的也是同一個名字,於是這個選角就塵埃落定了。

蒂妲隨時準備退休?她很樂意將《隔壁的房間》作為最後一部作品

在電影宣傳期間,影迷們發現蒂妲與茱莉安總是親密無間,不管是手牽手出席活動或是在訪談時讚美對方,對彼此的仰慕之情表露無遺。談到與茱莉安的友情,蒂妲是這樣說的: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多年好友的故事。我們早就有機會成為朋友,但直到現在才真正彌補了失去的時光。儘管我們只共事了一年,卻已經成為真正的摯友。」

看到兩位好萊塢演技派女神在阿莫多瓦標誌性的鏡頭下——無論是豐富的視覺效果、精緻的構圖,還是鮮明的色彩美學——都是影迷的一大福音。除了兩人將角色間既溫暖又緊張的關係詮釋得淋漓盡致,《隔壁的房間》更展現了阿莫多瓦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敏銳洞察與成熟描繪。比起過往的戲劇化情節,這次更多的是三位影人在從影多年後,對故事敘述的一種新體會。

此話不假。蒂妲就在採訪時分享,隨著自己的電影越拍越多,對於接下來的演出的規劃也越來越抱持輕鬆態度:

「每次拍片都認為那會是我的最後一部作品。這不是因為迷信,而是因為我從頭到尾都享受其中。我總是想:『這是一部值得收尾的好作品,不如就此功成身退吧。』而這次我也有同樣的感覺。我覺得《隔壁的房間》可能是我拍的最後一部電影。接下來會不會有其他事情發生,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為一位通透世俗的仙人,不拍電影的蒂妲一定還會探索更多藝術與說故事的可能;只不過這會是演藝圈的一大損失,因為放眼好萊塢或國際影壇,老中青三代都還是找不到像她一樣演員。誰知道呢?或許仙人幾世紀真的只會出現一次,我們只能多多把握她出現在銀幕前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