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棵参天大树都始于一粒微小的种子,每一个创新的梦想都值得被看见。
2015年,云锋基金与复旦大学签署捐赠协议,捐资设立“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将以10年为期,在10年内持续为复旦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支持与创业辅导帮助,促进复旦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这些项目在通过复旦大学的评审后,即可获得来自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的无偿资助,不占股权,不求回报。
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主席,复旦校友、校董
虞锋
表示
:“
基础科学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原点
。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为致力于创业创新的年轻人提供启动资金、学术资源和产业资源,以公益形式给年轻的梦想加满启动的第一桶油。运行6年,我们与复旦大学共同探索出一条风险投资与高校合作的公益模式,推动产学研用向前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青年创业者成长起来,成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
虞锋校友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
:“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的重要战略人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支撑他们成为国家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是高校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与云锋基金共同设立的创业公益基金打开了一条推动科技创新的通道,支持学校关注和加强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
复旦大学将持续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科研平台和孵化研发体系,推动改革创新,在国际一流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锐意进取,取得更好成果
。”
截至目前,“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已经
累计支持孵化了151个青年创业项目
,涉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科技、低碳环保、乡村教育等多个行业。同时,
复旦-云锋创新大讲堂建成两门课程;邀请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50余位国际顶尖学者到访;培养5届共46名谈家桢创新班学员,累计获得各项冠名奖学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奖励逾70人次。资助的iGEM代表队在国际竞赛舞台先后获得3项金奖、2个单项奖和9个单项提名奖
。其中就有
2009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
王力
创立的“爱降解”、
2011级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校友
汪星宇
创立的“乡村笔记”、
2017级管理学院MBA校友
罗锋
创立的“以见科技”等公司。
王力:让“微弱火光”照亮更远的路
王力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随后在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进入全球领先的生物科技公司安进公司担任研发工作。
在美国工作时,报纸上一则关于中国环境的报道对王力触动很大:一位村民去垃圾山捡可回收的家电和塑料,但他并不知道渗滤液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也不知道这样的环境会致癌。王力感到自己所学的生物技术或许能为这类问题提供解法。
2018年,王力回国创立“爱降解”团队。他和同届的几位同学希望把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真正可以解决城市垃圾处理难题的产品,进而推动中国环境产业的改变。
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爱降解”团队抓住这个契机,埋头实验室摸索技术突破。团队的主要思路是用生物菌剂处理餐厨垃圾,再将降解后的垃圾转化成工业原料。因为需要准确模拟湿垃圾的降解场景,王力和团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复旦食堂挑满满一桶湿垃圾,师弟师妹经常会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
从研发人员转型为创业者,最难的不是创建和管理团队,而是找到能够落地环保技术的商业化场景,否则现有资金难以为继,这成为摆在“爱降解”团队面前的头号难题。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王力开始接触投资人。对投资人来说,他们对生物技术非常感兴趣,可当听到是被应用到垃圾降解领域,王力明显感觉到投资人们的犹豫。
这时,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为承担着科研和资金链双重压力的“爱降解”团队提供了及时雨般的资金支持。目前爱降解的产品开始相继在高校食堂、居民小区、餐饮企业及垃圾中转站等实际场景中落地应用,整个降解过程真正做到有机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其研发的有机垃圾降解处理机所用的微生物降解专利技术源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0年研究成果。
王力深知,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是非常漫长的过程,但他希望这把“微弱火光”能为更多的人照亮更远的路,为绿色中国做出贡献。
汪星宇:“让城乡之间彼此看见”
乡村笔记创始人汪星宇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有一次,外国伙伴问他中国是什么样的?只去过大城市的他一时竟给不出答案,中国乡村的真实样子成为他心里待解的问号。
2017年,汪星宇开始扎根中国乡村,创办乡村笔记。他用教育连接城乡,一头把城市孩子领到乡村,让他们亲身体验乡村生活;另一头资助乡村孩子到城市进行职业发展生涯规划学习,扩展他们的视野。
为了让项目可持续进行,他希望能用商业模式赚的钱反哺乡村教育。然而,公益教育的行业反馈慢,用汪星宇自己的话说是“又累又不挣钱”。乡村笔记在启动之初频频受挫,愿意去理解和支持的人寥寥。比如把城里的孩子领往农村,家长会问农村是不是没水没电?带乡村孩子到城市学习是免费的,但家长担心孩子会遇到人口贩子。时常有家长打电话来质疑乡村笔记:“做这件事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在汪星宇看来,将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最难的是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方式不是解释,而是把它做出来。令他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反馈带给汪星宇极大的信心,一位参与乡土研学的高中生在旅程结束时对汪星宇说,“我不知道乡村会不会记住我,但我记住了乡村。”
乡村笔记带城市孩子去农村研学,他们去了湘西的山村、甘孜的藏区、红河的梯田、菏泽的戏班,还有敖鲁古雅的狩猎部落。孩子们不是去旅游、不是去支教,更不是忆苦思甜,而是去社会调研,学戏曲表演、建筑设计等课程,身体力行融入乡村生活。
最近两年,乡村笔记和云锋基金联合开展“公益职旅课堂”,云锋基金的投资人会以亲身经验帮助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目前,乡村笔记已经和全国各地的上百个乡村建立联系,带领4000多位孩子从城市去乡村研学,同时资助了400多个孩子从乡村到城市。课程已经覆盖到5万人。
“让城乡之间能够彼此看见,让大家认识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汪星宇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罗锋:让漂浮的想象力落地
罗锋是一名建筑设计师,也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MBA校友。创业前,他认为设计是漂浮在上空的,每一位设计师都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完美落地,但往往事与愿违。当建筑师将二维、三维图纸带到现场,一线的建筑工人往往在理解读图的环节就会出现偏差。
罗锋认为这本质上是信息传递的问题,除了加强一线建筑工人的培训,还需要用数字化手段降低信息传递的难度。从复旦毕业后,罗锋就想能否借助可视化的解决方案,让自己的设计在落地施工时能变得更加高效和人性化。2018年,以见科技由此成立。
以见科技成立之初,建筑信息化行业仍处于蛮荒时代,业内不熟悉甚至不认可用可视化技术将建设过程标准化的理念,和团队一度接触了200多家客户,但最终达成合作的只有5个。项目的第一份商业计划书,罗锋估值8000万,而资本给的反馈低了近三分之二。“相当于被现实狠狠地打了一巴掌。”因为工程回款没到,融资资金没到,公司两次面临生死关头,能借能贷的都达到了极限,最艰难的一次账户只剩下几十块钱。
2018年4月,当现金流险些断裂的时候,复旦-云锋创业公益基金成为以见科技的首个无偿外援,帮助以见科技渡过了最艰难的生存期,让罗锋的创业团队开始走向正轨。
2020年底,以见科技承接了一个重要项目,将软件应用于香港北大屿山医院的建设。为了抗击疫情,医院对工期的要求非常紧,但通过以见科技的软件,有效帮助了施工方控制工程质量和建设工期,使项目顺利竣工。以北大屿山医院为开端,以见科技在此后的半年内相继在香港落地了近10个项目。
今年9月,以见科技顺利完成了A轮市场化融资,公司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除了汪星宇、罗锋、王力,还有许多依然在实现梦想路上的青年创业者。在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里,有一面梦想墙,上面悬挂有151个项目名称。汪星宇的乡村笔记、罗锋的以见科技、王力的爱降解只是其中的缩影,他们共同用科技创新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同时也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路径。希望这些微小但可能伟大的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