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非常熟悉,只要是经过高中教育的人,几乎都能流利背诵,成了中国人的一个共同的文化记忆。课本给我们的解读是,文章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通过浪漫的笔法展现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应的美好世界,描绘了桃花源环境优美、没有压迫、安宁富足、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动乱、黑暗的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批判。
表面上确实如此,桃花源的生活是那般美好平静,如诗如画一般,只是如果这么简单地解读它,就忽略了作者的深意,陶渊明在表面这层美好的外衣下,隐含了残酷的真相。《桃花源记》不是童话故事,它实质上是一则恐怖的寓言。
《桃花源记》其实和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核是一致的,就是
以美好隐喻黑暗、以平和影射残酷。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面上是一个小男孩在海难中战胜困境,获得新生的故事,实际上暗含的却是人在绝境下,为了生存而吃人的残酷真相,思考的是人性最黑暗、最残酷的一面;而《桃花源记》表面上是写渔人误入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的经历,实际上暗含的却是:一族之人,逃避战乱,躲入山林,最后依然被杀戮屠灭的残酷真相,渔人所见的其实不是美好的桃花源,而是一堆堆坟茔。
不过,《桃花源记》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给了我们两种选择,如果愿意看美好与团圆,那就请相信表面的故事;而如果想反思战争带给人间的伤痛,反思人性的残酷与黑暗,那就要看到故事背后隐藏的另一种真相。
也有人说,《桃花源记》与日本动漫《千与千寻》极其相似。渔夫误入的是桃花林,小女孩误入的是一条隧道;渔夫见到了几百年前一个奇怪的村落,小女孩见到了各种动物模样的恐怖小镇……然而,它们本质上是不同的,《千与千寻》本质上隐喻的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西方霸权国家对于世界的控制,日本处境尴尬,想自主自强。
(《千与千寻》)
在剖析《桃花源记》隐含的残忍真相前,先看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吧。
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期,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那一段历史。而西晋、东晋至南北朝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中原文明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五胡乱华”就发生在这个时期。中原分裂成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政权,这些小国整日混战,屠城灭族,造成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白骨蔽野的惨状。为躲避战乱,许多世家大族纷纷南下到江南生活,司马家族就是在战乱中“衣冠南渡”,到南方建立东晋的。这些政权征战,需要大量的钱粮赋税来支撑,于是徭役赋税不断加重。战乱、赋税、饥荒,百姓苦不堪言,于是许多贫民百姓成群结伙,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选择闭塞、险要的山林深处,开辟田地生活。或许,这些躲入地下生活的百姓们,与发现他们的政权进行了惨烈的斗争,最后被全部灭掉,而渔人发现的就是他们死后的世界。
《桃花源记》原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线索一:渔人迷路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夫既然以捕鱼为生,肯定是生活在当地,而且应该生活了好些年头了,说不定祖祖辈辈都是渔夫。那么,他应该对当地环境非常熟悉,捕鱼的线路不知走了多少趟,早就轻车熟路了,怎么会迷路,以致“忘路之远近”呢?
线索二:辟邪桃林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小溪两旁只有桃树,再无其它树木,花草鲜嫩,桃花纷纷飘落。这就非常奇怪了,在野外,应该是杂木丛生才对,不可能只有桃林。据说桃木有驱鬼辟邪功能,所以常用作阴阳两界的屏障;桃花四月飘落,也就是清明节前后,落英缤纷或许暗指的是扫墓时纷飞的纸钱。
线索三:入口似墓道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到了水源的尽头,桃林没有了,面前出现一座山,山脚有个洞,洞口隐隐约约有光亮透过来。渔夫便从洞口进入,洞里狭窄,只够一人通过,走了十来步,豁然开朗,面前出现了一个开阔的村落。关于这个入口的描述,与墓道非常相似,或者说与人的濒临死亡时的体验非常相似。
(靖王墓墓道入口)
线索四:阡陌如墓间小路
“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渔夫到了桃花源,发现村容整洁,井井有条,村里纵横的小路连接到了每家门口。“阡陌”这个词,在古代也经常指通往坟墓的小路。整齐划一的屋舍似乎是一排排整齐的墓穴。
线索五:衣着与时间不符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句话与后面的
“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相矛盾。这些人自称是秦朝时逃到这里来的,而且再也没有出去过,与外界隔绝,但他们的穿着却跟外面的世人一样。秦朝到东晋末年,中间间隔了600多年,服饰差别非常大。这些人不与外界交流,不知有汉朝和魏晋,即便衣服是自己编织的,不可能和现在的世人一模一样。因而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人穿的,其实是外面的人烧给他们的。
线索六:每家都有酒有肉似祭品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在东晋那个时代,天灾人祸,兵荒马乱,饿殍遍野,老百姓能吃饱已经不错了,哪里来的粮食酿酒?而桃花源里却家家有酒有肉,这些东西哪里来的呢?合理的解释是这些东西是外面的人给他们供奉的珍贵的祭品。
线索七:隐逸几百年而不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村民自秦朝就来到了这个地方,而此时是东晋末年,中间相隔了600年,这要经过祖祖辈辈不知好几代人,而他们却还是来时的人,竟然都如来时模样,而且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连现在所处的朝代也不知道。那么,疑问来了,他们怎么会活那么久?既然渔夫可以进出,他们为什么不出去看看呢?几百年都与世隔绝,一点都不与外界交流,是不可能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已经死了,活着只是他们的幻觉而已。
线索八: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渔夫回去时,村民交待不要给外人说,但渔夫不讲诚信,回去时一路上做了标记,然后将所见报告了太守,太守赶忙派人随渔夫来找,但那条通往桃花源的路却找不到了。说明那些亡灵见渔夫食言,怕外人打扰,于是消失不见了。
线索九:刘子骥之死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刘子骥是一代名士,听说此事后,欣然前往寻找,结果中途病死。为什么美好的世外桃源,来寻找它的人却会死呢?或许这是亡灵给外人的警告,又或许是刘子骥在墓地感染瘟疫而死。总之,可能死后才会找到桃花源。
(杂草丛生的乱坟堆)
那么,既然桃花源其实不是人间乐土,而是死后的世界。那生活在桃花源里的人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呢?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死于秦朝
秦朝战乱时,一群老百姓携家带口躲入山林,但依然被发现,他们遭到的命运是被劫掠一空,然后杀光了全部的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至于何人所为,难以说清了。
全村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以为自己都还活着,其实早已在秦朝战乱中惨死。于是,他们的时间就一直定格在秦朝。渔夫误入他们的亡灵世界,跟他们讲到晋朝的事,他们完全不知,可能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更恐怖的是,隐士刘子骥去寻找桃花源,结果就突然病死,显然这个惊天的秘密不许外人知道,他只能被灭口,此事再无人问津。
东晋渔夫误入的不是桃花源,而是一堆堆坟岗。这些秦时从北方逃避战火而来的人,随着秦灭六国,最终惨死异乡。枉死之人会产生强烈的怨念,他们的怨念就是希望有个像桃花源一样的宁静之处,让他们归隐起来,过安稳日子。
或许,那个桃花源是渔夫在濒死中看到的画面。很可能渔船触礁遇难,渔夫在这个曾经发生过骇人惨剧的地方差点濒死。“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是濒死前会看到的画面,不远的地方,有个亮光在指引着他,很可能渔夫也正迈向死亡。之后,他才能得以看到这些怨念所形成的具象化的美好的生活场景。枉死的人以为自己还活着,这在好多电影中都有这种表现手法,如《灵异航班》《小岛惊魂》等。
桃花源中已死的难民还以为自己活着,因而他们无法与正常的世界交流。不是他们不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而是阴阳两隔,实在出不去。用酒肉招待渔夫,这一切都是幻觉。当他们与渔夫交谈,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而渔夫可能又从濒死中缓过来了,才得以告别那个亡灵世界,而在渔夫要离开之时,这些亡灵告诫他“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二,死于当下的东晋
东晋在江南建国,而此时的北方,四分五裂,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混战,纷纷建国称王,不断有国家建立和灭亡。于是,中原百姓成群结伙,选择南下避难,逃进南方的深山老林建立家园,而其中发展得比较大的村落,会选出首领,挑选精壮男子组成私人武装,而这些村落,最后的命运是要么被朝廷招安,要么被武装灭掉,要么被土匪劫掠。
而且,东晋到南方建立政权,其实是没有实权的,既无军队,又无钱粮,也缺乏人才。于是,东晋的皇帝只能依靠士族门第。而这些士族贵族,也往往发展自己的力量,不愿意过多地帮助东晋政权。皇帝从贵族手里得不到钱粮人力,于是加大对佃民征求的徭役赋税。据历史记载,当时很多贫民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入“蛮”,躲入山林,成了山民。
而渔夫呢,驾船“缘溪行”,渔夫钓鱼不往水阔的地方去,为什么要沿着小溪逆流而上,去往深山老林呢?很可能,渔夫发觉了此地有逃难的难民聚集于此的痕迹,他去探寻他们,为的是得到朝廷的奖赏。当时,对于逃户,如若发现,朝廷是会悬赏的。
渔夫发现了这个难民的聚落后,村民轮流请他到家里吃饭,实际上为了打探虚实,看渔夫是不是官府派来的探子。过了几天,发现没什么动静,于是村民才把他放还了,临走时警告渔夫:“这事不要给外人说!”渔夫一离开,马上打起了歪主意,他一路做了标记,并迅速将此事报告太守。太守马上就派人出发寻找,真实的情况不是文章所说的他们迷路了,很可能是,渔夫引着士兵返回了桃花源,并把桃花源洗劫一空,桃花源村民反抗,下场是全村被屠杀。迷路的说法、美丽的桃花乐园只是为了掩人耳目。而南阳刘子骥最后其实也找到了桃花源,但他看到的并不是美好的人间乐土,而是尸骨遍地的人间惨剧。刘子骥因此惊吓过度,不久病死。此后,这里被掩埋一空,从此再也无人问起桃花源的事情。
其实,无论桃花源中的死难者究竟死于何时,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实质,不是为了塑造一个理想的、美好的人间乐园,而是在影射苦难、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大量百姓为躲避战乱、饥荒和赋税徭役,躲入地下生活,可他们最终还是被剿灭,一个个惨死。战乱中的百姓,被遗忘,被践踏,没人知道他们是谁,他们的故事无人问津,只有通过幻觉般的寓言故事来隐约告知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