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剧大师的另一面,“单刀叫天”谭鑫培
清末民初的名伶谭鑫培,其父谭志道,唱老旦,嗓音脆亮,有“叫天”(一种鸟)之称,世人皆知。但谭鑫培被誉为“单刀叫天”,却是鲜为人知。说起来很有趣。
谭鑫培从十一岁起入金奎科班学艺,学的老生和武生,崭露头角。他十五岁出科,随父亲在京城“广和成”搭班演戏。后来他嗓子“倒仓”,有一次演《银空山》,唱“自从盘古开天地”那一段,第一句就哑得唱不出声来,招来了满堂倒彩,对他打击很大。无奈,谭鑫培只好不唱老生了,只演武戏。不久,他结婚有了孩子,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舞台上的失意(不能唱文戏了)和生活中的窘迫,逼着他另谋生路。于是,他去北京郊区和河北一带农村,开始了一段闯荡江湖的卖艺生涯,这就是俗称的“跑野台子”。
到乡下风餐露宿,奔波劳顿,但也没有停止练功。有时遇到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他还去请教问艺。谭鑫培能耍一手“六合力”就是一位少林寺高僧传授的。他演《秦琼卖马》时耍的拳,则是从一种叫“拦马橛”的套路中演化出来的。到此时,他的武功越来越精,早已超出了在舞台上花拳绣腿的水平。在搭不上班子的时候,就有人请谭鑫培当保镖或看家护院。他在京东河北省丰润县史家,就一面看家护院,一面和同伴们研习武艺,遇到强盗夜袭,他凭着“六合刀法”,勇挫群敌,名声大振。黑道上的朋友都知道有个武艺不凡的“单刀叫天”。
有一次,他在京东苏州把看守皇家陵墓(东陵)的士兵打死了,世人大为震惊。那天,他和同伴们刚在遵化演完戏,徒步赶往蓟州,夜间露宿东陵,受到东陵士兵的粗暴驱赶。当时,谭鑫培又困又饿,火气冲天,和守陵士兵吵了起来。士兵们怎把这个穷戏子放在眼里,他们边骂边动起手来。然而,他们根本不是谭鑫培的对手,被火气冲天的谭鑫培三拳两脚,其中一个就被打得一命呜呼了。
这下子可闯下了大祸,守陵大臣发下紧急公文缉捕。这时,谭鑫培已逃回遵化,得到遵化知州的庇护。这个知州是谭鑫培的忠实戏迷。谭鑫培之父谭志道又在京城央求三庆戏班大老板程长庚出面,烦请内务大臣从中周旋。经过上下两方面疏通,一场大祸才得以平息。此后,谭鑫培又悄然潜回京城,重操旧业,搭班演戏。
谭鑫培《定军山》
由于谭鑫培武功不凡,演起武戏来令人叫绝。他主演《恶虎符》,扮黄天霸,立于舞台中心,另有四人分立四个台角,逐个将酒坛掷来,他不用接,而是全靠肩、肘、膝、足来接应,从容不迫,准确地将酒坛顶回对方手中,观众称“酒坛打出手”。演《打棍出箱》时,他用右脚一踢,鞋子飞入空中,人随之跌坐台上,而那只鞋恰恰落在他的头上。在《定军山》、《战太平》、《战蒲关》一类的武老生应工的戏里,他舞出的刀花、枪花及反手接剑等绝技,勇中有美,险而又稳,又用上了他早年习武的功夫。
后来,谭鑫培到了京城,初时习武生,不久改唱老生,师事程长庚,艺名“小叫天”。光绪十六年被清廷选入升平署,任“内廷供奉”,受到慈禧赏识,赐四品服,专为皇家演戏。
当年,慈禧恣意享乐,沉溺声歌,她身边有一个专为她传唤“供奉”进宫演戏的小太监。有一天,这个小太监看到大总管李莲英系着一条花色美观的“凉带”,得知是谭从宫外代为购买的,便托谭也代买一条。谭因忙于戏事,竟将小太监之托忘在脑后。小太监见谭未给买来,便不露声色,私忖给谭小鞋穿。不久,有一天慈禧说想看谭的戏,小太监便趁机进言:“老佛爷,听说谭老板编了出新戏,叫《盗魂铃》,里边加了好多新花样,他演猪八戒,又唱又做,可有意思啦!”慈禧听后,当即叫小太监传她旨意,让谭两天之后进宫演《盗魂铃》。
谭鑫培接到宫里传讯,顿时发起愁来:《盗魂铃》是一出丑角应工戏,戏中猪八戒、狮子精都有一套“打出手”的绝活儿,自己向来演老生,从未演过猪八戒。可是老佛爷懿旨已下,看来不会演也得演。他苦苦思忖一个晚上,最后决心以自己唱老生的优势,在猪八戒探路化斋的戏上下功夫。
进宫演出时,他将著名老生唱段和自己所创新腔连缀一起,并把各派唱腔的音调韵味学得惟妙惟肖。为此,使慈禧听得眉开眼笑,连连夸好,最后还让小太监赏了银子。小太监欲害谭鑫培结果反而成全了谭鑫培,谭靠自己扎实的老生功底躲过了这一劫,从此,这戏的演出遂开了老生饰演猪八戒的先河。
谭鑫培 饰 诸葛亮
后来,流传开去的《盗魂铃》是谭鑫培熔文武于一炉、集唱做于一体的代表作,经常在社会上作营业戏演出,成了谭派的保留剧目。
谭鑫培由于出色的表演,自创新声,独成一派,与同时代的四喜班的孙菊仙、春台班的汪桂芬鼎足而立,遂被称为“老生后三杰”,或“后三鼎甲”。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孙菊仙移家上海,汪桂芬笃信佛教,谭在北京京剧舞台上遂独享盛名。当时京师有谚语 :“有匾皆垿书,无腔不学谭。”说明了谭派唱腔影响之大。
一代国学大师、康梁变法主将梁启超曾有诗赞曰:
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
如今老矣偶玩世,尚有俊响吹尘埃。
艺尔蒲风晚来急,五湖深处寄烟笠。
何限人间买绣人,枉向场中费歌泣。
选自:周简段《梨园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