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个回答
谢邀。曾经在相关投资机构呆过,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我个人是比较看好中国动画的未来水准,但却不看好它的市场空间。换言之,中国动画将会做得很好,但留给中国动画制作人的生存空间却不再有美日当年崛起的时候那么大了。
我看好中国动画的未来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技术的无限趋近和超越。 如今中国动画顶尖的技术水平实际上已经和美日差距不大了。2D动画不用说,日本很多动画甚至都是中国代工的。中国在这方面主要缺的是好的原画师人才,相信随着市场的繁荣也会慢慢补足。日本的2D动画在技术上基本也走到头了,好多剧集因为赶工还会出现各种崩坏场面。2D动画的高成本多来自于人工费用和时间成本,一旦监督没做好,很容易亏损。由于目前动漫变现的渠道除了周边产品、游戏之外,主要是大电影赚票房,因此估计3D动画可能更具生存能力(我猜有不少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主要是为了看特效的,其他的等盗版在电脑上看就好)。而3D动画比较考验科技水准,也是中国和美、日有一些差距的地方。但根据业内人士所说,中国3D动画的水准和美日基本属于第一梯队,所谓的差距也只是第一梯队内部之间的差距。我们也看到,《大圣归来》、《小门神》实现了许多如梦如幻的效果,说明中国做出好动画是完全够格的。
2、IP的繁荣和产业链的成熟。 近两年IP真是热过头了,各种改编作层出不穷,什么样奇葩的IP都能上影院上电视。这一热潮催生的作品虽然很大程度上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却在客观上促进了产业链的逐渐成熟。掌握IP资源的平台诸如阅文集团、有妖气等等,通过自身或傍大款等方式打通了一条龙服务,上游的作者们画漫画写小说提供内容,中游的动画公司负责制作,腾讯、阿里、乐视等土豪们负责推广运营赚钱。至少在现阶段,一个作者能提供好的内容,并且为好多人追捧,是不会愁钱了,未来出一个青山刚昌、尾田荣一郎这样的人物也或未可知。而那些靠政府补贴度日的粗制滥造的动画公司可以统统去死了。P.S. 其实国漫和部分网络小说还是不错的,不比日本漫画和轻小说差,缺的只是一个成熟的运营商。
3、互联网的兴起,下游渠道的开放。 以往动画要播放,只能上电视。但动画生产几十万分钟,能放的全国性电视台却只有那么点,尤其是收视率高的也就那么两三家,更不用说还抢不到黄金时段了。这便造成电视台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动画基本都是赔本卖给电视台的,只愿着政府多补贴点,万一火了能靠周边圈点钱。现在电视台在逐渐被互联网视频取代,反正我周边的朋友基本都只用电脑看节目了。电视台本身在竞争压力之下也变成了一个优质内容输出方,而不是原来的霸道渠道商了。互联网的一大好处就是没什么时段之类的限制,想上就上。动画公司和视频网站签的协议虽然在金钱上虽然还是挺亏的,但两方合作多过一方压倒,而且容易火啊。
4、用户付费习惯的形成。 这一点是承接上一点的。个人觉得我们这一代消费者付费意识在逐渐形成。包括最近很火的《太子妃升职记》就让好多人充了乐视会员。此前网剧版《盗墓笔记》投资成本6000万人民币左右,因为此剧新增会员260万人,以每人每月20元会费计算,就收回了5200万元(其中也许有不少是为了导流自己掏的腰包),加点广告,再做点开发,这生意值啊。
5、观念的转变和审查缺口。 中国动画发展不起来的很大原因是老一辈人的观念作祟。他们总觉得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而他们也决定了小孩子看什么动画。市场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做的也都是低龄向的动画。诚然,这也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却使得动画这门艺术始终无法进入主流视野。很多人说广电总局审查什么的。其实人家作为官员也不想管那么多事,无非是有人举报罢了。有很多人投诉举报,他们也不得不做出点姿态来。如今观念在转变,至少我觉得80后、90后都是非常接纳动画的。另外大家明显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的动画什么题材都有,并没有得到什么限制。但政策风险谁也说不准。而互联网这块主要归文化部监管,大家以后别骂错人了,广电总局表示我才不背这黑锅。
至于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我就对比日本开一下脑洞。
日本漫画鼻祖手冢治虫先生曾经在80年代对日本动漫发展史做过如下总结(以下是复制粘贴的):
-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 “玩具时代” ,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 第二阶段: “清除时代” ,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 第三阶段: “点心时代“ ,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 第四阶段: “主食时代” ,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 “空气时代” ,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记号时代” ,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而日本整体的动漫历史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 战后二十年, 探索期 ,经济百废待兴,蒸蒸日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积极昂扬的形象;
- 70年代, 星辰大海期 ,由于经济地位的崛起,日本开始着眼于世界、宇宙等命题,代表作:《宇宙战舰》、《超时空要塞》;
- 80年代, 无脑热血期 ,日本经济最后的辉煌年代,狂热的泡沫蔓延,代表作品:《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龙珠》,热血型斗殴是王道;
- 90年代, 终极思考期/神神叨叨期 ,90年代,泡沫破灭,日本陷入失落的二十年。人们的生活一落千丈,年轻人迷惘无措。代表作品:《EVA》、《攻壳机动队》,阴郁的现实,沉重的话题;
- 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重燃热血期 ,GDP增长缓慢爬坡,有一点希望。代表作品:三大民工漫《火影忍者》、《死神》、《海贼王》;
- 现在这几年, 宅男是王道期 ,代表作呈现两个极端:一类是轻小说改编或卖肉番,H满满,符合宅男口味;另一类是重现阴郁思考范儿,剧情多以二元对立为主,主角通常是二元交杂的矛盾体,譬如近几年红极一时的《进击的巨人》、《东京食尸鬼》、《寄生兽》(这个其实很早就有漫画了)等。
如果中国和日本走的路子类似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大致处于的是点心时代和星辰大海期(虽然中国动画曾经辉煌过,但实际上还是从21世纪重新起步的)。即观念刚刚有点开放,80后在逐渐掌握话语权,经济增长虽然开始下滑,但地位举足轻重。那么未来几年内中国动画估计是这样的:
1、最近五年内,动画将以IP改编为主,玄幻、奇幻类作品大热,科幻类作品小热。 这个时期按日本的发展阶段看,理论上应该是科幻狂热期。中国好像也有一点这个苗头,比如《三体》大火,但《三体》之后似乎也没有带动科幻作品被大众接受。科幻不热,那也得有个幻想世界供消费者YY,那么只能是玄幻或者奇幻了。尽管被压抑了几千年,中国大众骨子里最喜欢的还是怪力乱神和追溯历史,也怪不得古代中国最畅销的书大多是志怪传奇了。估摸着近几年由那些玄幻网络小说和奇幻类漫画改编的动画最受欢迎。
2、长篇连载动画很难崛起,以中短篇动画为主。 市场比较短视,而长篇作品除非有强力IP的支持,否则需要长达七八年的培育才有可能崛起。今时不同往日,互联网使得人们娱乐的节奏也变得短平快。破碎化的时间很难支持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有信心啃下如《海贼王》这般的巨作,而孩子们要么被喜羊羊们吸引要么就是被过去的长篇动画占据视野(而且这些老长篇们已经多到足够充斥他们的童年时光了)。《秦时明月》系列熬了好多年才熬出头,我不太相信未来还有能容忍熬这么多年的投资者。近年来日本动画的衰落路线也印证了这一现象。《死神》动画完结,《火影忍者》完结,两者貌似均后继无人。倒是中短篇类的,一季长度大约十几话到二十几话的作品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譬如《刀剑神域》、《进击的巨人》等。
3、原创IP的动画公司还是学不会讲故事。 这个真不是黑,我们国家不仅仅是动画人不会讲故事,电影人不知道为什么也越来越不会讲故事了。其实讲故事是个很难的事情。哪怕这故事很简单,能讲出好莱坞的刺激感也是需要本事的。优秀的编剧、导演人才奇缺啊。不知道《小门神》最终票房会怎样,似乎有点危险,感觉它也主要是败在了故事和题材上。从商业化角度看,受人欢迎的选题(如奇幻,能加很多duang duang特效的)、感官刺激元素(打打杀杀、卿卿我我)、完整严密的故事逻辑(不要有硬伤,结构要统一,节奏要张弛有度)等等都是缺一不可的。
我不看好动画制作这一产业链中游的生存空间,是因为动画等文化内容本质上是靠粉丝经济支撑的消费品。在现有产业链下,动画制作公司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上有内容提供方,就像服装业的品牌商,攫取了大量利润,下游的粉丝钱自己也收不太到。动画制作公司就像一个大乙方,以亏损居多,在日本亦如是。自创IP的动画制作公司如果成功,那么当然很好,但前期投入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实在太过庞大,没有几家投资机构消耗得起、等得起,《大圣归来》还经历过几次撤资呢。如果失败,则是很惨。
我们要向那些搞动画制作的人致敬,他们真的是全凭着满腔热血和对动画的热爱一路支撑自己走下来的。没有他们的血汗,我们怎么可能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优哉游哉地看到那么多作品?如果以后有付费的话题作品,大家就多多支持吧,也算为未来能看到更好的作品积攒一点自己的努力。
好像有点离题了。就说这么多。如果觉得说的不错,点个赞吧,错了就在评论里批评批评我~
中国的动画业,现在顶多是个“未婚先有子”的状态。
在一切还没有开始成熟到结婚的地步,就未婚同居了。接着怀孕,然后出来一些营养不良的婴儿。看整个动画业的产量很可观,可以在国际上排名。但是对于少生优生的计划,早已经被人们抛在了脑后。
未婚就是前期策划的短路,以及不完整。在一个好的剧本还没有完全成形时,中期就已经开始制作了。而真正运用到前期创意和构思的时间,少的可以让你早泄。大部分时间用在中期的制作中,然后不断出错,不断修改。最后的结果是:要不整部戏不够完整,要不整个剧组消失了,更不用谈片子是否生产的出来。
对于大环境的策略,就是尽量避孕,尽量保护这些已经受伤的心灵。其实真正让他们受伤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外界给他们带来的任何压力。影响整个动画片搁浅的,以及没有按时生产出来的结果,都是剧组本身。一个从事专业的群体,连动画片的前期需要足够的时间创作,难道都不知道。还口口声声称自己为专业的团队。
人都是这样的。很少在自己的身上看到错误,却非常喜欢推卸责任。把一切责任完全推在中国的投资商上,说投的资金不够多,却总是强调大回报。其实整体都有问题。投资商不一定都了解动画片的制作,但是制作动画的人群,也并没有贴切的为投资商的利益去考虑。
要是一部动画片赔了,那么投资商的钱就不是钱吗?他们挣到的钱就可以随便去糟蹋?
对于动画制作人方面,大家考虑更多的都是怎么做片子,从来不站在整体的利益上强调统一。彼此的思想是分开的,投资商不考虑制作的难度,制作人不考虑影片的回报。
导致在中国,商业和艺术完全分开。而在真正意义上,我想应该是商业来成就艺术,艺术来推动商业。
只是中国的一些动画公司。一些自认为是大师的人,都是从总经理一直兼职到总监制、总导演等等。可能这个人只了解市场,只知道动画的基本制作流程。然后在他的带领下,做出来的动画片就是商业动画片。
而一些自称是搞艺术的,传说受过多年良好的美术教育。完全不明白动画片的市场是什么?全然拿自己的主观创作来制作动画片。做出来的成品,很少有可看性,更有让人看不懂的。有人把这种影片叫做艺术动画片。
动画片本来就是一种娱乐艺术。而有些英雄式的人物,刚开始搞动画,就说要为了中国动画而死,直到死了为止。我想中国的动画片,需要的不是亡命之徒。而是真正潜心去研究这门学科的仁者和智者。
那么又是什么促使这些不完全懂得动画片是什么的人,只因为有钱就可以去剧组里担当监制和导演的?
也许是名和利?而对于名和利,完全是一种无知的追求。就像一部片子完成,大家只是把视点放在导演身上,而那些为了这样一部动画片付出的其他人,在无形中被忽略掉了。他们同样为了影片付出,为什么就可以把他们埋没掉?
这样就使的好多总经理级别的人,一开始就把这些职位,即使是自己不会的,也要全部担任着。导致大部分的动画片给人形成了低幼的概念。也许他们的水平仅仅能停留在少年儿童的档次上。造成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一度埋没在基层,发挥不出来自己的优势。
最终这些有能力的人被迫离开,致使公司不断的在培养新生力量。而在社会中,那些被埋没的人,继续被埋没。他们人单力薄,无法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就把自己的能力,完全给予国外做加工片。结果片子生产出来,没有他们的名字,却成就了国外一代一代所谓的大师。
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扶持中国的动画行业。只是拨下来的经费,有些基本没有落实到制作一线上的动画制作人手里。而这个接受到国家支助的动画公司却伤痕累累,甚至面临倒闭。动画片随之流产,无声的搁浅在沙滩上面。倒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等一些负责人,都从一个穷小子,在一年以后买了别墅,有了小车,随后结婚。连这个多年前一直难以面对的单身问题,都可以这么容易解决。
即使一直是这样,我们的媒体和企业自己,还是乐此不疲的在大宣口号:我们要做中国的“迪士尼”,我们要做中国的“皮克斯”,甚至我们要做中国动画界的“航空母舰”。
那么我们中国的动画到底还有什么?是否还有一群要称霸中国动画产业的动画之父,一群追在流行性感冒动画后面争做二房的钱辈,一群N年没有创作新作品,自称动画界泰斗的半老徐娘。
也许中国动画的发展,需要一些媒体和机构的炒作。但是,我们更需要一些真的勇士站出来,给我们的发展方向拼出一条崭新的路子。不管明天我们模仿欧美日韩的作品有多像,也仅仅只能滥竽充数到一个最佳技术奖,或者安慰性的优秀奖。
也许我们还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不仅仅加入新的元素,不仅仅保留传统的经典,而要发掘出更有价值、更能证明中国动画的优势来。新的元素很可能是山寨的,经典的很可能是将来会放在箱子最下面的珍藏品,那么更好的作品依然需要我们自己去创作,去用心完成。
常光希老师也说:我国的技术在近几年越来越好了,并不缺少视觉的冲击力,但是里面的感情却是相当的贫乏。
我们中国人也不是没有感情的,为什么硬是拍不出让人感觉有看点有情操的太多作品呢?弄得创作的题材不是幻想未来世界,就是大的不能再大的课题。这些基本离开了我们的生活,脱节了我们熟悉的事情。而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一点一点的被自己抛弃。还要刻意去模仿国外的一些作品,那么作品里面怎么会有中国的元素呢?而往往一提到中国的元素,不是龙、太极、八卦,就是一些形式上的玩艺。难道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现在就被我们学习的肤浅到这个地步?
曾经的播种仿佛没有得到太大的收获。希望在未来的春天,我们能好好的耕耘,做些应该做的事情: 增强整个行业管理,减少行业内外乱象;在数据化、市场化的整体大环境下,时刻提醒创作者不要放弃与受众在思想上的互动;即使题材多元化,主题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也不能脱离存在于原生态生活中的核心;深入挖掘中国民族文化,少靠近一些浮躁,多接受一些知识,如果肚里没货,就只能整些花拳绣腿,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
有人说坚持是人的拐杖,可以让人成长,更可以让人远航。也有人说恒心是人的储蓄罐,可以帮人积攒下后半生的财富。有一天,你到达了终点。才发现昨天的远行,让今天的储蓄罐里攒下了无尽的辉煌。
所以我想虽然昨天的中国动画只能这样,但是今天的动画业仍然需要拥有恒心去坚持。那么明天看来,才知道艰辛的漫漫动画路,精彩原来是回味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