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今年是北京轨道交通开通线路最多的一年,2021年底北京地铁将“一口气”开通19号线一期、17号线南段、11号线西段、机场线西延、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昌平线南延(清河站)、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9条线(段),新增运营里程56.1公里已具备开通条件。经市政府批准,开通后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783公里。

记者注意到,年底开通的线路中,不仅有3条贯穿城市南北的“大动脉”,也有打通既有轨道路网断点的剩余段,更有为北京冬奥会、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的交通线。

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一处处长杨丽明介绍,目前北京地铁9条线段已具备开通条件。9条地铁线段的开通,将新增运营里程56.1公里,对完善首都交通网络、提升轨道交通出行的便捷性发挥积极作用,为首都轨道交通建设“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新增2条小站段发挥大作用

京投公司所属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路网建设,提升轨道交通的运达能力,在年度计划开通7条线段基础上,再开通昌平线南延北段(清河站)、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2条线段,新增运营里程2.5公里。

昌平线南延(清河站)连通京张高铁,将实现高铁与地铁融合。昌平线将从西二旗延伸至清河站,成为接驳京张高铁的又一条地铁线路,直接为北京冬奥会和京冀两地服务。清河站同时与既有13号线、规划中19号线支线实现换乘。清河站设于清河高铁站内,采取地铁站与高铁站“大交通、零换乘”的方式,大大提升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性和便捷性。

16号线中段(玉渊潭东门站)全长约1公里,从甘家口站至玉渊潭东门站。开通后,服务于月坛南街附近的单位、居民出行,为市民前往玉渊潭公园休闲提供了一条更加便捷的途径。同时,还将进一步提高16号线南北向重要干线的作用,推动和促进北京南北城区的发展。

2条主干线路贯通南北

即将开通的19号线、17号线等主干线路贯通南北,组成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大动脉,将进一步促进南北城协调发展。

19号线是北京中部一条贯穿南北的动脉线,也是北京首条时速达到120公里的地铁线路。今年开通的一期全长20.9公里,设10座车站,其中8座车站为换乘站,分别与2号线、6号线、10号线等骨干线路换乘,进一步提高乘客的可达性。特别是在草桥站实现与大兴机场线的换乘,为城北和金融街航空旅客提供快捷准时的“空铁”出行选择路线。该条地铁线路将以2.3公里的平均站间距形成“大站快车”“全自动驾驶”运营模式,速度提升约50%。

17号线是一条位于北京东部贯穿南北的骨干线路。今年开通的南段从十里河至亦庄站前区南,全长15.8公里,设7座车站,其中,在次渠站与亦庄线换乘、十里河站与10号线、14号线换乘。17号线是北京第一条使用时速100公里A型不锈钢车体全自动驾驶模式技术的线路,车辆选用8辆编组相较于传统的车辆,每趟车定员增加约60%,大幅提升运载能力。

打通4条剩余段畅通市民出行

今年开通的9条线路中,另一个特点是4条线路因为打通了剩余段,实现了全线开通。8号线三期剩余段、14号线剩余段、S1线剩余段、机场线西延的开通,将打通既有轨道路网断点,进一步提升地铁服务范围和质量,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条件。

8号线三期剩余段全长约4.6公里,设3座车站,其中可在王府井站与1号线实现换乘,在前门站与2号线实现换乘。随着剩余段的开通,8号线将成为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交通动脉,届时乘客可乘8号线直达前门、王府井等商业旅游区。8号线贯通运营后,不仅是北京市中轴线上的交通动脉,同时也将成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南北向骨干线路。

14号线剩余段全长约6.8公里,设5座车站。丽泽商务区站是14号线建设的最后一座车站,周边紧邻多座商务中心和大厦,是丽泽商务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届时14号线这条贯穿北京东部、南部的“L”型骨干线将贯通运行,不仅直接服务丽泽金融商务区,也方便北京南站旅客快捷出行。

S1线剩余段全长约1.2公里,设站1座,在苹果园站可与6号线换乘。开通后,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线实现全线运营。同时,对石景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大改善首都西部地区的快速交通条件,市民往来门头沟区与北京中心城区的出行时间将进一步缩短。

机场线西延全长约1.8公里,从东直门站西延至北新桥站。开通后将实现首都机场线与5号线的换乘,换乘距离仅30米,换乘时间只需1分钟,非常方便快捷。机场线西延建成以后,将大大疏解东直门站客流压力,提升首都机场线整体系统运营能力,同时有效加强首都机场线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联系,扩大首都机场线的服务范围。

首条“智慧线” 浓浓冬奥味儿

11号线西段是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轨道交通线路,同时也是北京市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线路全长约2.5公里,设4座车站,其中换乘站2座,分别在金安桥站与北京地铁6号线、S1线换乘,新首钢站将与规划R1线换乘。

11号线作为北京市第一条智慧轨道交通示范线路,以服务乘客为核心,集智慧调度、智慧运维、智慧车辆、云平台等基础设施于一体。将在地铁内新增可视化的乘客召援系统,乘客不再需要找服务台,而是就近与站务人员实现视听咨询对话。通过提供多元化票种等措施,提升轨道交通服务能力。此外,通过5G信号全覆盖、车与车联网“对话”,进一步提高线路运营效率。

服务于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11号线西段还以凸显冬奥文化,车厢内外采用蓝白两种色调,车厢内车顶的照明灯设计成了雪花绽放的造型,车门口的扶手杆设计成了冰球杆的造型,仿佛是一列穿行地下的“雪国列车”。这条新线开通后,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所有比赛场馆将全部可以乘坐地铁抵达,成为冬奥会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

30座车站”站城“一体化设计

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强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强化公共交通对城市空间优化和功能提升的引导作用,今年开通的线路、站点还强化了出入口与城市“融合”。地铁出入口尽可能融入周边建筑,形成公共交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站、城、人一体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杨丽明介绍,年底通车线(段)与周边一体化结合的共30处。即将开通的14号线剩余段五座车站中,有多座车站与周边建筑实现了一体化建设,乘客不出地面,就能直接进入附近的商业楼宇,其中丽泽商务区站与周边的丽泽soho、金唐大厦通过出口相连;西铁营站可以直接连接周边的万达广场;东管头站与中铁大厦相连接,乘客进出站将十分便捷。

11号线西段与周边地块一体化高度融合,北辛安站至新首钢站一体化建设综合利用两站一区间地下空间,形成了“鱼骨状”地下空间步行系统,与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园区地下空间相连,通过下沉庭院、景观设置,优化地下空间环境。

责任编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