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职场八卦事

所谓隔行如隔山,每行都有每行的专业术语、黑话,开会、对话、写方案,道行深不深、逼格高不高就看能用多少专业名词和缩写了,尤其是这互联网职场。与同行交流,不明白几个互联网术语,不说闹笑话,不认识几个名词你真的不容易在这行混下去。

最近调侃各大厂员工的段子比较多,笔者也综合编辑了几段,先给大家乐呵乐呵。

面试官: 如果要在简历上写“我换了一个灯泡”,大家会怎么写?

字节跳动员工: 在没有造成成本超支以及安全事故的前提下,自己独立成功管理了环境照明系统的升级与安装,并获得宝贵的经验。

阿里员工: 我联合硬件排查部门、采购部门、电力工程部门等等,结合这些资源。我快速找到了问题根结,推动各个部门协同合作,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之下,最后成功和圆满的解决了问题。最后,我也总结出了一套流程,打造出了一个新系统,该系统可用于自动检测类似问题。一旦被系统发现问题,系统将自动下发指令给最精准的业务部分,自动完成整个工程,解决问题。该系统不但节省了资源,还节省了人力。以前需要多人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1个人即可完成失去光明的时间,由以前的一个月,缩短到了1小时,在线时间达到99.99%。

网易员工: 我觉得这个事的难点在于理解整个电力系统架构,并准确找到开关,在尽可能减少业务损失情况下更换受损业务的模块。顺便,我觉得可以优化成热更流程,在不关开关情况下换,但要非常小心,操作要干净快速。

百度员工: 为保障大家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克服艰难亲自为大家换了办公室灯泡。

小米员工: 参与楼宇照明系统的前期采购、中期落实。后期测试全流程项目经验;项目平稳落地,完全达到客户需求;

京东员工: 负责办公室照明系统。

苏宁员工: 重现光明。

移动员工: 后面紧着造成的后果,业绩、成绩、亮点,以及过程中的困难。

腾讯员工: 我参与了公司的《爱是一道光》项目,前期独立完成整体架构搭建,后期与团队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

拼多多员工: 一次公司光明项目出现故障,严重影响到部分员工正常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短期项目外包或找供应商技术专家处理已经不可能,在紧要关头,我临危受命,打开手机手电筒,切到备用光明系统,保障同事业务可持续运转,然后用斜架式人力做工可升降装置,到达故障点。

携程员工: 通过系统的分析与加班筛查,最终找到环境照明系统的故障。并在个人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对照明系统升级,并升级了作业维护指导。在此次危机中成功突击解决问题,获得了领导非正式书面嘉奖。

360员工: 发生事故后,整个项目开始陷入茫然无序状态,团队面临整体恐慌,于是我另辟蹊径,从战略高度着手,在排查影响项目进行的关键阻碍点后,成功带领团队成员脱离至暗时期,也给所有成员带来光明,最终,成功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美团员工: 独立负责了“智能照明”项目,在独立承担流程的设计以及项目管理工作,以及系统上线后,保证了10000小时0差错运行。

趣头条员工: 学习了电灯的基础设计原理,也学习了电路相关知识,为未来排除隐患积累了经验,在更换灯泡后,理论上可保障安全运营10000小时,无故障。

好未来员工: 发现的问题是环境不能给人积极的气氛,人效比两个月前至少降低了30%,通过数据分析,在同等条件下,灯光的影响对人效的影响最大,通过对照明系统的优化,提升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人效60%。

搜狐员工:独立承担照明系统的升级,排查原有系统故障,替换原有关键部件,顺利实现系统平滑升级,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光明。

滴滴员工: 排除整个线路问题定位出灯泡问题,反复测试选出合适功率的灯泡安装成功。

后厂村程序员:

1.讲解电灯发明的历史:理论基础

2.讲解电灯的分类以及优缺点:选型

3.讲解之前灯的缺点:替换的必要性

4.讲解如何在不断电,并且不灭灯的情况下换灯:无损切换

5.讲解换灯后的优点:收益

6.讲解如何将这套方法推广到各个系统:方法论

听完上面的故事,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但笑过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如今的职场现象。

再给大家列举一些互联网职场上常用的术语!

壁垒: 这事儿做不成,得靠产品经理指点才有救

发力: 投钱

精细化: 加人

闭环: 做PPT时画个圈儿

布局: 画饼画大点

商业模式: 赚钱方式

联动: 一个事儿带好几个部门

打法: 方法,这事儿得花钱花资源

场景: 小学生作文三要素

痛点: 咋让用户上瘾

落地: PPT写好了,怎么实现我不知道

聚焦: 活儿多人少这个你不用干了

方法论: 某个流程的技巧总结

对齐: 就是大家一起把问题方案确认一下,重在确认

对焦: 就是问题方案还不清晰,需要进行讨论对焦,重在讨论,产出方案

透传: 就是上游的东西直接给下游

用户画像: 用户信息的标签化

受众: 产品面向的对象

助力: 帮助别人

更新/迭代: 指产品根据环境改变,不断地升级来优化产品性能。

矩阵: 能有的我都要有

拉齐: 拉平,省的麻烦,上面又有意见。

聚焦: 视线、注意力、产品集中于一点

颗粒度: 这个术语的意思是为了清晰而工作。从基础而言,颗粒度=颗粒+清晰度。

分发: 一个一个地发,比如各大应用,各个自媒体平台

支撑: 支持某个功能或者产品不崩溃,或者几个组相互支持,产品支持。

解法: 对问题的解答方法,通过辩论或推理而得出答案。

分层: 笔者的理解是为了技术去耦合

链路: 链路层,技术术语

强化认知: 提高自己对事的认知感

挖掘: 数据挖掘、用户挖掘

完善逻辑: ppt或日报陈述出来的事件成为合乎逻辑、可以理解。

话术: 怎么用极好听的话来骗人,重点是还不违法

跟进: 换个人继续

细分: 把人群画像

格局: 认知的程度

去中心化: 任何人都是中心,不强制

结果导向: 只要结果,不管你过程

接地气: 接触底层的普通生活

维度: 思维角度

还有更多术语词,笔者在这也只是选择了一些经常在互联网职场上会听到的给大家解释了一些。 最后,笔者也要提醒各位,比起熟练掌握互联网各种新词,把事情做好、做实在才能免于让话术仅仅沦为噱头。

课程咨询 | 在职学习 | HR交流群 | 转载授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