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降临》(Arrival) 影评
Arrival——降临,是回忆,还是未来?是重生,还是新生?
机会偶然,在欧洲观看了这部集科幻,人性挖掘和语言学探究于一体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群超越人类认知的外星人降临地球,首先在视觉上有冲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黑色而庞大的外星飞船,分别散落于世界八个不同的地区,不仅可以改变地心引力的大小,且可以改变重力的方向,当这一庞然大物出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开始用现有科技探寻其中的原委。在巨大无比飞船的映衬下,人类似乎显得有些渺小和笨拙,现有科技在外星生物面前变得复杂且繁琐。故事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即”Why are they here?“这一问题,也是语言学的Phd——女主角Louise和所有观众从始至终都在探寻的问题。它们为什么会来?来的目的又是什么?
故事的第一次转折,应该是当女主角Louise用题板写下“HUMAN”字样,并用手指着自己的时候,这与外星生物进行了第一次沟通。但其实令我不解且好奇的是,为什么我们会默认外星生物之间存在语言,用来沟通的为何依然是文字或符号形式。总觉得脱离不了人类的既定概念——交流需要语言和文字。
按照故事继续往下发展,人类逐渐破解每一个字符后面的含义,并学会与外星生物进行沟通,随之而来第二个转折,每当Louise和外星生物进行接触,便会拥有看见未来的能力。在她的未来世界里,她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儿,但女儿最后因病死去,丈夫也离她而去。每一次接触,都会把她带去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些点逐渐连成线,让她第一次有了对未来的构画。
第三次转折,回到了最初的问题,它们为什么会来?影片中通过分析文字和语言,得出了一个相对贴近的答案——提供武器。这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武器”也许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武器,只是一个模糊的解释,只是人类在现有文字中,可找出的替代品。所以这突如其来的分析,使得全世界在同一时间陷入恐慌。而事实上,外星生物并没有提供任何实物,唯独“时间”。时间,是一个极度抽象的词,它们给了Louise未来的时间,让她在恍惚中看见了自己的命运。所以,“use weapon”,是否可以理解为“foresee future”(预知未来)。
换个角度想,外星生物与人类沟通用的并非什么难解的语言和文字亦或符号,而是时间,也许人类与它们根本不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每一次接触才创造了进入同一时间空间的机会和可能。
故事里的唯一一条情感线,是在这次行动中Louise和男主角Ian Donney(Jeremy Renny饰演)生出的爱情的火花。影片在结尾揭示,所有穿插的片段,均来自于未来而并非回忆,女主角在未来与Ian结婚,并生子,但当Louise告知Ian女儿终究会因病去世的消息时,Ian由于接受不了现实离开了她。一切来的那么突然又那么情理之中。这些结果,早在多少年前,Louise就已经预知。也许令观众感动的点在于:即便Louise看见了未来,即便命运那么不尽如人意,她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和Ian在一起。她选择了尊重未来。
抛开剧情,整个影片的视觉效果还是给观众带来了不小的感官体验。但实际对于外星生物的想象和构画始终未曾脱离我们传统的认知,依然是基于人类的形象。外星生物的形象永远是超前的,科技永远是在我们之上的,永远是神秘的,永远是来自未来的。
影片中很出乎我意料的是加入了大量与中国有关的事件和信息。虽然剧情的走向我们并不是正方,但不得不说,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真的在提升。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真的开始变的不能忽视。中国元素的加入,尤其是大量海上军舰的镜头,是在告诉世人,中国真的强大了。
回到结尾,如果你是Louise,当你也能看见未来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尊重未来,还是试图改变什么。或者说,你怎么学着去接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