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团演砸了,到底跟指挥有没有关系?
指挥——一个神秘的角色,对于许多不太了解音乐的人来说,可能真是不太明白他们的作用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抛开那些单独的案例来说一下,乐团演砸了到底怪不怪指挥。
指挥——站在乐团前面挥舞的人。
普通观众对乐团指挥的印象主要有:台上唯一一个除了鞠躬之外,全程只让我看背影的人;拿根棒子不知道在瞎比划啥;莫名地自嗨,有时会蹦!起!来!时而上场,时而下场,不知道在忙什么;整个人晃得好陶醉的样子... ...
那么,你有没有疑问,下面的乐手各自忙着演奏,还要看乐谱,指挥这么嗨,到底有没人在看他?
答案当然是:有!

一般来讲,一部电影如果拍的烂,大家就会骂导演,虽然大部分的导演不会出现在电影里。交响乐团演砸了,就会质疑指挥的水平,虽然指挥在演出时一声都没出……
这太正常不过,谁让他们的权力大呢!
不过客观的来讲,一场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当然不能只算在指挥一个人身上,我们是要分很多情况去看待,可以说指挥也要看运气行事了。
我们先用专业乐团为例,一个好的乐团,理所应当要有一个好的指挥。好乐团的乐手是已经具备了很多很好的音乐演奏技能,不需要指挥家在这方面下什么太多的功夫。

指挥只需要在排练的时候把他的意图和风格表明,传递给乐手,让乐手按照他的速度和特点去演奏就可以了。通常乐手们熟悉的曲目能在几次排练后就完成,即使是不太熟悉的曲目,也能在较短的磨合之后就能完成。
说白了,好乐团的乐手们就像是一堆优质的食材,只要厨师的水平全程在线,这盘菜怎么做都会好吃。不过,就算是在很好的乐团里,指挥的水平也非常的重要。要让这么多优秀的乐手听从指挥的安排,就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大家同样都是搞音乐这么多年,谁还没有点儿自己的理解呢?谁还没有几十年的音乐积累呢?谁还没点儿音乐家的小骄傲呢?所以,假使指挥的水平不高,在乐团成员面前就会很迅速的暴露出来。
乐手们有时候会故意的“测试”一下指挥的水平,比如某个乐手演错一些细节,指挥要是发现不了,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跨过乐手们挖的坑,才到指挥展现个性的时候。而且优秀的乐团、指挥和乐手们是互相学习的,指挥也能从乐团成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一个乐团,还会有首席指挥、客座指挥、常任指挥、助理指挥……厉害的指挥也不会只在一个乐团工作,都是身兼数职的,这里客座一下,那里再客座一下。

职业指挥与业余指挥的区别就是:职业指挥受到乐手们“挑战”的时候,能够迅速稳住局面,指出错误。那业余乐团的指挥,至少在音乐的大方向上要正确。
所以,人家真不是仅仅在自嗨,指挥通过面部表情、拍子的软硬及一些可能的手势来提示一段音乐的情绪。乐团演奏的成败与指挥家的技术也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