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选择是刺猬每年调查都会首要提出的问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依然排在第一名,并且遥遥领先于第二、三名的教育行业和广告传媒行业。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最近互联网大厂纷纷优化,为什么这些孩子还趋之若鹜?
这里必须认识到,我们日常看到的信息很可能只是片面的。互联网公司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各家情况各不相同,而且现在已经渗透到很多行业,在同学们心中的互联网公司比传统预期要更广泛。此外,互联网行业普遍薪酬较高,这是现状,它依然对00后年轻人有着强劲的吸引力。
同时,可以看到政府机构第一次进入了前五名,而房地产行业第一次掉出了前十名。
毕业后你的选择是什么?
今年(2021年)毕业后选择创业的人数比例从9%降到了6%,想去央企和考公务员编制的比例则上升到34%,这些变化都不让人意外。但是,还在纠结的同学从去年的15%增加到了19%,迷惘的比例增加了。“不着急,我要去Gap(休整)”的比例从去年的9%下降到3%,疫情的影响让在校同学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压力,所以很多人放弃了Gap的想法。
你为什么选择深造(考研)?
大家都感受到近三年来,考研人数不断激增,而调研显示,60.22%的同学明确表达,自己考研并不是因为醉心学术,而是想获得更高的学历,追求更好机会和更高的薪酬。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践结果来看,刺猬还是建议喜欢学术、喜欢研究的同学去读研读博,这样不仅学习会相对轻松,也更能忍耐学术的压力和枯燥,更容易做出成绩。
现在考研的比例逐年攀升,在某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全班考研的现象,这也可能会带来新的不平衡,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合理引导、适度分流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你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工作?
答案非常清晰,名企大厂依然是很多同学的首选,想去名企大厂的同学今年达到了47.4%。但是,中国3500万家企业中,名企大厂毕竟只占极少数,这就造成了明显的不均衡:有的企业收简历收到甚至要用机器筛选;但也有很多企业虽处在快速发展期,却遇到了极大的招募瓶颈。
今年愿意选择创业小型团队的比例下降到了4.43%,在目前的情况下,选择创业公司对年轻人来说成为了一个更需要勇气和考量的选择。
期望就业的城市意向?
今年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同学们对新一线城市的青睐首次超过了北上广深。
即使在2020年的时候,同学们的毕业去向还是首选北上广深,今年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疫情对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是就业观念的改变。“回到父母身边”、“新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平静生活也很好”等想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选择二三线城市的人数比例也上升得非常明显,从10%-15%上升为39.85%,这些信号都说明00后选择工作地点更务实了。在全国众多省会城市拥有分支机构的公司,在招人宣传时可以把“一线薪资、二线生活”当作一个亮点,会非常有助于吸引青年人才。
你会选择和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吗?
关于就业和专业的匹配关系,之前每年都会有很多线下数据,在疫情之前长期的数据显示,只有15%的同学坚持工作要和专业对口。但是2021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变化,明确表示要找对口工作的同学达到了28.95%。
可以看到,在00后这里会把专业这件事看得比95后或90后更重要一些,这是一个好的信号,说明高校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增加了同学们对专业的认可程度。
另一方面,“不一定要对口”的比例依然超过了50%,既然如此,建议咱们高校也可以考虑设置更开放、更多元的选修课,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选择和挖掘自己未来的职业兴趣。
他人的建议是否会影响你的求职决定?
从2020年开始,刺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应届生应招时和HR或负责人相谈甚欢,随后会表示“要跟家里商量一下”,但很多时候这一“商量”就改变了很多决定。有很多企业都在抱怨,说自己经常被“放鸽子”,但经过这次调查,我们认为这不能叫“放鸽子”,我们要意识到这是00后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做出最终的决策前,他需要和家里进行沟通,做出一个来自家庭的选择。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有将近70%的同学表示父母和他人会影响自己找工作的决定。这不能简单理解为服从,他们不会像70后、80后那样,自己背着包就下深圳闯荡了,而是更会考虑家庭的期望,也会减少冒险的冲动,这是时代的变化。
00
后如何看待工作?
你愿意接受加班么?
这应该是大家非常想了解的话题,从数据上可以看到有4%的同学激情地表示,可以接受高强度加班;也有5%的同学非常坚定地表示,不接受任何加班;但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一个相对弹性的答案:我可以接受偶尔加班。不难看出,疯狂而激情的“996时代”确实已呼啸而过了,00后更希望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决定你接受/拒绝offer的核心要素(多选题)?
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2021年“薪酬”重回核心要素排行的首位,而位居第二、第三的则分别是“医疗保障”和“带薪年假天数多”,以往排名非常靠前的“职业发展”甚至被“住房福利”和“补贴齐全”挤出了前五。
这些变化其实是体现出了一个从外在关注向内在关注的转变。对比职场前辈,00后更关注自身,具体来说就是
他们会关心公司对员工的关爱是否足够,是否能给员工足够的时间、空间和福利,
理论化来讲就是在招聘的过程中,企业的保健型因素被放大了,而包括发展、培训这类激励型因素的权重下降了。这会给未来企业招募政策和福利包设计带来转变。
你认为自己十年后的年薪会有多少?
互联网上曾有过热议:有一半的95后和00后相信自己未来年薪能达到百万。我们这里调研的结果还是比较理性的,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的年薪应该在20万-50万之间,4%的同学认为自己10年后的年薪还在10万以内,但也有16%的同学认为自己10年后的年薪会超过50万,甚至可以达到年薪百万。
我们来看一组现实中的数据,在中国,月薪超过5000,就超越了95%的国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年薪7万-9万才是职场人的中位水平;而中国真正年薪超过百万的人数,全国只有70万,所有就业人口的千分之三,终究会回到骨感的现实世界,但梦想还是要有的,而且一定有人会实现。
你与心仪的工作中间的阻隔是什么?
可以看到选项比较高的三个:第一个是履历不够丰富,其次是竞争激烈和招聘信息匮乏,相信企业家一定会认为这是应该靠你自己去努力克服的,所谓距离和阻隔,难道不是知识体系薄弱和没有努力实践吗?
这就是不同视角,00后是认为因为我履历不丰富,所以我竞争受挫,而且因为没有给我足够的信息,所以我没法拿到心仪的offer,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思考路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预计这也会是未来80后甚至90后与00后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哪种情况会触发你离职的想法?
这个数据在现实中是得到印证的,00后最在乎的其实不是金钱,而是没有晋升空间。也就是说,00后可以忍受现在的辛苦,也可以忍受对薪资暂时不是很满意,但是要给他一个通道,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进步和成就感。而且反馈是需要及时的。
面对这个结果,也许HR和企业家会有点困惑,在前面的调研中,00后在选择offer时注重社保福利,而当企业满足了00后“医疗保障”和“带薪假期”的需求,他们却会因为“职业发展瓶颈”而离职?
这就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困境,因为00后不只想要一点点,而是都想要。企业想要留住年轻人,不仅要福利好、假期多,还要提供发展空间、有企业文化、工作内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