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夜酒店特价被京东收购之后,创业形势一片大好,我也按捺不住,毅然决然说服之前在百姓网和今夜特价酒店的同事走进全民创业时代,在表面浮华、实则空洞的社群领域,为社群运营者提供一套成员管理、内部社交解决方案,想得太大,但切入点不够犀利。

这次创业谋划半年,做了自以为充分的调研后,我和在百姓网时最靠谱的搭档姜丰波、在今夜特价酒店最有潜力的黄超凡,其中我和波波分别放弃京东、百姓网大量股票自信满满地开始创业。

经过一年半各种折腾,在零成本投入营销情况下,我们 App 有了 30 万用户和不错日活,也不乏几百万粉丝公众号在使用,但离我们目标还差很远,16 年 4 月,我和合伙人决定接受“朋友印象”收购提议,这个 Deal 使我们投资人、团队成员、朋友印象、我们创始人四方都得到想要的结果、利益的保障,如果让我自己对这次交易打分,我会打 90 分。

从第一次谈到最后正式协议签署,用了不到一个月,现在想想,要感谢一下朋友印象创始人栗浩洋和魏志成及软银、腾讯等股东的支持。我们都知道,拿风险投资创业的回报方式是上市或并购,创业公司中大约有 60% 会关门,30% 处于半死不活纠结状态,剩下上市或并购在 10% 内,而最终成功上市的绝对小于 1%。既然是自己职业生涯一个阶段的结束,我也想总结一下创业和收购过程中的体验,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创业的本质需求是什么?

为了实现理想?为创造社会价值?为将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在很多杂志上能看到的一些一本正经的答案,但我认为,还有其他真实答案是:

为财富自由

为拥有 CEO 或联合创始人这个体面的 Title 和权利

就这次而言,我更偏向于 2,我合伙人更偏向 1。没有对错,我相信我们都会随创业经历丰富而产生变化。借用一个三次连环创业者的自我总结来描绘:

第一次,为追求作为 CEO 的权利和荣誉;

第二次,为自己能财富自由;

第三次,为信任我的团队都得到成功和成长;

我们需要清楚认知自己追求本质,创业无非也就是满足这个需求,如果自己并不开心,一定是本质需求没有满足,需要审视一下业务和自身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就会陷入很纠结状态,如果一直很纠结,你为什么要创业呢?

如果决定创业,做好以下情况发生的准备

很多人创业前都会说已经做好最坏准备,但当真正遇到,还是很煎熬的,好在我们熬过来了。如果你觉得以下是你无法承受的,建议不要去创业,因为八、九成都会碰到:

资金不宽裕,创始人 10 个月不拿工资,更别谈报销,出差也要自己垫;

我自己在外欠了朋友很多钱,有时几百元都周转不过来,几乎就是破产状态;

尽管公司在钱不多情况下,我们依然想办法在年底发了给团队承诺的 14 薪;

忙碌加班连续睡公司,和老婆/女友关系每况愈下;

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健身缺乏,身体越来越亚健康,总感觉很疲惫等等;

什么样的合伙人组合是合适的?

我看到很多公司合伙人最终散场,只有少数能走到最后,我们是其中之一。我们争吵过,但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波波在产品整体把控、团队管理上都有丰富经验,超凡可以把公司日常运营方面事情做得有条不紊,确保后方不乱,而我主要对外负责市场推广、融资。优秀的合伙人应该至少保证以下几点:

包容心,绝不能你死我活争权夺势;

信任,互相怀疑就别在一起干了;

分工明确,背靠背,减少互相擦屁股;

能力互补,没有 Ovelap,如果你在每一方面都强过他,他应该是下属,不是合伙人,合伙人应该做你完全干不了的活;

利益分配合理,这是个很难但最重要的事,挺多可以说的,放在之后文章里讲吧;

我们组合基本满足这 5 点,在某些点上做得还不够好,也收获了经历,下次再有机会创业,一定会尽力避免。

千万别小看商业模式

对于 2C 产品,经验不多的创业者很容易在这个问题上翻船,我们惯用借口就是:等用户量起来,再考虑商业模式。其实这只是借口,商业模式越清晰,我们就会越有信心,所以合伙人中必须有人拥有很强商业 Sense,这点上我们都比较弱,这也是我后面一段时间希望自己快速提升的地方。

如果我们仨在创业前多多思考一下商业模式,并针对各种角度把适合我们的模式都深入分析一番,看哪个最适合我们,早点推出有赢利点的相关功能,也许还可以打一把好牌。如果你公司和我之前一样,在商业模式上比较空白,千万要尽快弄清,并尽早尝试。

团队成就了公司,必须保护团队利益

团队是我们最骄傲地方,我们聚集了小米、搜狐、阿里、百姓等公司牛人,正是团队成就整个公司,在本次并购谈判中,团队利益也是我们最 care 因素,在日常中,绝不要做伤害团队的事,没有团队,你什么也不是。

我们在团队问题上犯过大错误,也正是在这方面浪费了时间,大大降低我们成功率,再回顾一下的话,对 100% 技术和产品为主的公司:

绝不要用外包;

绝不要用兼职;

绝对要在创业前就谈好核心岗位的人选,不要裸创;

外包、兼职问题不必多说,我想强调的是第三点。很多朋友认为,机会到了,天使投资也谈好,直接开干吧,再不干就晚了!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把核心团队提前确定会大大增加成功率,想想雷军为小米找的各个联合创始人,想想马云早期劝说十八罗汉的情景。

创业是马拉松,不必急于一时,即使你有幸选中大风口项目,只有光杆司令,能做啥?然后还要花大量精力看简历、求推荐、面试,何必呢?

为什么拿不到融资?

融资是一个创业者核心能力之一。

1. 不必抱怨 VC 放鸽子:

很多创业者都会遇到不靠谱 VC,我们也一样,被拖着的感觉很难受,不过本质上还是我们和项目自身问题。2015 年 6 月我们拿到顶级基金的 term,做完 DD,我们认为这个 200 万美金的 case 对该基金是个小 case,即使当时中国股市崩盘,我们还傻傻等了两个月,最后迎来另一个 GP 的回绝,负责我们的 GP 失联。

一开始我们很生气,到处和朋友说他们不靠谱,后来想明白,这是项目本身问题,我们不够强势,没有谈判筹码,凭什么要求他快速给钱?

2. 你为融资倾尽全力了么?

毫不否认地说,我没有,我没参加一场路演,没到处发 BP,基本上把熟悉投资人刷一遍,然后让熟悉的人介绍我认为会感兴趣的投资人。完全没策略可言,融资能力优秀的 CEO,应该像老虎一样把 VC 当做猎物,带领团队用 PR/推广、产品体验、优秀团队征服 VC。毫无疑问,在这点上,我做得不及格。

3. 逃避融资这件事:

公司账上还有几个月钱的时候,理论上这时我应该更焦虑,到处去融资,天天碰三、五个 VC,可那时正是春节前后几周,投资人大多还在度假,有的基金新一轮钱还没到,我觉得几乎没可能在这个阶段融到钱。

在碰了一圈壁后,我内心中已经放弃,这段时间我经常不出现在公司,有时下午两点到,也比较少和团队一起吃晚饭,经常自己一个人封闭着,常在咖啡馆待一天,假装自己在外面很忙的样子,这段时间也是最难受,最没自信的时候。这也正体现了自己的不成熟,成熟创业者应该更饥渴去融资,并且知道 VC 要什么,然后做出来,搞定 VC。因为只要还有时间,就还有机会,而我在浪费时间。

公司即将陷入纠结状态的征兆,要想想退路了

公司进入纠结状态是很难受的,绝大部分公司也死在这个阶段,如果作为创始人已经失去对自己项目的信心,那么该早点换项目,或寻找被收购机会。以下几个情况,是进入纠结状态的信号,希望大家可以跨越:

1. 作为创始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业务:

我天性乐观,当我对做的事情产生怀疑,说明这件事情一定有大的问题,在 2015 年 12 月时,我几乎内心认定这条路走不通,打算调整方向,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我已经做好最坏打算。

当创始人都不相信自己在做的事情,这公司一定做不起来,无论他通过什么手段拿到融资,大多难以逃过失败结局。

2. 核心成员开始离开;

如果拥有大量期权的早期核心成员提出离开,要么是公司管理问题,要么是他对业务也没信心。也许他不会告诉你真实原因,那么你该问清楚,并深入反思一下,早点发现是业务问题,也许可以早点掉头,机会就更多。

3. 无法增长:

我自信自己是市场、运营方面专家,我带着团队做了各种 0 投入尝试,获得 30 万用户和不错日活,但发现无论怎么折腾,用户都无法快速增长,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团队都会很怀疑我们做的事,必须要找到增长之路,强大数据增长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停滞不前,一定要从产品源头开始反思,是不是需求抓错了?是不是本身业务 base 在伪需求之上?

4. 从众多 VC 那得到不好的反馈:

无论你多努力碰了几十个或上百个 VC,总之最后没拿到钱,投资人不是傻子,他一年看几百个团队,没有投你说明他不看好你做的事情。这时应从自身角度考虑,而不要盲目自信,要经常从创业最初假设开始推理,越早找到本质原因,留给自己的时间就越多。

靠谱投资人很重要

我陆续谈过的投资人也有 100 个了,形形色色人都有,遇到过极不尊重创业者的投资人,也遇到过传说中骗炮的,还有更多是永不给答复、晾着你的,少花时间和这些不靠谱 VC 沟通,多花点时间和聪明、尊重创业者、真诚的投资人在一起交流,可以学到很多。

遇到我们投资人真挺幸运,他们有投资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秀地方:

充分信任,从不捣乱;

建议合理,为创业者考虑;

给钱仗义,度过难关;

允许我说下我们投资人,他们各有自己优缺点,就只说优点了,如果需要帮忙推荐,可以加我微信(James_wl1004):御乾天使基金苏杭,平台战略专家,刚成立独立基金;挚盈资本陶涛,传统行业经验丰富,投资决策快,不墨迹;个人天使李佳,原百姓网(已上市)联合创始人、哥大 MBA,智能硬件公司 NONDA 创始人,有话直说,犀利到位,经验丰富,视野宽广,非常仗义;

最后,提醒创业者一定注重自己 Reputation:

拥有好的 Reputation 可以得到投资人 3 次信任,不好的 Reputation 会让你失去很多机会;

本次收购中,因为“朋友印象”收购的主要是团队,我们完全可以把公司做到先清算,然后加入“朋友印象”,这样就不用管投资人回报,但我们坚定地没有做这件事,并且在谈判过程中,我们都是优先把投资人和团队利益放在我们之前。

在这样一个浮躁时代,我们看到过很多让人咋舌的事情,无论是 ceo 踢走联合创始人,还是投资人踢走创始人,或是创业者拿投资人的钱乱花,这样的事层出不穷,我坚信我们恪守原则,才能获得长远成功,一时欲望的满足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好了,以上便是自己部分经验总结,希望对其他创业者有启发,希望在路上的创业者避免陷入纠结状态,还没上路的创业者看完本文后,抑制一下创业冲动也是很好的,因为也许创业这条路并不缺你,好好想清楚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