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由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赴非洲“光明行”活动在厄特实施,负责配合活动实施的第九批援厄医疗队员、眼科主治医师冯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早在来厄特之前便刻苦提高英语,力争克服语言关。
为了“光明行”能在厄特顺利实施,有关前期准备工作任务艰巨:计划手术300例,术前筛选600例,32个大型集装箱,需部置近60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和耗材;由中国驻厄大使馆牵头,医疗队协助,报关、通关、准备、清点、与受援国协调、安装设备、调试参数;与厄特卫生部联系、宣传、预备病人、术前筛查,等等。如此大量的工作,冯雨大夫都样样参与。一个阳光白皙的小伙子,腰累弯了,脸也晒黑了,但为了心中的事业,冯雨从未吐露过半句怨言。
8月下旬,期待已久的中国援厄“光明行”专家组终于到达阿斯马拉,并很快投入工作。冯雨虚心的请教、真诚的协助,深深感动着实施“光明行”活动的两位国家级眼科专家,他们高度赞扬冯雨大夫的职业追求和奉献精神。
由于地处高原、紫外线强度大,厄特首都阿斯马拉地区属白内障多发区。随着“光明行”活动的结束和专家组的离去,大量的眼科患者等着冯大夫医治,当地眼科医生也等着冯大夫的带教。虽然眼睛熬红了,身体也消瘦了许多,但冯雨的内心是滚烫的。有出发前各位领导殷切的期待,有科室主任及同事们的支持与关爱,有自己勇挑重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为厄特人民解除痛苦的国际主义情怀,冯大夫时刻充满着激情和动力。
“冯雨,你是医疗队的骄傲”,医疗队孙队长说:“我为你自豪”!
工作之余,中国医疗队还积极开展医疗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服务于当地人民。2015年10月10日,中国第九批援厄医疗队在奥罗特医院开展“急救白金十分钟”宣传普及活动,现场讲解演示“心肺复苏,外伤止血,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三项技术,并手把手地教当地群众如何实际操作。同时,医疗队还发放传单宣传医疗健康知识,并为当地民众测量血压。这些活动无疑是中国医疗队尽职、奉献精神的进一步延伸。
二、态度谦和、医技扎实感动折服当地医生
奥罗特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位于该院住院部二楼,急救及护理设备相对老旧,最高档的抗菌素也只是普通的头孢曲松,平常使用最多的是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以及氯霉素等。
来厄后第一天上班查房,重症医学专家郭卫东得知,科里病情最危重的是一位26岁的女性患者,因为流产导致宫内感染,并发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者的脸上充满了惊恐,明亮的大眼睛里隐约流露出无助和绝望。因为黏膜下毛细血管出血,患者眼里充满了血丝。只见她无力地倚坐床上,两手紧紧抓住床沿,胸腹部剧烈的起伏着,用力呼吸。仔细分辨,在全身的皮肤上,密集的出血点隐约可见。足踝部位皮肤高度水肿,按下去,凹陷的部分能够容得下一指厚度。病人24小时的尿量仅有200ml,在储氧面罩吸氧的情况下氧饱和度仅有89%。在大量升压药持续静脉泵入的情况下,无创血压仅有80/60mmHg。她的血小板数目不到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她需要上呼吸机治疗,但医院仅有的两台呼吸机已被占用。此外,她所需要的肾脏替代治疗、补充凝血因子、高档广谱抗菌素等治疗器械和药物,当地医院均不具备,降阶梯治疗控制严重脓毒症,能用的只有数量有限的头孢曲松。对于主治医生而言,这种情况堪比难为“无米之炊”;而对于一个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近乎于宣布死亡。
ICU中唯一有处方权并能下医嘱的医生叫本·哈尼。他只是礼节性的和中国大夫郭卫东打了声招呼便开始查房了。他查房的速度比较快,主要是和本科的护士用当地语言提格雷尼亚语进行交流,而第一天上班的郭大夫只能跟在后面,好像刚上班的医学实习生,一头雾水,手足无措。待查房过后,郭大夫便试图与本·哈尼沟通对这位危重病人的治疗意见。刚开始,本似乎略显不耐烦,但渐渐地,他开始用英语和郭大夫一起讨论,脸上的表情也和缓了许多。与中国医生沟通后,他把病人的医嘱改动了一下,但并没有完全采纳郭大夫的意见。第二天查房时,本·哈尼用英语和郭大夫讨论这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案。这天,他按照郭大夫的意见继续加大抗菌素用量。同时,郭大夫建议减少升压药的用量,加强利尿治疗。第三天至第四天,病人水肿逐渐消褪,尿量增加,但肾功能指标依然持续升高。本语气焦急地问郭大夫:“为什么病人的尿量在增加而肾功能却在持续恶化,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明白!”郭大夫平静地坐下来,向本耐心详细地介绍这位病人疾病的发展规律,并向其传授相关临床知识和经验。此后,每天查房,本·哈尼都把这位病人的病情变化告诉郭大夫,和郭大夫一起讨论制定下一步的诊疗方案。
一周后,病人能在不吸氧气的情况下平卧休息,全身水肿消失,皮肤黏膜下的出血点在吸收消散,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恢复正常,能少量经口进流食,精神也好多了。
又一日查房,本·哈尼真诚地对郭大夫说:“你教会了我,我非常喜欢你!”逐渐康复的患者也微笑着,指着郭大夫白大褂上的五星红旗,对郭大夫说着什么。本解释说,她在用提格雷尼亚语说:“中国医生,好样的!”
三、救死扶伤 成功实施高危手术
年近半百的米娜,不知不觉中感到咽部有异物感,开始没在意,几个月之后,异物感越来越强烈,吃饭发音都受到了影响,说话声调越来越直、越来越怪。同事开玩笑说米娜说话像公鸡打鸣。米娜内心被深深刺痛,痛苦至极。她曾多次到医院就诊,但经检查后,医生总是直摇头。米娜的病情是:肿块长在软腭上,基底宽,血管丰富,就像一簇蚯蚓团块,死死的扎根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团块越来越大,睡眠不能平卧,一平卧团块因重力作用下垂,堵塞气道,不能呼吸。而吃饭只能喝点汤水,就像口中含了一块肉,咽不下去,吐不出来。针对米娜的病情,凡是就诊过的医院和医生,都建议其到国外治疗。可对于米娜而言,连日常生活都显拮据,出国治病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米娜是一位执着的病人。几年来,她始终相信,上帝会眷顾她,总有一天能有医生能解除她的痛苦。于是,只要一听说哪里有中国医生坐诊,她就赶过去就诊。
米娜的幸运终于降临。2015年8月的一天,米娜听说又有一批中国医疗队来到厄特,她再次拾起信心,翻山越岭,经过一周的徒步跋涉,终于来到首都阿斯马拉,来到奥罗特医院。
这一天,正值中国第九批援厄医疗队口腔科专家杨志国坐诊。看到米娜再次前来,接诊护士不禁充满同情,向杨大夫详细介绍了米娜的病情。杨大夫一看病人,表情痛苦,眼中带泪,口中似含宝珠,不能闭合;双腮膨隆,声细如鸡鸣,发音困难。查看患者口腔,见双齿不能闭合,一大块暗红色的肉团呈现在眼前,深不见底。因长期不能刷牙,一股口臭味迎面袭来,让杨大夫不禁扭头打了个喷嚏。然而,医者的天职和仁心大爱很快令杨大夫回归镇定。经仔细检查,杨大夫认定这是一个良性腺性肿瘤,由于拖延时间太长,已错过最佳治疗期,手术风险极大。从医10余年,杨大夫从未见过如此大的肿瘤,他决心一搏。经与手术室麻醉科主任(厄特医生)联系会诊,他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厄特医生对这个病人早就了解,谁也不愿承担风险,只是照例建议患者赴国外治疗。无奈之下,杨大夫只得告知患者会诊结果,但后者两眼含泪,仍迟迟不肯离去。
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患者米娜又排队站在杨大夫门诊的最前端。原来,她前一天并没有走,而是在医院的走廊里度过了难眠的一夜。因为,从杨大夫的表情中,她似乎读懂了他有能力解决她的病痛,似乎看到一线希望。米娜再次来到了杨大夫面前,泪眼汪汪,用谁也听不懂的语言不断诉说着,双手不停地打着手势比划着。有人说过“肢体语言全世界都是相通的”。一点不假,杨大夫读懂了病人的心思,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风险再大,也不能看着病人消耗等死。杨大夫把情况向医疗队作了汇报,经讨论,中国医生一致同意全力医治患者。
重症医学科专家郭卫东、郭连军,麻醉专家巩继平,心血管专家雷大洲等纷纷上阵,在详细了解病人基本情况后,决定立即实施手术。为尽可能保证安全、避免病人因大出血造成误吸窒息,按照手术前制定的方案,在局麻状态下,先用针线缝合结扎肿瘤基底部。由于肿瘤大,操作空间狭小,该院又无深部照明设备,队员就拿出平时用的强光手电。只见杨大夫灵巧的双手在缝隙中游走,只用了不到20分钟,肿瘤基底部便被缝合了三分之二。按照手术方案,留院观察一天后,视肿瘤的变化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操作。第二天查房,见肿瘤头部变暗红色坏死,表面轻度溃烂渗血,这正如大家所料。医疗队医生决定继续手术:局麻按计划止血,小心翼翼切除肿瘤。电凝器不工作,就用电炉丝烧灼止血,一点一阵刺啦声,一点一股白烟起。就这样,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肿瘤被完全切除,没有大出血,没有出现大的意外。当把如鸭蛋大的肿瘤拿给患者看时,她已喜极而泣,用沙哑的声音讲了声:“谢谢中国医生,谢谢杨大夫!”
四、留存大爱 续写医疗援非新篇章
一次,中国第九批援厄医疗队队员前往参观著名的纳克法大树,一位男性老者朝着医疗队员们又是招手,又是大喊,还远远地把当地行人和骆驼招呼过来。老人不断用手指着医疗队孙队长,又指向自己的脑袋。正当医疗队员们颇感诧异时,接送医疗队的当地司机询问得知:老人的一个孩子曾发生头部外伤,是孙队长和郭主任一起给孩子做的手术,付医生做的检查。医疗队员们这才明白过来。老人名叫米兹拉坦,在与孙队长合影之后,老人执意要到地里给医疗队员们掰玉米棒子。厄特国家本不富裕,在偏僻的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活可想而知。尽管只是想送给中国医疗队员几个玉米棒子,但这已是老人的盛情与感激,医疗队员们已然体会到其中深深的蕴义。
为推动中厄中非医疗合作、为厄特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中国第九批援厄医疗队以忘我奉献的精神忠实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将中非友谊和人间大爱播撒在厄特的土地上,续写了中国医疗援非援厄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