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古邑的青石板路上,藏了千年的古邑秘密被揭开,一座座城墙,如同走在古画廊中,慢慢穿过古门,只见大泌轩、杜泉、富水春秋、太白池“缓缓走来”......处处散发着古邑的魅力和风韵。

秦关村位于宋河镇东南方向,为古富水县邑,历史文化悠久。今年来,该村依托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大力挖掘秦关富水古县城历史,以四、五、六、七组140余户为核心,按照“山水美、农家富、人心和”的目标导向,通过实施湾村环境综合整治、景观打造,持续推进秦关美丽乡村建设,在2020年第三次美丽乡村拉练中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因地制宜,小桥流水古城风光
驱车行驶在秦关的路上,向古城墙慢慢靠近,如果你是个历史爱好者,来到这里,你需要穿过时间的雾,剥开时间的尘土,切身触及,用心感受岁月坍塌后尘埃重新锻造出的村庄。
几年没回来,这里变化好大,我都认不出来了......大学实习生秦兆敏刚从外地回来,听说秦关村大变样,兴致勃勃回到自己的家乡,边和甘肃的同学视频电话,边感慨村里的变化。
绿树掩映的小桥上,游客们在悠闲漫步。古老沧桑的城墙前,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找寻历史。波光粼粼的太白池边,老人们在欢快跳舞。宽敞明亮的文化展示馆中,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惬意阅读,好一幅怡然自得的乡村美景。
这就是我们多年来致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秦关村支部书记郭水平骄傲地介绍说,近年来,秦关村美丽乡村建设以整治脏乱差问题为重点,按照以点扩面、先易后难、先基础后美化的建设思路,扎实推进三清、两提、一改,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完善城乡基础配套、强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全面营造企地共建、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美丽乡村建设好,附近村民打心眼里开心。村里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人居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提高,心里很舒适,生活也越来越好。村里的保洁员董年元说道。


文化传承,神韵犹存独具特色
一本京山史,半部在秦关。
秦关村是古富水县城所在地,拥有悠久的历史。东汉初设南新市侯国,城邑在三阳镇三王城一带,后迁秦关,历南新市县、新市县、富水县。西魏时设富水郡,郡县共治。至宋乾德二年(964),富水县并入京山县。
这是一座内秀小村。历史的厚重赋予了它足够的秀美与震撼。这里溪水环绕,青山作伴,历经百年沧桑的小村,每一处都有着古城的文化神韵。
修复,重现就是对历史的最大尊重。郭水平说。为打造原汁原味的原富水故县,村里本着尊重历史,保护古迹,挖掘文化,丰富内涵的原则,复原富水故县城墙、城楼、古井、酒肆茶楼等,利用原教学用房,打造富水春秋故县历史文化展示馆,将富水故县历史文化遗址与富水春休闲旅游融为一体,提升秦关全域旅游档次。
最值得一提的是历史文化展示馆,在这里,富水沧桑、富水遗存、富水文萃、富水风云、富水风物、富水传奇几间小木屋,存放着厚重的文化作品。从石器遗址、宋河战役、宋河皮影再到关于古城的诗句书法,展示馆也成为了小博物馆,吸引着不少宋河本地人来重温历史。
来自宋河镇镇区的黄琴,在展示馆徘徊许久,沿着宋河的发展足迹,流连忘返,城墙是眼睛的震撼,展示馆是心灵的感动。她忍不住发出感慨。


产业支撑,千年古邑重焕新姿
群众生活满不满意,先看乡村美不美丽,再看产业给不给力。富水春山庄,位于京山市宋河镇秦关村,大富水中游西岸,因古富水县遗址而得名。千载桑田说富水,一竿旧雨入新琴,写的是富水春山庄深厚的文化底蕴。
富水春山庄以文化为基,集生态种植、养殖、农产品生产加工、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综合发展,拓宽了农户就业渠道,秦关村在这里工作的不在少数。
时常和村里十几户人,一起来山庄工作,做一些挖沟、除草的杂事,离家近,方便照顾老伴儿。今年邱继海60多岁,在山庄工作,为的是就近照顾患精神障碍的妻子,一年下来,增收万余元。
置身富水春山庄, 如入古代桃花源,似进休闲画中境,远宾近客,在这方天地可随心惬意,开展垂钓、野炊、进餐、赏花、采摘等多种活动。据富水春田园综合体负责人郭水平介绍,富水春山庄目前开放了20亩牡丹花田,有珊瑚台、二乔、鲁荷红等20多个品种。山庄还种植有桑葚、桃树、樱桃等水果可供游客体验采摘乐趣。
富水春山庄占地面积近1000亩,其中富水湖面积300多亩,山地面积600余亩”。郭水平表示,下一步,将利用好现有资源,继续完善服务旅游项目,修复古作坊,开办农家乐餐饮服务等,让游客进入景区村庄,带动美丽经济。
(全媒体记者 郭树莉 滕腾 通讯员 陈红革)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