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北京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简称 “国际航协”)和中国民航大学(简称 “中航大”) 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与业务实践项目,夯实中国民航创新型国际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国际航协北亚区副总裁解兴权博士和中航大党委书记曹胜利代表双方签署协议,中国民航局国际司派员出席签约仪式并见证协议的签署。
国际航协北亚区副总裁解兴权博士表示:“非常荣幸能与中国民航大学继续携手,利用各自优势,助力行业疫情后复苏,共同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机遇,为航空业可持续发展与净零碳排放目标提供技术方案。希望借此合作,基于国际航协在行业标准制定、业务运营与数字化瞻望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帮助中航大提升教研队伍与国际一线业务结合的能力,为中国民航创新型国际化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同时,期待借助中航大的科研力量,加强国际航协相关项目在中国市场的在地化场景深耕,帮助航空业进一步提升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并希望双方的合作成果能在国际航空业的前沿得到展示与应用。”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书记曹胜利指出,此次与国际航协签署合作协议是学校国际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时刻,对于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融入国际民航大舞台意义重大。他表示,相信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储备和国际影响力,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与国际民航业务接轨,同时为国际航协在北亚地区的业务发展助力。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拓展双方合作新空间,为民航国际化战略做出更大贡献。希望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积极参与合作项目,利用自身知识和技能,借助项目合作发掘更多机会,为深入参与全球民航治理提供更多更好的倡议和方案,承担起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学校将全力支持本次合作的开展。
根据合作协议,国际航协与中航大将合作建立 “国际航空安全运行管理联合资源合作中心”,依托该中心平台,中航大将向国际航协北亚区办公室派驻教师队伍,开展为期 2 年的工作,参与多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运营与实践,包括航空安全、飞行培训、客舱安全与操作、安保和网络安全、货运、安全及运营数据分析、地面运行、航班运行、空中交通管理、客运和行李、机务维修、机场业务等,双方还将在国产大飞机运行安全业务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编者注释:
国际航协在世界各地共拥有300家成员航空公司,其定期国际航班客运量占全球的83%
We use cookies to give you the best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 We also use cookie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Please see our
privacy policy
and
cookies policy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Yes, Got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