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木白哉のGitHub:
https://github.com/YangMengHeng
C++ / C源代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YangMengHeng/myCode/tree/master/VSCode
Java源代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YangMengHeng/myCode/tree/master/Java
旗木白哉のblog源代码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YangMengHeng/myCode/tree/master/%E6%97%97%E6%9C%A8%E7%99%BD%E5%93%89%E3%81%AEblog
算法-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概述1. 问题分析1.1 算法核心1.2 算法分析2. 解决方案3. 资源分享问题概述题目:算法-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描述(原题是英文,这里是翻译过后的版本):对于任意n大于或等于4的偶数,至少存在一对质数p1和p2,使n = p1 + p2。这个猜想至今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否定。没人能确定这个猜想是否成立。然而,如果有的话,为一个给定的偶数,人们可以找到这样一对素数。这里的问题是,编写一个程序,对于给定的偶数,报告满足猜想条件的所有质数对的数目。一个偶数序列作为输入。对应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验证及优化方案:
第一步,先建立头文件 “mec.h”(建立头文件的目的:简化程序,使程序更加直观,编写更加方便,在查找错误以及修改程序时,更加方便):
#ifndef _MEC_H_
#define _MEC_H_
typedef unsigned char boo...
Algorithm JAVA写算法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换成现代陈述为:任何一个大于5的整数都可以写成3个质数之和;另一个版本(欧拉):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2个质数之和。
现在所说的哥德巴赫猜想一般都是置第二种,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猜想即无法被证实也没有被推翻。
现在用java写算法,通过程序在4~100内验证这个猜想。
先获取4-100内所有偶数:package algo
数学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大致意思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总能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比如:24=5+19,其中5和19都是素数。本实验的任务是设计一个程序,验证20亿以内的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2, 2 000 000 000]范围内的偶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格式“N = p + 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 ≤ q均为素数。又因为...
下有模板题:
Description
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6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3, 8=3+5,…18=5+13(若某一偶数可分成多组素数和,只取前一个加数最小的那一个组合)。要求将6-99之间的偶数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输出时每行输出5组。
Input
Output
输出格式:每个整数占两位,且左对齐,两个式子间空格隔开。
Sample Input
Sample Output
6 =3 +3 8 =
把坚持数字是否在数组中,变成直接查找读取,速度快到不敢想象,代价依然是空间。
升级的代码
def Test2(maxLimit, primeList, lenth, rawList):
for i in rang...
这个代码将偶数 `n` 分解成两个质数的和。如果 `n` 是奇数或小于等于2,则返回 `None`。如果无法找到两个质数的和等于 `n`,则也返回 `None`。
### 回答2: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数论问题,它的基本观点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为了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程序来遍历所有大于2的偶数,然后检查它们是否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之和。
首先,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函数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我们可以使用循环来检查该数是否可以被其他数字整除,如果能被整除,则说明它不是质数。
接下来,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循环来遍历所有大于2的偶数。对于每个偶数,我们可以再次使用一个循环来寻找两个质数的组合,使它们的和等于当前的偶数。我们可以使用嵌套循环来遍历所有可能的质数组合,并检查它们的和是否等于当前的偶数。
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质数组合,使它们的和等于当前偶数,那么可以打印出这个组合并继续进行下一个偶数的验证。如果没有找到这样的组合,那么说明当前偶数不能被哥德巴赫猜想所验证。
最后,我们可以在主程序中调用这个函数来完成所有大于2的偶数的验证。我们可以定义一个范围,例如从4到300的所有偶数,并将它们传递给我们的函数进行验证。在循环中,我们可以打印出每个偶数是否通过了验证。
通过这样的程序,我们可以在Python中验证哥德巴赫猜想,并找到所有满足猜想的偶数。当然,由于算法的复杂性,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时间来验证更大的偶数。
### 回答3: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数论的猜想,它声称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我们可以使用Python来验证哥德巴赫猜想。
首先,我们需要编写一个函数来检查一个给定的数字是否为素数。这个函数可以使用循环从2到这个数字的平方根来检查是否有因数,如果有则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接下来,我们可以编写另一个函数来验证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函数将接受一个偶数作为参数,并遍历从2到这个偶数的一半的所有数字。对于每个数字i,我们将调用素数检查函数来检查i和(偶数-i)是否都是素数。如果是,则返回True,否则继续遍历。
最后,我们可以编写一个主函数来测试我们的验证函数。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来生成一系列偶数,并调用验证函数来检查它们是否满足哥德巴赫猜想。如果验证函数返回False,则打印出不能满足猜想的数字。
在运行程序后,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小于300的偶数都满足哥德巴赫猜想。
以下是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math
def is_prime(n):
if n < 2: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2, math.isqrt(n) + 1):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verify_goldbach_conjecture(num):
for i in range(2, num // 2 + 1):
if is_prime(i) and is_prime(num - i):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main():
for num in range(4, 301, 2):
if not verify_goldbach_conjecture(num):
print(num, "不能满足哥德巴赫猜想。")
main()
这段代码会打印出不能满足哥德巴赫猜想的偶数,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你将会注意到没有任何数字被打印出来,这说明所有小于300的偶数都满足哥德巴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