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展开 6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 有用+1
0
杨戬是明代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 》中的人物,首次登场于《封神演义》第四十回《四天王遇丙灵公》。杨戬封号清源妙道真君,是玉泉山 金霞洞 玉鼎真人 的徒弟, 阐教 第三代弟子,收有两个小徒弟 金毛童子 。在外形上,杨戬戴扇云冠,道服丝绦,相貌非俗,超群出类,其性格沉着理智、机敏深沉,能够随机应变,是一个斗智斗巧的智力型人物。他神通广大,以 三尖两刃刀 为武器,有 哮天犬 作法宝,又有 八九玄功 三昧真火 、抓土成兵、五雷诀和 土遁 等奇术。 [1] [2 ] [3]
杨戬受师父玉鼎真人之令下山辅佐师叔 姜子牙 帮助周武王 姬发 反商伐纣,与 通天教主 为首的 截教 纣王 为首的商王朝斗争,杨戬身怀奇术,并能将机智性格与之融合,在西岐与殷商的对战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依靠 九转元功 的变化找到并击败 魔家四将 、擒获 土行孙 、击破 张奎 夫妇的突破口;通过随机应变诱骗 闻太师 ,以抓土成兵制造假象恐吓敌军;依靠沉着冷静的性格仔细观察战局,发现敌军的来历以寻求帮助等,在推翻商朝纣王统治后,杨戬 肉身成圣 [1]
《封神演义》中大量笔墨的描写和民间的流传让“杨戬”这一称呼代替了前代的赵二郎、李二郎等 二郎神 ,使得杨戬成为近代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二郎神, [4-6] 并作为 天神 战神 在民间被人们所熟知和信仰。同时,杨戬这一形象体现出了宗教和文学的相互作用以及丰富的 人文精神 ,给改编和创作带来了想象空间,这让有关杨戬的文学、戏剧、影视等各方面创作活跃在当代文化领域之中。 [7-9]
中文名
杨戬
别    名
清源妙道真君
性    别
登场作品
封神演义
封    号
清源妙道真君
师    傅
玉鼎真人
徒    弟
金毛童子
武    器
三尖两刃刀 弹弓
法    宝
哮天犬
坐    骑
银合马
神    通
九转元功

人物设定

杨戬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杨戬初登场时,对其外形进行了如下描写:“这道人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 [10] 同时,书中也借魔家四将之眼描述杨戬“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骑白马,执长枪”的外形特征。 [10] 此外,姜子牙曾评价杨戬外形超群出类, [10] 闻太师也对其有相貌非俗的评价。 [11]
同时,在传说中还记叙了二郎神的额头上有第三只“天眼”,如明嘉靖三十四年的《二郎宝卷》中就记载了二郎有“天眼”:“天眼开,观十方,如同手掌。” [65] 西游记》中叙写杨二郎眉心中有纵向一目,《灌江备考》中也记叙了“二郎为蚕丛之后,故额上有一纵目。”说明了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来源于古蜀王蚕丛,它是古蜀文化孕育的结果。由于杨戬以二郎神为原型,所以杨戬有第三只“天眼”的形象也在传说流变中深入人心。 [66]

武器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中的杨戬与哮天犬
杨戬有一条叫做哮天犬的白色仙犬作为法宝,书中是这样描述哮天犬的: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 [70] 由于在《封神演义》原著中,每次杨戬放哮天犬,用的词汇都是“祭起”,为“使用法宝”之意,由此推断哮天犬为法宝。 [71-72] 此外,在对战袁洪时,女娲将山河社稷图这一法宝赠予杨戬以便制服袁洪。 [71]

人物经历

首战魔家四将

力助姜子牙

新刻钟惺评《封神演义》插图西岐众将对战赵公明(左二为杨戬)
此后,杨戬便留在姜子牙身边帮助西岐对抗殷商的征伐,曾想出计策劫营, [11] 并烧掉闻太师的军粮,大败闻太师。 [14] 闻太师兵败后,以十绝阵困住姜子牙,又请来赵公明与西岐众人对战。杨戬同众武将与赵公明交战,后又化作飞蚁救回被赵公明以法宝镇压的师伯黄龙真人。 [74] 帮助西岐的道人陆压意欲用钉头七箭书射杀赵公明,闻太师等人得知后抢走了箭书,杨戬化作闻太师的模样骗回箭书,陆压便以箭书杀死了赵公明。 [20] 赵公明之妹云霄、碧霄、琼霄并菡芝仙、彩云仙子两位仙姑一同前来为赵公明报仇,杨戬被碧霄的黄河阵吸走,最后被元始天尊破阵救出,同西岐众人击败五位仙姑。 [75] 之后西岐众人再次劫营,打败闻太师,闻太师在逃跑途中在山中迷路,杨戬化为樵夫诱骗闻太师至云中子处,使得云中子成功杀死闻太师。 [76-77]

大战土行孙

激战殷商众将

新刻钟惺评《封神演义》插图西岐众将对战殷商众将(左下为杨戬)
阐教弟子殷洪被扶持纣王的申公豹巧言说动,成为阐教叛徒,去攻打姜子牙和同门,杨戬与其作战,识破其阴阳镜来历,请来殷洪之师赤精子,使得死于太极图中身化飞灰。 [79-80] 后又对战协助殷洪的马元,用一粒奇丹使马元腹泻,不得对战。 [80] 殷洪之兄殷郊得知弟弟死讯,决定要杀了姜子牙为弟报仇,杨戬以九转元功抗番天印,并识破其落魂钟的来历,请来其师傅广成子对殷郊进行劝说。 [81-83] 后杨戬又对战殷商元帅孔宣,孔宣以绝招五色神光收走了哮天犬,杨戬用照妖镜也未照出其原形。 [84] 在汜水关,西岐众人碰上了商朝将军余化,他用化血神刀先伤哪吒,再伤雷震子,杨戬用九转元功遁出元神,挡住此刀,后变成余化模样,到其师余元之处骗来三颗解药,帮几人解毒。余化再来挑战,被雷震子和杨戬联合击破,杨戬一刀取了其性命。 [85]

火云洞借药

智斗七杀星

梅山斗七怪

新刻钟惺评《封神演义》插图杨戬哪吒斗梅山七怪
当姜子牙率兵来到孟津时,梅山七怪先后下了山。七怪之首白猿化名袁洪任殷商主帅,曾借助千里眼高明和顺风耳高觉的法术屡次识破周营的举动。杨戬询问师父玉鼎真人后,得知猿妖等人的来历,回营后以相应的对策扰乱高明和高觉的耳目,并在交战中杀死了它们。后杨戬从云中子处借来照妖镜带在身上,途中遇见野猪精朱子真,朱子真一口将杨戬吞下,然而杨戬未死,并趁机命朱子真现出原形,将其杀死,自己从猪颈中出来。随后,杨戬还靠九转元功变化术杀死了蜈蚣精吴龙、蛇精常昊等。至此,袁洪见梅山七怪已有六怪被杀,心中大怒,欲与杨戬决战,因袁洪法力颇大,变化莫测,与杨戬难分上下,女娲显圣,赐杨戬山河社稷图悬在树上,才收了袁洪。 [19] [71] [87-88]

肉身成圣

关系设定

播报
编辑
关系
人物
简介
师父
玉鼎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杨戬学艺的师父 [10]
师祖
元始天尊
昆仑山玉虚宫掌阐道法宣扬正教的圣人,玉鼎真人的师父 [21]
师伯
广成子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赤精子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黄龙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惧留孙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太乙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灵宝大法师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文殊广法天尊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普贤真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伯
慈航道人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叔
道行天尊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叔
清虚道德真君
元始天尊之徒,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同门师兄弟 [22]
师叔、辅佐之人
姜子牙
元始天尊之徒,西岐丞相,杨戬奉玉鼎真人之命前来相助其讨伐殷商 [10]
徒弟
金毛童子
五夷山的两名道童,拜杨戬为师 [16]

形象分析

杨戬
杨戬神通广大,他有较强的外在本领,练就了变幻无穷的九转元功,曾利用此法完成了变成花狐貂偷走魔礼红的伞,变成飞蚁救出黄龙真人,变成樵子将闻太师诱骗到绝路等关键事项,助力西岐军战胜敌方。哮天犬的助力也增强了杨戬的作战实力,在对战中利用这条“仙犬”重伤了赵公明、邓婵玉、余元等人。此外,杨戬还有土遁、五雷诀、三昧真火等奇术,这些本领都使得杨戬在《封神演义》中肩负着帮助西岐转危为安、化险为夷的重大使命。 [2 ] [3]
沉着理智
杨戬为人沉着理智,心细如发,在临阵应敌之时,他总是注意勘察敌人的可疑之处,揭破对手的根底来历,寻找降伏他们的办法,如通过捆仙绳查出土行孙是惧留孙之徒,通过阴阳镜和番天印两件宝器查出殷洪和殷郊都为背叛阐教之人,这样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性格使杨戬能够在敌方的打击中迅速清醒过来,想出还击之策。 [2 ] [3]
机警敏锐
杨戬能够将变化奇术与机智性格融为一体,以机警敏锐的觉察力对复杂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化作闻太师骗回箭书,抓土成兵骗过攻城的敌军,通过随机应变的能力起到了一位军师的作用,是一个斗智斗巧的智力型人物。 [2 ] [3]

人物由来

播报
编辑

人物原型

山西平遥二郎庙供奉的二郎神像
《封神演义》中的杨戬这一形象的原型为中国古代神话人物二郎神,融会贯通了各历史时期的二郎神形象,是二郎神形象的延伸和扩大。杨戬承袭了宋代广为流传的二郎神,即赵昱赵二郎的封号“清源妙道真君”,以及赵二郎乘白马、引白犬、持弹弓的人物形象。 [62 ] [63] 同时,杨戬保持了《西游记》中所描述的杨二郎随意变化形态的神力,并同样使用“三尖两刃刀”,而杨戬所降服的“梅山七怪”,也来自于赵昱传说中的“梅山七圣”,该传说经由《西游记》转化为“梅山兄弟”,最后又演变为《封神演义》中的“梅山七怪”。 [63] [64 ]

历史演变

人物影响

播报
编辑
杨戬
在文学领域中,《封神演义》的杨戬形象将诸多二郎神的形象和故事进行了整合,运用几十回目对这一人物进行加工创作,使得以二郎神为原型的杨戬成为“武王伐纣”故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英雄人物,大量笔墨的描写和民间的流传让“杨戬”这一称呼代替了前代的赵二郎、李二郎等二郎神,使得杨戬活跃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并成为近代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二郎神。 [4-6] 当今,有部分记载“二郎斩蛟”“劈山救母”等有关二郎神神话的书籍都以杨戬直接代称二郎神。 [93-94 ]
在民间信仰中,杨戬主要作为天神和战神被人们所熟知并信仰。由于二郎神为杨戬的原型,所以在历史演变中,民间将《西游记》《封神演义》《沉香太子全传》中的杨二郎形象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加工规范将其综合而成一个完整的二郎形象,出自以上三个作品的“二郎神擒拿孙悟空”“助周灭殷”等故事也成为了民间所普遍认可的二郎故事。在这些作品中,杨戬都是神界秩序的维护与整顿者,属于玉帝信仰系统,拥有天神的职能,故作为天神被民间所信奉。 [95] 战神也是杨戬的一个重要神格。二郎神的战神神格起源于二郎独健,在传说中,二郎独健能力强大,率领天兵救援安西,击退敌人,从此成为了战神,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和调控者,这一勇武的形象在杨戬身上得到了延伸,杨戬在《封神演义》中呈现出了在“武王伐纣”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战神形象,这一形象在《封神天榜》等后世戏剧作品中得到定型,故杨戬也作为战神被民间所信奉。此外,二郎神形象也有水神、猎神、驱邪神、行业神等众多神格,但由于二郎神有李二郎、赵二郎等多个原型,杨戬形象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二郎神形象,故这些神格不为杨戬所有。 [7-9]
在文化层面上,杨戬这一人物形象体现出了原始的英雄崇拜以及宗教和文学的相互作用。在《封神演义》中,杨戬的本领和外貌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道教特征,而其忠义勇敢、重视情义的形象则体现出了儒家文化。同时,杨戬作为二郎神呈现出了由人到神,再由神到人的形象。他先是被神化为治水英雄,道教驱魔除秽的神仙,代表政权、神权、族权符号,又在社会主流思想的不断演变中被塑造成为一个重情重义、富有人性的神仙,体现出了当代所提倡的人文精神。 [8-9] 以上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蕴使得杨戬成为一个形容帅气,形象特别的中国神话人物,增强了其在民间的认知度,并给予了人们想象和创作空间,如《新神榜:杨戬》的创作就体现了对杨戬身上所具有的文化的思考。 [96]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登场作品

播报
编辑

衍生小说

作品年代
作品名称
狐狸缘全传 [23]
续济公传 [24]
说唐三传 [26]
彭公案 [27]
康熙侠义传 [28]
青红帮演义 [29]

影视作品

年代
片名
演员
1927年
《封神榜之杨戬梅山收七怪》
陈秋风 [30]
1963年
1970年
《二郎神杨戬》
1981年
封神榜
1986年
封神榜
1986年
西游记
1990年
封神榜
李建华 [36]
1996年
西游记
1998年
马德钟 [100]
2000年
封神榜
2000年
徐震 [110]
2001年
封神榜
钱嘉乐 [38]
2004年
钟超 [111]
2005年
宝莲灯
2006年
2009年
焦恩俊 [41]
2009年
韩栋 [42]
2010年
西游记
2012年
西游记
2014年
2014年
2014年
2015年
封神英雄
李进荣 [98]
2015年
2016年
2016年
许凯 [105]
2017年
2017年
傅方俊 [107]
2019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张睿 [112]
2023年

动画作品

年代
片名
配音演员
1999年
宝莲灯
1999年
1999年
仙界传封神演义 》(日本)
2003年
2018年
霸穹封神演义 》(日本)
2022年
2024年

其他作品

类型
作品名
年份
主创人员
漫画
非人哉 [56]
2016
一汪空气 、徐漫馨
漫画
阎王不高兴 [57]
2016
漫画
当神不让 [58]
2015
阿飞 、刘北
漫画
三眼哮天录 [59]
2011
钢笔头
手游
王者荣耀 [102]
2015
手游
封神召唤师 [60]
2017
手游
曙光英雄 [103]
2020
竞技世界(北京)网络技术公司
手游
春秋封神 [61]
2022
音乐剧
《杨戬》 [104]
2023
剧伙音乐
单机游戏
黑神话:悟空 [1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