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万磊教授团队在光学领域国际顶级刊物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物理学院】近日,我校物理学院万磊教授团队在高效薄膜铌酸锂微环声光调制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该工作以“Hy...
2024-12-26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肉牛重要传染病...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生命科学学院】11月24日上午,由宁夏大学牵头承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郭惠琛主持,宁夏大学生...
2024-11-29
宁夏新闻联播:中国共产党宁夏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冼国义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围绕“凝心聚力实干兴校,奋力谱写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主题,明确到2030年,建成高水平西部一流大学,到2035年主要办学指标接近全国一流大学水平,到2058年,建校100周年时进入全国一流大学行列。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培养质量跃升行动、优质学科筑峰行动等“九大行动”为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大会选举产生了宁夏大学第八届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原文链接:https://web2.cmc.ningxiahuangheyun.com/nxrmtpt_html/nxhhy/nxgbdst/nxgdxwzx/nxxwlb/1846615.shtml?share=true&type=1&articleid=1846615中国新闻网:宁夏大学——初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中新网银川12月28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28日从宁夏大学第八次党代会上获悉,近5年来,学校在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从0个增至6个,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人数从2人增至17人,“万人计划”人才从4人增至1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从42%增至65.5%,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6个增至12个,学校“软科综合排名”从2019年的284名升至2024年的128名,初步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宁夏大学第八次党代会现场。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摄宁夏大学始建于1...
中国新闻网:“追光足迹 点亮青春” 宁夏青年分享成长与感悟中新网宁夏新闻12月20日电(记者 杨迪)12月20日,由民进宁夏大学委员会主办,宁夏青年联合会教育界别协办的“追光足迹 点亮青春”青年年度成长经验分享会在银川建发阅彩城举行。分享会现场。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本次活动邀请医学、心理、教育、艺术、创业等领域的青年代表,分享自己的年度成长故事与专业知识,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激发观众的共鸣,为青年在心理健康、自我提升、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实用的指导与建议,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分享心得。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青年心理治疗师胡铭分析了青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与风险防范方法;青年中医马晓介绍了当下青年常见的亚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青年体育健身创业者杜全伟不仅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还介绍了青年常见体态问题修正和塑形知识;青年公务员李洋分享了扎根基层,助力见证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交流互动。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今天来参加这次活动,让我眼前一亮,分享的主题也特别有趣。希望今后能够以自身为原点,把积极乐观的心态传播给身边的人。”参与本次活动的宁夏青联经济界别委员焦海冰说。合影留念。中新网记者 杨迪 摄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心理学青年教师王文达既是本次活动的分享人也是发起人,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他对于社会各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尤为关注。“借助民进宁夏大学委员会和宁夏青年联合会这一平台,我们有机会邀请...
11月28日,银川市西夏区志辉源石酒庄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互动交流会。自治区政协金忠杰委员会客室与宁夏大学润泽书院联合开展“走近紫色名片 对话产业前沿”活动,政协委员与宁大学子走进志辉源石酒庄,了解我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历史、规模、取得成就、发展规划与前景等情况。 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园向大家介绍酒庄历史、特色以及成就。酒庄内,政协委员与学生一道参观了葡萄种植区、酿造车间、酒窖、酿酒设施等,...
新华社客户端宁夏频道11月24日电(记者艾福梅)23日,2024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文物管理部门、文旅企业的12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成果,推动新时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产学研用机制创新。宁夏大学副校长赵晓佳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21世纪以来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国内外兄弟院校与宁夏大学在学生访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期待与会专家深入交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10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古墓葬遗址的数字化保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国际交流、岩画资源保护利用、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品保护与利用、古籍文献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等议题介绍了各自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据了解,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60余篇。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与会专家还就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文物考古新发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议题开展研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是在教育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下,由宁夏大学承办,科研院所、文博单位和文旅企业参与,旨在发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新价值,探索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以及...
11月14日至18日,迪拜大学校长伊萨·巴斯塔基博士访问中国,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并访问多所中国知名高校。伊萨校长荣获2024年“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并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中海语言文化论坛”上作主旨发言,介绍迪拜大学孔子学院近两年取得的显著成绩,肯定迪大孔院为推动中阿教育交流合作发挥的积极作用,并表示迪拜大学中文课程已通过阿联酋教育部审批,正式纳入迪拜大学学分系统,希望为深化阿中友好培养青年力量。会后,伊萨校长同宁夏大学负责人会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访问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在天津市教委负责人陪同下访问了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通过与中国高校的积极互动,双方进一步加深了在科技、教育及文化领域相互了解,为未来开展更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YZNvSWAHLYnQOrdZHXuz
由宁夏大学承担的“人机交互式枸杞一体化移动采收平台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揭榜攻关项目近日完成全部攻关目标任务并通过验收。这一项目填补了宁夏相关领域空白,针对枸杞采收难等问题,攻克枸杞机械化采摘存在的损伤率高、采摘效率低、果实转运及预冷不及时等突出问题,先后共设计更新了七代枸杞采摘机,实现了枸杞采收的实验与示范。据了解,该科技攻关项目从2022年启动,由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王昱潭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及银川合宜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揭榜,将继续致力于把研究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宁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宁大融媒 田玲玲 马梅 孙昊男)原文链接:https://web2.cmc.ningxiahuangheyun.com/nxrmtpt_html/nxhhy/nxgbdst/nxgdxwzx/nxxwlb/1771209.shtml?share=true&type=1&articleid=177120
10月16日至17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深入教育、科技部门和部分学校、企业、科创平台,调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精耕细作,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强力支撑。李邑飞在宁夏医科大学,调研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情况。李邑飞在银川市第六中学,调研教育教学、扩建扩招等情况。李邑飞先后到宁夏医科大学、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银川六中、二十一小湖畔分校调研,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学生全面发展、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提质扩容,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院校升格,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挖掘潜力增加城市中小学学位供给,抓好教育数字化转型、校园安全等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李邑飞在北方民族大学贺兰山实验室,调研实验室规划建设情况。李邑飞在六盘山实验室,调研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李邑飞前往宁夏大学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实验室、北方民族大学贺兰山实验室、六盘山实验室等,了解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及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情况;到宁夏农科院、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宁夏盾源聚芯、银川威力传动公司,调研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
第10届红网“评论之星”高校推介会宁夏大学站现场。图/买佳丽“新闻评论的教与学不应该局限于校园。”10月16日,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贺兰山校区慎思楼演播厅举行了第10届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高校推介会。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苏洁主持会议,哲学与艺术学部常务副部长、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朱俊松,教师谢明辉、徐舒,以及2022级卓越新闻人才班、网新班和播音主持班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李世举致辞。图/买佳丽李世举院长在致辞中指出,新闻评论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新闻评论人才也是当前媒体所急需的。他强调,新闻评论的教与学不应该局限于校园,希望大家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参与“评论之星”选拔赛,在与其他高校学子的同台竞技中,提高自身的评论写作能力与水平。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明辉推介“评论之星”选拔赛。图/买佳丽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新闻评论学》负责人谢明辉教授,对红辣椒评论栏目、红网“青年+”模式,以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的发展历程、专业影响、赛制安排、评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她以往届学子取得的成绩鼓励大家用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参与“评论之星”选拔赛,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年教师徐舒分享采写心得。图/买佳丽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新闻评论学》教学团队成员徐舒也到...
“‘一带一路’就是让大家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你我都是‘一带一路’的推动者、践行者。”“你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肩负着实业兴国的重任,因此更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多读历史,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如何挖掘宁夏的黄河文化的定位,寻找核心文化。”……9月27日下午,在...
宁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联播简讯|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二十一届肉类科技大会在银川召开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二十一届肉类科技大会8月17日在银川召开。6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肉品领域的前沿热点,共同探讨肉品科技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展望科技创新带来的广阔前景。(来源:宁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马俊)原文链接:https://web2.cmc.ningxiahuangheyun.com/nxrmtpt_html/508/nxgbdst/nxgdxwzx/nxxwlb/1685126.shtml?share=true&type=1&articleid=1685126宁夏日报客户端:一起来听听肉类科技大会上专家提了啥建议……8月17日,2024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二十一届肉类科技大会在银川召开。来自国内500余名食品领域和肉类行业专家参会,旨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肉类产业向绿色、健康、智能方向发展。本届大会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与宁夏大学主办。当天,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罗欣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李春保教授、宁夏大学罗瑞明教授等做了《我国肉牛加工业发展探讨》《基于专利分析的肉品科技进展》《滩羊宰后肌细胞代谢机制计算机模拟及可视化系统设计》主题演讲。来自国内500余名食品领域和肉类行业专家参会。畜产品加工业是农产品加工乃至食品行业中最大的产业,也是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肉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万亿元,工业化发展潜力巨大,食品“大健康”背景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回信精神,引领新时代农科学子不断趋于“练本领,兴农业”的发展路线。2024年8月3日至6日,宁夏大学润泽书院“苹”芜尽处是春山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马浩谦、陈虎的带领下,赴彭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在长城塬千亩苹果基地合影)长城塬千亩苹果种植基地作为城阳乡农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法宝”。实践团参观了苹果树种植的方式方法,了解了苹果产业发展的农科技术,深刻体会到乡村农业产业的壮大对促进振兴、促进增收、促进致富发挥的重要作用。实践团来到了城阳乡长城塬千亩矮砧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城阳乡涝池村党支部副书记陈鹏向实践团介绍了基地的基本情况。(图为园区负责人陈鹏向实践团介绍基地基本情况)该园区主要种植了嘎啦、红蛇和蜜脆三个苹果品种,丰年可达800万公斤以上,年纯收入可达3600万元以上,在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地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该基地技术人员向实践团讲解了塬上独有的气候条件,并从温度、湿度、土壤、设施、技术等方面,和实践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图为基地技术员向实践团讲解园区的种植技术)8月6日,实践团在草庙乡刘塬村养蜂人施建学家中了解了“养蜂”情况。施建学介绍:“养蜂这件事当时是在县、乡、村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学习养蜂的。我养蜂七八年...
记者13日从宁夏大学获悉,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资助、宁夏大学葡萄酒与园艺学院教授毛凤玲主编的《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爬梳剔抉中国葡萄酒的历史文献资料,主要研究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总结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经验,对丰富中国葡萄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贡献。全新出版的《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 毛凤玲供图《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整体架构分上、中、下三篇,以历史时间为纵轴、以葡萄酒文化内涵及外延为横轴布局研究内容,深入挖掘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底蕴,梳理当代中国葡萄酒业发展历程,并以宁夏为例,介绍了中国葡萄酒优质产区的兴起、发展历程及成果。《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研究》是中国首部系统爬梳剔抉中国葡萄酒的历史文献资料。 毛凤玲供图该书上篇系统梳理了中国葡萄酒的古代发展史,总结了不同朝代葡萄酒的中国文化特色,夯实了当代中国葡萄酒业崛起的历史基础。中篇集中论述了当代中国葡萄酒业发展历程,分为复苏、全面成长、快速发展、优化升级四个阶段,客观公正地反映当代中国葡萄酒发展各阶段真实状况,总结了中国葡萄酒业“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下篇将宁夏作为中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进行阐述,真实记录了宁夏酿酒葡萄种植与葡萄酿酒产业从实验探索、学习模仿、奋力追赶、比肩并跑再到引领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的整个历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