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淳耀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出版。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22.png

《全集》由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主持编纂,嘉定文史专家陶继明历时二十余年整理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2021年度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图书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点打造的精品图书;是继《嘉定李流芳全集》《程嘉燧全集》之后,区地方志办公室推出的嘉定古籍系列——“嘉定四先生、侯黄二先生全集”的第三部。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28.png

黄淳耀画像

黄淳耀(1605—1645),字蕴生,一字松崖,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生于明代嘉定方泰乡茭门泾(今属嘉定区安亭镇)一户普通耕读人家,是著名抗清志士、明末“嘉定文派”代表人物。

黄淳耀聪明早慧,3岁即《千字文》过目成诵。崇祯十六年(1642)中进士,他未授官即回乡读书著述。清王朝定鼎北京后,黄淳耀准备隐居乡间,继续读书著述。清顺治二年(1645),嘉定民众因抵制清廷剃发易服令,爆发大规模反清运动,十万乡兵自发进城,黄淳耀与侯峒曾被公推为“嘉定恢剿义师”之首,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他勇敢地担当起这个没有任何胜算的使命,誓与嘉定城共存亡。

抗清斗争失败后,黄淳耀与其弟黄渊耀在南城竹胜庵悬梁殉节,殉节前,在僧舍墙上题写“大明进士黄淳耀,于弘光元年七月初四日,自裁于西城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没,此心而已。异日虏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世者,尚知予心”,以表心迹,时年40岁。侯黄两先生的义节,深深地激励、感动着后人。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32.jpg

侯黄二先生纪念碑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嘉定知县王橒在东城建“二黄先生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清廷谥其“忠节”,入祀位于嘉定孔庙内的“嘉定乡贤祠”。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一八”事变不久,在修筑沪宜公路嘉定西门外跨练祁河公路桥时,邑人就以侯黄先生命名为“侯黄桥”。民国二十五年,嘉定县教育界师生捐资在汇龙潭东树立“侯黄二先生纪念碑”。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36.jpg

“陶庵留碧”碑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39.jpg

二黄先生墓

1962年,嘉定县人民委员会在西林庵原址树“陶庵留碧”碑,由辛亥革命前辈吴玉章题写碑名及诗一首。1990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黄淳耀故乡方泰重修“二黄先生墓”。

黄淳耀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身处明清易代之际,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岁月里,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实现了人格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成就了思想境界的超越和飞跃。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44.jpg

微信图片_20221021110747.jpg

黄淳耀手迹

黄淳耀精研经籍,造诣深粹。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评其诗“浑然天成,绝无懦响”。钱大昕曾赞言:“公之文章,青天白日;公之心地,寒冰颢月。”

《全集》分上下册,共60万余字,由正文、序跋、诸家评述、年谱等组成,是黄淳耀集最新最完整的本子,尽可能收集到历次遗漏作品,其中不少为首次面世。对于研究黄淳耀的文学成就、行谊、交游,研究嘉定文派和晚明文学,研究嘉定地方文史,都提供一定的资料基础和线索。

0二维码.jpg

作者:吴庆
编辑:杨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