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珊桑塔格说拒绝阐释——现象主义的解释学不过是和假想的作者换位思考,结构主义的阐释方法也不过是重新摆布现象以套用上一个万能模版——对隐喻的结构性解释往往成了另一个隐喻。但她呼唤的艺术色情学最终也没有成为主流,站在“新感受力”...
(
展开
)
在第四十四届格莱美的最佳专辑评选上,有一张专辑的出现最出人意料,既不是什么大牌明星新作也不是什么高水平新人的表现,而是一张以往最多只在专署奖项上出现的电影原声CD。 2000年到2001年有不少好的音乐电影的出现,比如冰岛歌后Bjork的Dancer in the Dark,讲述摇滚歌星里...
(
展开
)
首先,是关于命运。 影片开始,那个双目失明游荡在铁路上的老头这样说: “你们在寻找一份宝藏,你们三个被绑在一起,你们会找到宝藏,虽然不是你们要找的那笔。不过首先,你们必须经过一段漫长艰辛的路,一段充满危险的路。你们会看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们会看到一只……乳...
(
展开
)
这是科恩作品中相对好懂的一部,这种简单很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证明很多猜测 最典型的,关于科恩电影中的无序,就好像现实世界的无序,并非真的无序,也许——也许啊,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 当然那是绝对真理,在科恩的世界中,神总是存在的 《老兄》很明确地提出了神的概念...
(
展开
)
数千年前,荷马笔下的希腊勇士,奥德修斯策划了木马之计从而结束了鏖战十年之久的特洛伊人神混战。不料凯旋回国之时轻率出言得罪海王波塞顿,历经苦难与折磨后终究回归故里,与妻儿团圆。 套用了一样的故事架构,同样是颠沛流离,同样是妻儿团聚,科恩兄弟用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
展开
)
科恩兄弟当然不用过多介绍,才华横溢,古灵精怪,妙趣横生,惊叹连连。 这部电影同样是让人惊叹连连。 乔治克鲁尼帅的过分,电影里依然时刻keep住发型,发油的梗从头到尾,也是电影一大线索,三个臭皮匠的末路狂欢看到人啼笑皆非。 然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公路喜剧,从一开始铁路...
(
展开
)
如果你看过科恩兄弟的电影,你就会发现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几个人不停的在斗着嘴。不停的讲,不停的辩解,不停的说。用北京话讲,一群“碎嘴子”。 不管是去年大热的《阅后即焚》,还是早些年的《谋杀绿脚趾》,或者就是这部流传已久的《逃狱三王》,你都能看到这些主...
(
展开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的海报吸引了我,三个穿着斑马条纹的大汉在田里跑,想来是一部喜感的电影,类似于《三傻大闹宝莱坞》,看完后感觉并不是很搞笑。之所以觉得不好笑一定是因为我不懂电影的背景,没有get到笑点,这部电影一定是一部好电影,所以看完后又科普了一点知识。 电影故事情节来源于...
(
展开
)
这才是电影该有的样子,没有任何艰深的隐喻和生硬的心灵鸡汤,却能让人收获颇多;没有刻意的煽情,却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热泪闪动;剧情虽曲折坎坷,却能让人欢笑不断并且心从神往;看似简单平淡却又像冰山里涌动的岩浆,看过后便永远炽热在心里。 让人魂牵梦绕的乡村风景和乡村...
(
展开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逃狱三王》的时候并不知道是科恩兄弟的电影,可是当第一个镜头出现,排列整齐的囚犯队伍,用深沉的嗓音唱着与上帝有关的曲子,三个被连成一串都有着神经质的脸孔的主角,滑稽的逃跑过程,以及那个虽双目失明却能看到现实和预言未来的黑人先知。突然觉得一种似成相识的感...
(
展开
)
说实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一直以为这部电影的名字是我文章的标题。结果去射手网搜索字幕的时候发现没有这个电影,仔细看了一下片名,才发现是Art Thou。 我这个人看东西不仔细,小时候考试总是漏做一篇试卷。却很喜欢对这种事情钻牛角尖。Art Thou的出现我自然不会放过。 具...
(
展开
)
1、剧里的娃娃脸,尼尔森。 一个看似疯狂的人 捆着一身炸药,潇洒抢银行的大盗,在被评论为娃娃脸尼尔森时,恼羞成怒。 然后,按照常理来说,霸气的大盗应该提枪就干。相反,他的生气后更多是自我沮丧,自我懊恼,却不伤及他人 所以,他恶吗? 只是,得有多自卑,才会争取这种...
(
展开
)
个人认为这是科恩兄弟的游戏之作,所谓"游戏之作"就是在电影中科恩兄弟没有大谈人生的哲理,没有抒发对人性的感慨.只是纯粹为了搞笑而搞笑.据说这部电影是<奥赛罗>现代电影版,但我觉得科恩兄弟也只是借壳生蛋而已,电影情节完全跟莎士比亚的原著的内涵没什么关系. 大概科恩兄...
(
展开
)
还好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没看过奥德赛,所以得以有了超完美的两个小时,不用理会窗外的淫雨霏霏。George Clooney带着John Turturro(右边呲牙的哥们儿,眼熟吧?)将科恩兄弟的天马行空的黑色天才发挥到淋漓尽致。反观去年科恩兄弟拍的《阅后即焚》,虽然有着同样的导演,甚至更...
(
展开
)
不得不说,科恩兄弟又赢了,再次运用了纯粹的美国味道和黑色的喜剧手法,向《奥德赛》致敬?Oh,不,向《奥德赛》致以最诚挚的——调侃。不管是最开始的越狱情节,巧遇babyface的银行抢劫,如塞壬女妖般三个洗衣女的诱惑,以及尤利西斯对发型神经质般的在意,都在向我们...
(
展开
)
命运这个东西就算在电影里也是如此让人琢磨不透,三个从狱警眼皮底下逃出来的罪犯,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像布满了浓雾的沼泽地——你不知道你迈出的哪一步会让自己被沼泽吞噬。而被吞噬掉的瞬间,你却又会被命运本身救起,看似一下子风平浪静了,未知本身却又在捂着嘴站在你身后...
(
展开
)
虽然曾经读过一遍《奥德赛》的原著,还是很难看出电影中多少戏仿的成分,对不熟悉《奥德赛》故事的人来说,可能更是会留下些遗憾。看《奥德赛》的时候也很痛苦,完全是靠着意志力才能看下来的,读完以后,除了故事主线,基本上已经不能记得什么东西了。昆德拉也说遗忘是小说作...
(
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