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2月10日电(记者 张兴军)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由于受抗旱灌溉和部分地区降雨的影响,黄河流域旱情有所缓解,但整体形势仍然严峻。有关专家表示,当前黄河流域旱情呈现出范围广、旱情重、来水少以及抗旱和防凌协调矛盾大四大特点。
记者10日从黄河水利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于旱区抗旱灌溉和部分地区人工增雨及自然降雨的影响,9日流域内五省作物受旱面积较高峰期减少1700万亩,其中重旱面积减少765万亩。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调局局长安新代表示,尽管目前流域旱情有所缓解,但整体形势仍然严峻,并且呈现出范围广、旱情重、来水少、抗旱和防凌协调矛盾大四大特点。
截至2月9日,黄河流域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五省合计受旱面积1亿亩,其中重旱面积2165万亩,干枯面积148万亩。按照《旱情等级标准》综合分析,黄河防总评价,目前黄河上游地区出现中度干旱,中下游地区出现特大干旱。
“短期预报显示,本周黄河中下游地区可能有一次降水过程,但预期雨量很小。从目前情况看,黄河流域的旱情仍在进一步发展。”安新代说,“黄河用水最集中的时间为每年的三四月间,如果今后一段时期仍然没有有效降水,就要着眼于抗击秋冬春连旱和全流域抗旱。”
由于流域降水偏少,黄河来水偏枯。2008年7月以来,黄河流域来水比多年来水偏枯三成左右,其中上游偏枯一成,中游偏枯六成,下游偏枯八成。2008年11月以后,黄河兰州以上径流量接近多年均值,中下游干流河段来水偏枯三成左右,中游的主要支流来水严重偏枯,渭河来水偏枯三成,北洛河、汾河来水偏枯近七成,伊洛河、沁河来水偏枯七至八成。
除上述特点外,安新代还介绍,每年1月至2月是黄河防凌的关键时期,为避免河流封河期因流量过大而形成“水鼓而开”,从而导致凌汛灾害,需要控制封河河段上游水库的泄流,而抗旱则要求尽可能加大水库泄量,从而形成一对矛盾。
有关人士表示,黄河防总将在当前全河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在全力支援抗旱的同时,确保黄河较长时期的供水安全、确保黄河不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