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要利用規模做民間沒辦法做的事!」訪談一開始,李有田便道出他對台糖的期許。他指出,國外相當重視林木的「品種」,甚至還有訂定苗圃規範,以確保種苗的品質,但在台灣卻不是如此,農民現在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種苗沒有品質保證,苗木長得好與壞全憑運氣決定,以致相關產業難成氣候。 原為光電產業科技龍頭的李有田,退休後才開始接觸園藝生活,豈知竟開啟了他的「第二人生」。他創辦樹花園公司,更相繼發起台灣都市林健康美化協會、台灣綠屋頂暨立體綠化協會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等,一頭栽進林木園藝的世界,更成為全台首位取得都市林管理樹藝師認證資格的人。
精英種苗 走在前端
李有田說,台糖作為國營企業,不應與民間擔綱同樣的角色,因此在育苗的產業上,台糖應該走在前端,朝「品種化」的方向努力,也就是遴選出品質好的種苗,並以組織培養的方式保持其品種的純化,集中資源培育精英種苗,同時也能訂定苗圃規範,提升整體種苗的品質表現,「以果樹而言,農改場扮演的角色相當明顯,而台糖要做的就是種苗界的農改場」。
「樹木銀行」的可能性
此外李有田也提出建置「樹木銀行」的可能性。他表示現在公共工程對於景觀樹木的品質要求愈來愈高,依他過去的經驗,一個景觀工程可能得跑好幾10處的苗圃場才能湊齊該工程需要的林木,但台糖有土地優勢,有許多空間可以存放各式品種及數量的大樹,「想要什麼只要跑一趟台糖樹木銀行就可取得,這就是民間所做不到的事。」
台糖苗圃現階段的問題
但是李有田也點出台糖苗圃現階段的問題,包含苗木之間種植得過於緊密,導致苗木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枝幹過細,此外也缺乏一套挖取苗木的標準作業流程,以致苗圃屢遭破壞,「台糖有必要重新整理苗圃,並改善管理方式。」
同時李有田也建議台糖效法國外,採取「結構修剪」的模式,也就是在苗木成長的過程中,即依照期望苗木未來長成的容貌與容易運送的樣子修剪,以減少日後的管理與運送成本,並提升苗木的吸引力以及被選購的機會,真正朝專業化育苗產業邁進。
本月刊文圖未經同意不得轉載/本月刊保留所有權利
欲利用本月刊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需徵求台糖公司同意或書面授權
本公司地址:701036 臺南市東區生產路68號 (
交通位置圖
)
電話:06-337-8888
消費者服務專線:0800-026-168
若您對本月刊有任何建議事項及客戶服務,請 e-mail:
editor@taisugar.com.tw
台灣糖業公司版權所有 Taiwan Sugar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6,750,618
2024-07-03
為供更為穩定的瀏覽品質與使用體驗,建議更新瀏覽器至以下版本:IE11(含)以上、最新版本Edge、最新版本Chrome、最新版本Firefox、最新版本Saf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