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 “第二诊疗意见”?
什么是“第二诊疗意见”?
随着健康科普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和“ 线上问诊 ”等形式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一次就诊之后都选择从其他渠道“ 再问问其他医生的意见 ”。无论是看完普通门诊后不放心再换个医院去看专家门诊,还是“疑难杂症”遍寻北上广甚至海内外的专家教授,亦或是线下就诊后再通过线上咨询的形式把报告单和处方解读一下…… 这些多方听取意见的形式都可以统称为获取“ 第二诊疗意见 ”(second medical opinion)。
什么是第二诊疗意见?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7370657611972608癌症治疗中第二诊疗意见的重要性
癌症治疗中第二医学意见的重要性 https://www.zhihu.com/video/1167371089239023616美国洛杉矶的 Bernstein 女士是一位非常幸运的 乳腺癌幸存者 ,她在29岁时被诊断为早期乳腺癌,但由于当时坚持把自己的乳腺组织切片给另一位病理医生再读一次,从而 发现了起初被漏掉的恶性肿瘤细胞 ,这个发现完全改变了她的治疗方案。最终 Bernstein 女士在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之后幸运地打败了癌症。如今她已经50多岁了,依然在用自己的故事来提醒更多人,在面对癌症等重大疾患的关键时刻,完全可以考虑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第二诊疗意见 (second medical opinion)。
Bernstein 女士说:“医生可以改变很多,我发自心底尊重这个职业。但毕竟医生不是上帝,他们也是人。”
如果患者对诊疗方案存有疑虑,而第二诊疗意见刚好确证和肯定了首诊医生的意见,那是否意味着获取第二诊疗意见本身就是“瞎折腾”和“无用功”呢?当然不是。因为通过首诊医生之外的另一个声音来确定医生在诊疗的方向上没有跑偏,对患者在心理层面一定是个巨大的安慰和鼓励。听到另一位医生对病情的再次分析,也很有可能让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诊疗方案有更好的依从性。
哪些情况适合征询第二诊疗意见?
第二诊疗意见的形式既可以是当面拜访另一位医生,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例如电子邮件或网络问诊等)来听取其他医生从另一角度的意见。在欧美等国家,患者获取第二诊疗意见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
• 当医生建议手术治疗时;
• 当医生诊断患者罹患某种严重的疾病(如癌症)时;
• 当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有较大风险或较强的副作用时;
• 当诊断并不完全明确,或没有医药监管部门认定的标准治疗方案时;
• 当患者考虑参加一项新药的临床试验或采用试验阶段的新技术或新器械时;
• 如果患者认为医生推荐的某种治疗方式并非必需;
• 如果患者认为自身的疾病有可能被医生误诊或漏诊;
• 如果医生自己建议患者听取第二诊疗意见;
• 如果医生推荐了某种择期手术,保险公司有时会要求另一位医生也给出建议(除了这种情况之外,保险公司通常不会为第二诊疗意见付费)。
除了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有关手术的选择之外,第二诊疗意见当然也适用于很多其他情况。因为大多数疾病的诊疗都可能有不同的方案选择,小到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药物选择;大到某种疾病是否适合出国就医;亦或某颗智齿是否需要拔除、某项有创检查的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
医生作为“第二诊疗意见”的提供者,需要注意什么?
美国有一项研究表明, 有60%选择获取第二诊疗意见的患者都得到了诊断或治疗方案上的重大改变 。每位患者的病情各有特点,所以培训背景和专长领域不同的医生持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绝非奇闻轶事。那么,医生应该如何顺畅而不失专业风范地向患者阐述自己的诊疗意见呢?
从专业的角度出发, 医生在提供第二诊疗意见时需要详细询问首诊医生的诊疗思路和当时的沟通情况,并尽可能地整合信息、分析思路 。如果与首诊医生的意见相左,也需要就事论事地解释病情和每个方案的优劣,而避免绝对地评判其他医生、医院或他们的行为动机。
换言之,他的任务并不是关于首诊医生给出的方案做出一个“非黑即白”的评判,而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患者赋能,使他们能够 在不同诊疗方案之间做出慎重而理性的选择 。别忘了,患者可以向您征询第二诊疗意见,也很可能随时向更多专业人士求教“第三/第四/第五诊疗意见” ——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时代,每位医生都随时有可能以各种形式被其他同行“评头论足”。
作为患者或家属,征询第二诊疗意见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如果您打算亲自到专家的门诊来征询第二诊疗意见的话,有如下这些建议供您参考:
• 尽可能找到对自己病情有所专长的专科医生;
• 在线下就诊前需要尽可能完整而深入地了解病情 ,这样可以节省问诊的时间而更有效地与医生讨论不同的诊疗方案;
• 花些时间收集和整理好病历和检查报告 ,如可能的话在门诊拜访之前提前发给医生。因为给出第二诊疗意见的医生不应该把信息来源全部依赖于患者的叙述。提供完整的信息也可以避免重复检查、节省不必要的开销;
• 提前准备好想问医生的问题清单;
• 如果涉及到重疾或较大的决策,在获取第二诊疗意见时最好不要独自前往,以避免听取意见时情绪波动甚至崩溃。
如果您通过网络问诊的形式获取第二诊疗意见的话,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 对病情描述的重要时间节点尽量准确回忆,例如通过回溯病历和就诊记录、检查或处方的日期、与家人朋友的聊天记录,等等 。诸如“过了一段时间”、“后来”、“上一次”等模糊的描述,恐怕对医生的判断不会有太大帮助;
• 对于用药的情况尽可能找到原始记录,例如药物的名称和剂量、使用频率和具体疗程等 。“在医院挂了三天盐水又回家吃了两天药”这样的描述只会让医生抓耳挠腮;
• 避免“抛开病情只看检查报告” 。辅助检查的解读需要结合病情的发展以及做检查的时间和临床指征。除了少部分病理科、影像科医生之外,大多数医生在不问病情只看报告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办法做出任何判断。例如,“2月1日拍片子说是肺炎,1周后复查片子还没好,您看看是怎么回事?” 就属于医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因为把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本末倒置了;
• 明确地告知医生关于第一诊疗意见的具体疑虑或问题在哪里 ,例如:“根据目前的检验结果,对xxx病的诊断有多大确定性?”、“是否有必要进行更多检查例如xxx?”、“医生开出的xxx药物可能有什么副作用?” 等等;
• 如果在线上征询过第二诊疗意见之后再次回到线下的首诊医生那里复诊或随访 ,也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把征询第二诊疗意见的过程和主要建议告知首诊医生,首诊医生往往不会心存芥蒂,反而有助于更开诚布公、有针对性地讨论病情。
参考资料:
1. 洛杉矶时报: 《第二诊疗意见有可能救你一命》 A second opinion could save your life – Los Angeles Times https://www. latimes.com/business/la -fi-healthcare-watch-20150525-story.html
2. Second Opinion – Wikipedia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S econd_opinion
3. WebMD: How to ask for a second opinion (如何征询第二诊疗意见) https://www. webmd.com/health-insura nce/features/how-to-ask-for-second-opinion
4.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患者宣教网站:Why you should consider a second medical opinion (你为什么需要考虑第二诊疗意见)
https:// health.clevelandclinic.org /why-you-should-consider-a-second-medical-opinion/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