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啃咬家具、电线,偷吃米面、水果等食物,还传染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疾病,必须认真防治。

根据进入鼠体后作用快慢,灭鼠药可分为急、慢性两类。 慢性药有敌鼠钠盐、杀鼠灵、溴敌隆、大隆等 抗凝血灭鼠剂 ;急性药有甘氟、氟乙酰胺、氟乙酸钠、毒鼠强、鼠立死、毒鼠硅等为国家禁止使用的灭鼠药,磷化锌、毒鼠磷 为国家严格控制使用的灭鼠药。

慢性灭鼠药能 破坏鼠类的血液凝集能力,并损伤毛细血管,引起内出血,导致失血,贫血,一般鼠类服药后 3 5 天死亡。它作用较缓慢, 老鼠服药后,症状较轻,不易引起同类的警觉,而且浓度低,对人、畜较安全。 它的 特效解毒药维生素 K1 是临床常用药,中毒后容易获救。 急性灭鼠药见效快,可使老鼠食药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引起死亡。但老鼠吃了后,症状剧烈,非常痛苦,且常死于窝外,易打草惊蛇,使大部分老鼠得以逃生。老鼠是警惕性很强的动物,面对陌生的食物,最先吃的老鼠多是老弱、病残鼠,这样会使强壮的老鼠得以生存,相当于人为的对老鼠种群进行了优化,以后的毒杀更加困难。而且植物对剧毒鼠药的吸收能力很强,如误落在菜园或田地里被植物吸收,人或家畜、家禽食用这些植物后,会对人、畜造成危害,因此,灭鼠活动中不能使用急性剧毒鼠药。

要使鼠药发挥最好的功效,必须注意药物的选择,配制和投放。

一、鼠药的选择

(一)要到有合法经营灭鼠药资格的部门购买灭鼠药。

(二)选用有农药生产许可证,对人畜低毒的慢性灭鼠药。

(三) 要了解所用灭鼠药的成份、配制方法及安全解毒方法。

二、鼠药的配制

使用的灭鼠药是由灭鼠原药加饵科配制而成。不同的饵料对不同环境里的老鼠诱杀效果差异很大,一些地方老鼠非常多,一次投放毒鼠饵料后,往往只能杀死部分老鼠,那些没有上当的老鼠就会变得狡猾,记住了该毒鼠饵料,不会再上当,这就是很多人投放饵料诱杀效果不彻底的原因。为了对付这些聪明的老鼠,可以采用换投饵料的方法,定期配制更换新饵料(例如,这次投毒鼠谷,下次投毒鼠番薯)。另外也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使用不同的饵料,例如谷仓的老鼠会更喜欢吃番薯、水果等水分较多的食物,还有老鼠也是挑食的,所用的饵料应该是新鲜的才能更好引诱鼠类取食。因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饵料可以获得良好的灭鼠效果,最好购买毒鼠药回来自己配制饵料。当然,配制过程中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让儿童接触到鼠药,配制的器具用完后及时清洗干净。但一般家庭灭鼠宜选购已配制好的灭鼠毒饵产品。

三、鼠药的投放

毒饵灭鼠效果不佳多与投放毒饵时方法不对有关。正确的做法是设置毒饵盒,做好明显标识,放在鼠类活动、栖息的隐蔽环境及鼠道上,保证毒饵新鲜、干燥,尽量不要投放在下水道,绿化带等容易沾水使毒饵潮湿发霉的地方,毒饵盒的放置一般不超过 5 天,若 5 天无鼠取食,应更换地点。投放后第二天进行检查,投放的慢性鼠药如发现丢失,可加倍投饵至不再减少。若投急性毒饵只能使用国家严格控制使用的急性灭鼠药,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要及时检查,清理死鼠,确保安全,直至不再发现鼠活动为止。灭鼠期间管好水、食源,坚壁清野。一周后发现毒饵未吃但仍有鼠活动,可更换饵料再投放。

灭鼠的同时也要注意防鼠,老鼠喜欢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故保持环境整洁,是减少老鼠孳生的最好办法。另外也要封闭老鼠进入室内的通道,它们可能通过建筑设施的孔、洞、管道、门缝、下水道等窜入室内,通过管道四处侵袭。小家鼠还会 缩骨功 ,哪怕是缝隙宽度仅有 0.6 厘米 ,它也能钻过。因此,室内防鼠要将门缝等控制在 0.6 厘米 以下;食品仓库等重要场所大门下方用铁皮包门(高度 30 厘米 以上);下水道出口、换气扇等通风口要装小网格的金属网罩;多余的管道、孔洞用水泥封密;垃圾、泔水、粮食等密闭加盖;仓库堆物应离地离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