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南阳12月4日电
“小腹三阴谋,肚腹三里留;腿疼阳陵透,腰背委中求……”近日,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二年级学生们吟诵着意蕴悠扬的穴位歌,娴熟准确地指出身体穴位,“我是医圣故里娃,宛都药香飘万家,读经知方识穴位,弘扬中医药文化。”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二年级学生们表演穴位歌。程海舟 摄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为更好地推进仲景文化传承发展,提升中小学生中医药健康素养,近年来,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今年共计参与学生 35万人,参与学校近900所。
“百草园”里种植二十多种中草药,学生们观察中草药成长,为药材画像、制作名片;“中医药馆”馆内陈列了近百种中药植株标本、药材标本,传统制药工具、脉诊案几,供学生们辨识中草药、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在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中医药文化元素渗透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徜徉其中,处处都能感知中医、中药的魅力,时时都能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功能。
仲景小中医现场把脉。程海舟 摄
在课程体系方面,该校各科老师发挥其所长。科学课上识药材,话生活,感受药食同源的神奇;语文课上读本背药名诗词,节气诗歌,品味中医与文化交融的魅力;体育课学习八段锦养生功法,体会一动一静、一呼一吸间的生命力量。
该校还与南阳张仲景医院联合创办“仲景小中医传承班”,首创中医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师承”培养模式。由张仲景医院的专家每周一次线上讲课指导,每月一次到校现场实践指导,每期一次学生入院跟诊。在名医指导下,学生能了解更多的中医药养生知识。
“起先我对中医还是一种懵懂的状态,学完中医之后,我知道如何辨证论治,现在可以帮助家人和朋友们缓解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这是一个小中医应有的责任。”五年级学生李谷嘉航,秉承着对中医药文化的热爱加入了仲景小中医传承班。
仲景小中医传承班的学子们背诵《药性赋》。程海舟 摄
该校还将中医药文化与学生生活、地域文化相融合,把学生的作业从教室、书房搬到田野、厨房和制药基地,带领学生走进菜市场、厨房了解常见食材的药用价值;参观宛西制药基地,参观中药剂自动化生产线,了解现代科技对中医药发展的作用;走进南阳张仲景医院,跟着名医学习中医药知识;走进艾草产业园,了解南阳艾产业的发展。
南阳市第十五小学的生动实践只是该市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一个侧影。目前,南阳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实施处于深化提升阶段,本阶段将继续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以点带面,逐步铺开。2022年南阳市首批选取中心城区30所学校作为试点,到2025年计划覆盖比例达到50%以上。
“通过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全市中小学校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青少年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南阳市相关负责人说。(张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