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学科简介

青岛大学眼科学专业是眼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是山东省最早的眼科学博士点,也是学校第一个博士点。经过几代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眼科在医、教、研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拥有一支以泰山学者及博士生导师为首、高素质中青年骨干人才为中坚的专业技术团队。目前学科拥有角膜病、白内障、眼病理、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眼眶病、眼整形、泪道疾病、眼视光等重点专业,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先进。

联系方式: 0532-82911211

眼科学学科负责人简介

赵桂秋,眼科学学科负责人,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和眼科病理。医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眼科学教研室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暨眼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山东省十佳医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角膜病与白内障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各类角膜疾病的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能熟练完成各种复杂角膜移植术以及复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使白内障及严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科研上围绕真菌性角膜炎及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省部级重点课题 2 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 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20 项,主编及参编著作 17 部,其中主编《眼科病理学》、《眼科病理学图谱》、《眼科学实习指导》、《眼科学临床实践指导》,副主编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眼科学》(第九版),发表论文 320 篇。因为对眼科学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 项、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2 项,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眼科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谢立信,研究方向:角膜病。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眼科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荣誉主任,曾担任多届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组长,作为组长单位牵头形成专家共识 8 项,作为我国眼科角膜病专业的领军者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开拓者,在角膜病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 3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 17 项,推动了我国眼科相关学科的发展,于 1998 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 1999 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 2004 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 2005 年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功勋奖”, 2006 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自主创新人物”,同年获中华医学会“眼科杰出成就奖”,并于 2007 年当选为亚洲角膜病学会副主席。 2008 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和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9 年获亚太地区眼科学会“ Arthur Lim 奖”, 2012 年获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5 年在我国眼科十五年学术影响力排名第一位, 2016 年获中华眼科终身成就奖, 2018 年获亚洲角膜基金会( ACF )学术成就奖。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赵桂秋,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和眼科病理。医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眼科学教研室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暨眼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山东省十佳医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角膜病与白内障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各类角膜疾病的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能熟练完成各种复杂角膜移植术以及复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使白内障及严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科研上围绕真菌性角膜炎及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省部级重点课题 2 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 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20 项,主编及参编著作 17 部,其中主编《眼科病理学》、《眼科病理学图谱》、《眼科学实习指导》、《眼科学临床实践指导》,副主编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眼科学》(第九版),发表论文 320 篇。因为对眼科学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 项、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2 项,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史伟云,研究方向:角膜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是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角膜病学组组长,中华眼科学分会专家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兼任《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眼科》编委、山东省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能熟练完成各类眼前段手术,尤其在角膜移植术手术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能够熟练进行各类复杂的角膜移植术,已累计完成近万例。史伟云教授在科研教学方面,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人员共承担科研课题 20 余项。其中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 863 重大课题、 973 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攻关课题等。发表论文 258 篇,第一和通讯作者 SCI 收录 50 余篇。著有我国首部《角膜手术学》和《角膜病学》学术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是 2017 年度山东省科技最高奖获得者、为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王宁利,研究方向:青光眼、角膜病、白内障。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组长。从事眼科工作 30 余年,主要致力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及遗传眼病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承担了 863 973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发表学术论文 383 篇,其中 SCI 收录 151 ; 获得 6 项国家专利 ; 主编 9 部著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各种成果奖励 7 项。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有者,获得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获 WGA 颁发 Senior Clinician Scientist ,并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眼科领军人才,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 2011 年获得亚太眼科学会 Arthur Lim 奖,并被大会评为中国及亚太眼科学界一位在眼科临床、教学及研究中做出优秀榜样作用的卓越的领导者和教育家。 2012 年获得第四届北京市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特别贡献奖。 2013 年入选“北京学者”。 2014 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周光召基金会临床医师奖,被评为国际眼科学院院士,被美国《眼科医生》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 100 位眼科医师。 2015 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5 年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杰出人才”。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林静,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医学博士,美国 Baylor 医学院博士后,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十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十佳中青年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十佳青年,青岛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先进教师。长期从事角膜病与白内障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疗业务水平突出,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严重感染性角膜疾病、碱烧伤的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特别擅长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使白内障及严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科研方面,关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青岛市科技局项目 1 项。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参编著作 5 部,其中副主编著作《眼科学临床实践指导》,近 5 年来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罗文娟,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底肿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岛大学眼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病区副主任。美国 WILLS 眼科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糖尿病眼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 1 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共 6 项。参编著作 4 部。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种国内外杂志审稿人。电子邮箱 :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眼科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赵桂秋,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和眼科病理。医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眼科学教研室主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暨眼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女医师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山东省十佳医师、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杂志编委。长期从事角膜病与白内障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各类角膜疾病的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能熟练完成各种复杂角膜移植术以及复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使白内障及严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科研上围绕真菌性角膜炎及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省部级重点课题 2 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 项、山东省医学科技进步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20 项,主编及参编著作 17 部,其中主编《眼科病理学》、《眼科病理学图谱》、《眼科学实习指导》、《眼科学临床实践指导》,副主编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眼科学》(第九版),发表论文 320 篇。因为对眼科学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国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1 项、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2 项,获评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林静,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医学博士,美国 Baylor 医学院博士后,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十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十佳中青年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十佳青年,青岛大学医学部临床教学先进教师。长期从事角膜病与白内障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疗业务水平突出,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严重感染性角膜疾病、碱烧伤的手术及临床综合治疗,特别擅长白内障手术、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使白内障及严重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科研方面,关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青岛市科技局项目 1 项。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参编著作 5 部,其中副主编著作《眼科学临床实践指导》,近 5 年来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罗文娟,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底肿瘤。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青岛大学眼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病区副主任。美国 WILLS 眼科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眼病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糖尿病眼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 1 项,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共 6 项。参编著作 4 部。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种国内外杂志审稿人。电子邮箱 :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王青,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眼屈光手术、视光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医师协会眼视光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屈光手术组委员兼秘书,国际屈光手术会员,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访问学者(主修屈光手术和角膜病),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 SMILE ICL 手术官方认证专家。研究方向:眼视光与眼表疾病。擅长各种个性化近视手术(包括 SMILE ICL FS_LASIK SBK LASEK 等),已完成各种近视手术上万例,确保每例手术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擅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对儿童配镜以及隐形眼镜佩戴等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对干眼、圆锥角膜等复杂眼表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了 Q 值优化老视矫正术,地形图引导角膜不规则散光近视矫正手术以及异体角膜基质透镜移植术等新技术。对于近视以及干眼的发病机制有深入的研究,发表国内外文章 4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 2 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2 项,参编著作 6 部,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青岛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电话: 82911747

杨先,研究方向: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眼眶病。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市南病区主任,青岛市市南区拔尖人才。兼任中华医学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保健分会的常务委员。先后在国内、外本专业享有盛誉的机构进修学习。擅长斜视、弱视的个性化诊疗,尤其是眼外肌广泛纤维化、麻痹性斜视等复杂斜视的诊治;对眼眶肿瘤、骨折、眼鼻相关等疑难杂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包括 3D 打印技术、电磁导航、内窥镜技术治疗眼眶病及经结膜眼睑内、外翻整形术,提高了该类疑难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水平,专业水平保持在国内领先。科研方面开展复杂斜视的创新术式的研究,人工智能在斜视弱视诊疗中的应用研究,常见眼病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定位研究及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共发表 SCI 收录论文 20 篇,其中第一作者 6 篇。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车成业,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平度院区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眼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美国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眼科中心访问学者。从事角膜病、 白内障与眼表疾病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获“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第十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青岛市医疗卫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等荣誉 / 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各级科研课题 7 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等各级科研奖励 7 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 IOVS 》、《 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 》、《 Cellular Signalling 》、《 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7 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 3 部。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杜兆东,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副主任。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眼科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外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玻璃体视网膜病与眼外伤专业,擅长眼底病、眼外伤的临床治疗和微创玻璃体手术。参加多项美国 NIH 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研究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国际 SCI 收录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先后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张丽娜,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眼科病区副主任。是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从事眼科工作十余年,主要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病及眼外伤的诊治。擅长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杂眼外伤等疾病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擅长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视神经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青岛市科技局项目 2 项;发表 SCI 收录论文 8 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5 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 10 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医药学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三等奖 1 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发明专利 1 项;参编著作 3 部。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姜楠,研究方向:角膜病、青光眼。眼科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圣约瑟夫医学中心和 Wills 眼科医院访问学者,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眼科与视觉科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从事眼科临床及教学工作多年。擅长感染性角膜疾病及干眼症等眼表疾病、青光眼、眼视光学等眼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共 2 项,发表 SCI 论文 6 篇,主编专著 1 部,发表实用新型专利 1 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姜涛,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病区主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委员,省硏究型医院协会眼科与视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副组长,省激光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省医学技术鉴定专家。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 / 黄斑前膜等黄斑疾病、晶体 / 人工晶体脱位、复杂性眼外伤、玻璃体积血等的手术治疗及角膜移植手术等。先后荣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立三等功。主持参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荣获省教委科技进步奖、省科委科技进步奖、省科技创新成果奖、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省优秀论文奖、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被 SCI Medline CA EM 收录 30 余篇。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王玲,研究方向:青光眼。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第二届视力康复青光眼专业学组副组长。 1998 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并获眼科学硕士学位, 2006 年获眼科学博士学位,自 1998 年分配至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工作至今。长期从事青光眼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坚持青光眼的个性化治疗。先后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山东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奖, 2012 年获得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批优秀青年人才荣誉称号。主持山东省博士基金课题 1 项,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 3 项,厅市级课题 2 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 5 篇为 SCI 收录。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黄钰森,研究方向:白内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美国 Dayton 大学访问学者,一直师从谢立信院士,白内障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白内障和晶状体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 研究方向:一 . 儿童白内障手术技术改进与创新 二 . 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研究 三 . 眼部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 四 . 白内障发病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为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省部级课题 5 项,累计科研资金 500 余万。发表论文 64 篇,其中 SCI 论文 30 篇。主编国内首部《儿童白内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并参编多部著作。获省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奖、中华眼科学会奖等省部级奖项 6 项。获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医师、青岛优秀青年医师等称号。

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高华,研究方向:角膜病。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秘书长、常委。现任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作为首位申请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项;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38 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第 5 10 位);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第 2 4 位)。 2018 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和中国优秀眼科医师称号。 临床方面,主要从事角膜、眼表的诊治和激光近视手术治疗。每年完成各类手术 1000 余例。在各类角膜和眼表手术,如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暴露后弹力层的深板层角膜移植、个体化近视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和手术经验。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周庆军,研究方向:角膜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角膜、糖尿病角膜病变相关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先后以课题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山东省杰青、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 5 项,参与 863 项目、 973 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 10 余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以首位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7 项。与日本大阪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于默奥大学保持有长期合作研究,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视觉电生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干细胞学组委员,《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 Biomaterials Stem Cells IOVS Exp Eye Res 等杂志审稿专家。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王婷,研究方向:角膜病、白内障。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现任山东省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山东省眼科医院党支部书记。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史伟云教授, 2010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交流学习。主要从事角膜病、白内障的临床与基础工作。为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1 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1 项。在国内外 SCI 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70 篇,其中 SCI 期刊发表 30 余篇。被评为首届“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荣获“中国优秀眼科医师”、“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优秀医师”、“山东省十佳女医师”等荣誉称号。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潘晓晶,研究方向:青光眼。青岛眼科医院科教部主任兼青光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眼科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European Journal Ophthalmology 》杂志审稿专家。师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谢立信院士,重点学习青光眼、角膜病的诊断、药物及手术治疗。 2011-2013 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Doheny 眼科中心进行眼科临床研修和博士后工作。擅长青光眼、角膜病、眼表疾病,以及眼睑泪器、斜视弱视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可独立开展各种抗青光眼手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手术、眼睑泪器和斜视等眼前节手术。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9 项,获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6 项,参编著作 5 部,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 3 项。

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亓晓琳,研究方向:角膜及眼表疾病。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眼科医院科教部主任、角膜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专科会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眼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角膜病及眼表疾病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在感染性角膜病、圆锥角膜、眼部化学伤和热烫伤、翼状胬肉、干眼等各种眼表疾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 1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0 余篇。参译世界著名角膜病专著《 Cornea 》。在全国眼科年会及全国角膜病会议等重要会议做大会发言 20 余次。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杜显丽,研究方向:视光学与角膜病。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眼科学博士。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眼视光与接触镜科主任。中国女医师协会视光学分会专家委员,中国老年医学视光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资深会员。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在屈光不正矫正、接触镜验配、近视防控,弱视及双眼视功能异常诊治,圆锥角膜交联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经验丰富。在科研教学方面,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20 余篇,以第一或通讯发表 SCI 论文 4 篇,在全国角膜病会议、全国视光学会议及全国眼科年会等全国性重要会议做大会发言 50 余次。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承担省市级及医科院课题 5 项,其中包括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市级科研项目 2 项医,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代云海,研究方向:白内障。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青岛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务部主任,山东省首届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山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兼白内障学组成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首届山东眼科 " 青年才俊 " 获得者。师从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谢立信教授,专业白内障及眼前节病,在多种外伤性白内障、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以及儿童白内障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微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不同类别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等。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为首位或通讯发表 SCI 收录 5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科技发展项目各 1 项,参与国家 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研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5 项, 2012 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第 6 位), 2013 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 3 位) ,2018 年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首部儿童白内障学专著《儿童白内障学》。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韦超,专业方向:免疫相关角膜病的机制研究。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免疫性眼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与人承担省部以上课题 5 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省科技研发计划等。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Front Immunol J Infect Dis Aging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等杂志发表 SCI 论文 8 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杨玲玲,研究方向:角膜损伤修复与糖尿病角膜病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2005 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长期工作于科研一线,主要从事角膜干细胞与角膜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前以第一责任人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1 项。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 Diabetes 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等国际著名杂志。迄今为止,已经发表眼科方面 SCI 收录论文 2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8 篇。作为参与人之一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蓝婕,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科会员,山东省医学会专科会员, 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审稿人,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谢立信院士, 2014 于中山眼科中心学习青光眼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以第 1 位及主要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3 篇。参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2 次。参与编写人卫版《儿童白内障学》。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 6 项,为首承担并完成省市级重点课题 4 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李素霞,研究方向:角膜病。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师从于史伟云教授,现任山东省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专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2017 年赴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访学。主要从事于角膜病、眼表疾病的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疗及角膜移植手术经验。为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山东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 10 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七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2019 年获“槐荫领军人才”荣誉称号;共发表学术论文 70 余篇,其中 SCI 期刊发表论文近 30 篇,国内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电子邮箱: lsuxiasusu@163com

刘婷婷,医学博士,眼底病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眼底病学组常务委员,海峡两岸眼科学术委员会视网膜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神经眼科委员会委员,亚太眼科影像学会( APOIS ) 会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保健协会眼科慢病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糖网筛防工程山东省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数字医学专委会委员。 2002 年硕士毕业于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009 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 2015 年于北京 301 医院进修神经眼科, 2016-2017 年于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部眼与视觉科学系从事眼底疾病博士后研究。从事眼底病、神经眼科、葡萄膜炎临床工作近二十年。擅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视神经疾病、 PCV 、视网膜静脉栓塞、中浆、中渗、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利用造影、 OCT 等影像技术进行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价,擅于应用药物、激光、光动力疗法、玻璃体注射等方法治疗眼底内科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丰富。曾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发表在 Cell report JBC BJO 等专业期刊十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曾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刘明娜,眼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现任角膜屈光科主任。师从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史伟云教授。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屈光学组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委员。主要从事角膜、眼表疾病的诊治和激光近视手术治疗。首位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并作为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科技发展计划等课题 10 余项,在国内外 SCI 及核心期刊收录杂志发表论文 20 余篇。在准分子激光、飞秒激光治疗近视、远视、散光、以及各类浅表性角膜疾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电子邮箱: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