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展览
专馆
原状陈列
赴外展览
随后,主讲人着重介绍了武丁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十七种玉器器型及九种玉雕纹饰。这对我们认识商代晚期玉器种类、纹饰、器型,进行鉴定和断代有很大帮助。妇好墓出土玉器中动物玉雕为数不少,其中玦形玉龙虎与蟠卷玉龙虎堪称代表,商代玉龙虽有臣字眼,蘑菇角,但是多为虎头龙身,主讲人称其为玉龙虎。此外,还有各种或虚拟想象或形象写实逼真或形态夸张的圆雕形动物(人物)、片状两面雕动物(人物),以及柄部雕琢成各种动物形象的玉刻刀,作为葬玉使用的玉鱼等,这些都是武丁时期兴盛玉雕作品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片状两面雕玉人或动物大多是利用玉璧残件、璜形或环形玉片制作而成,呈弯弧形,进而形成人物或动物的特定造型。武丁时期已经出现了掏膛工艺制作的玉簋,上刻有复杂纹饰,可见当时工艺的成熟。妇好墓中还发现有女性梳妆用品如玉色盘、耳挖勺、玉柶、玉扳指等,数量少但制作精美,应是妇好本人使用品。除此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柄形器、管形饰、镂空玉片饰、玉链等。在九种玉雕纹饰中,饕餮纹、夔纹、立兽纹、龙纹、三角垂幛纹、“S”形直角转折的云雷纹、扉棱扉牙装饰、同心圆宽凹弦纹这八种纹饰是在玉雕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漆木器、陶器、铜器纹样的特征从而应用到玉雕工艺中。而双勾阴刻阳线纹饰、减地阳文等省工做法则是武丁时期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扩大生产而出现的新颖的雕刻技术,具有时代特征。
最后,主讲人简要谈了武丁时期玉器的使用特征,就妇好墓出土玉器种类和器型来看,当时玉器使用已经渗透到政治、军事、文化、环境陈设、生活起居、装饰活动、落葬仪式等各方面,但没有形成专门的礼玉与祭祀用玉。同时,从出土玉柄形器的广泛用途来看,同一种器类可能存在一器多用的现象。
讲座尾声时,主讲人与线上的专家学者和听众就妇好墓挖掘时的困难、出土带插榫玉器的使用功能、柄形器的功能用途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