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况

如果要用一句话定义 Ulysses ,我会说:“最好的博客写作软件”,之所以加限定词 “博客”,是因为写小说、剧本可能会有其他特殊需求,但那块个人并没有涉及,所以不好如官方那样直接号称:“The Ultimate Writing App for Mac、iPad and iPhone”。

先说说个人喜欢的功能点:首推版本管理,很多时候需要反复修改文章,主要是文字的取舍,相比 Evernote 的 “笔记历史版本”,Ulysses 强至少一个量级,它不会记录所有版本,但重要的版本基本都在;其次,操作便捷性,除了可视化的按钮,Ulysses 对快捷键和手势的支持度也非常好,目前用得最多的是双指滑动切换 “文库 – 文稿 – 编辑器” 视图,多数时候仅保留编辑器,方便沉浸式写作。

再说下不足:一是 iOS 端隔段时间就要从零开始同步内容到本地,怀疑产品逻辑有问题;二是缺少文档信息功能,主要是有时想看下创建时间。期待后面有所优化。

在 Ulysses 之前,先后用过 WPS、Google Docs、Evernote(比 Office 简洁且早期没什么跨平台记录工具)和 MWeb(因 Markdown 而入坑但实际 Markdown 用得少)写博客,但用了一段时间 Ulysses 后,觉得 Ulysses 是更好的长文写作工具。如果是长期的内容写作者,推荐付费,当然可以先用上俩个月看看,毕竟年费将近 300 元,相比国内视频、购物 App 的会员费,不算便宜。

## 设计

在我看来,作为工具软件,产品设计者一定要是真正的用户,因为很多细节需求如果不是真正的用户,可能很难体会到。比如版本管理,之前其实没有想到这个功能对自己的意义会这么大,因为 Ulysses 这块做得足够好,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随时随地修改文章,如果改得不好,也可以在 macOS 端恢复(iOS 端缺少版本管理功能,仅支持撤销和重做,虽然这样也勉强够用)。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无意中看到 App Store 上 Ulysses 的应用名称是 “Ulysses | 写作、笔记、日记、博客”,不知道是否要往这些方面发力。如开头所说,写作有很多细分场景,但总体而言需求与 “博客” 相对接近,而 “笔记”、“日记” 与 “博客” 差异较大,“笔记” 涉及文章采集( Evernote 是当前最佳)和想法记录( flomo 是当前最佳),“日记” 涉及模板同时要支持以日历视图展示日记(包含天气、心情、图文等),与 Ulysses 以分类组织文档(基于 Markdown ,一种标记语言,它允许人们使用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有冲突,做独立的产品并对应新的付费计划岂不更好?

## 使用

实际经常使用的功能并不多,所以没有太多经验可分享,但有两点还蛮推荐的:一是通过关键字(标签)管理内容创作流程,“todo” 表示即将发布的文章,“done” 表示已发布的;二是 主题(皮肤) ,macOS 端在用 “Bywords”,黑白色系,耐看,iOS 端在用 “Tomorrow”,彩色调,好看。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手机技巧 电脑技巧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 概况

### 定义

Evernote 是什么,一方面要看 Evernote 本身,另一方面要看用户使用 Evernote 的方式,方式不同,效果不同,最终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Evernote 的产品结构是基于单条笔记(note)展开的,相对适合保存文字类内容(含部分图文、音频),过大的文件、格式小众的文件都不适合存入 Evernote,同时 Evernote 通过开放平台吸引了第三方开发者,进而通过第三方应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了文字类内容的记录、收集能力。

内容在 “现实世界的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具体形式包括纯文本、Office 文档、PDF 文档、思维导图、JPG 图片、PNG 图片、PSD 文件、Sketch 文件、MP3 文件等以及未来将产生的新内容形式”,具体来源包括网站和应用,涉及微博、问答、新闻博客、音乐、播客、视频、直播等产品。

对于内容的保存,文字类的(包括自己写的和网页上的)主要存入 Evernote,即刻、微博、微信、知乎等应用里的内容主要通过产品内的收藏功能在线保存。图片的保存需求一般,主要下载到电脑本地或存入百度网盘,音频和视频主要通过网易云音乐、小宇宙、抖音、哔哩哔哩等应用在线收藏,小部分下载到电脑本地或存入百度网盘,Office、PDF 等文档主要存入电脑本地和百度网盘。总体而言,个人的所有内容资料 = 部分应用的 “收藏”+Evernote + 百度网盘 + 设备本地。

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我眼中的 Evernote,那应该是:Evernote 早已不是单纯的笔记产品,而是提供笔记记录、文章收集、资料电子化、PDF 文档保存的综合性内容存储服务。

### 特点

1、一般的记录、写作能力

移动场景下,由于 Evernote 很早就支持全平台,因此当时主要通过它记录想法,但随着 Evernote 启动速度变慢,操作流程变长,已经懒得打开它进行记录,之后转用 EverMemo,哪怕有一段时间需要手动同步至 Evernote。

电脑场景下,记录想法、写文章早期主要通过 Evernote,因为相比 Microsoft Word,Evernote 编辑器界面简约且无需手动保存内容,但接触 Ulysses 后,才发现原来写作工具可以做得这么好,自此不在 Evernote 上写作,仅作备份。

2、强大的收集能力

Evernote 最大的优势是收集能力,一方面是印象笔记・剪藏真的强,既支持采集部分内容(选中文字 – 右键 – Evernote Web Clipper)、网页正文和整个页面,也支持一键保存 PDF 文档、邮件等,另一方面有赖于接口的开放,很多第三方应用支持内容一键存入 Evernote,无需选中复制粘贴那么麻烦。

3、较强的搜索能力

Evernote 的搜索支持 “关键词 @笔记本”、“关键词 @标签” 等,但仍有不足:一是不能区分原创和转载,想整理的主要是那些自己手动记录的笔记,目前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关键词进行过滤,但笔记数量有点多,很多时候效果一般;二是没有根据不同内容形式分类展示的功能,类似网易邮箱网页端的 “邮箱附件” 视图和微信收藏的分类查看,有助于更高效地找到目标内容,本身也是计算机擅长的。

4、一般的整理能力

笔记整理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否则只是躺在那里的一堆数据而已,和买书不看没有区别。整理笔记(大部分是文章)时一般先看,然后对部分内容可能会想写点什么,但 Evernote 一方面阅读体验不是很好,尤其是移动端,期待和电脑端的悦读插件那样搞个阅读模式,另一方面缺少批注功能,批注包括划重点和写想法,前者可以通过 “高亮显示”(仅支持电脑端)完成,后者缺乏相关功能,只能编辑原文,更期待的方式是想法和原文独立或者自动添加至原文底部。

5、较弱的分享、协作能力

提高分享能力,比如支持将笔记导出为图片,提高协作能力,Evernote / 印象笔记在这块始终有些缺失,至少用过石墨文档后,感觉比 Evernote 做得更好。

## 技巧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是同一个产品的不同版本,但和 Microsoft 365 等产品不同,两者是两套帐户体系,数据相互独立,产品功能略有差异,具体情况参考 官方简介 @余知兮 的知乎回答 。对于国内用户,相对推荐印象笔记,因为功能比 Evernote 多且本土化,同时高级帐户的价格比 Evernote 低还经常搞促销。由于产品的网页端、客户端都支持多帐户登录,因此 Evernote 用户登录时请认准 “Evernote International” 选项,印象笔记用户登录时请认准 “印象笔记” 选项。

EverMemo 记录灵感,Scanbot 保存说明书等,印象笔记・悦读( 官方已不再提供下载 )和印象笔记・剪藏收集文章、PDF 文档,其中文章部分直接存入 Evernote,部分存入 Pocket 稍后读,读后再确定是否存入 Evernote,PDF 文档不是特别大的建议存入 Evernote,因为它的 OCR 搜索真的强。

关于记什么,备忘是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回想给我自己带来比较大作用的笔记,包括:“回家必备”,一个物品清单,写明了需要带的东西;“煮 xx 汤”,写明了步骤,节省了时间和脑细胞,符合 “大脑应该优先用来思考而非记忆” 的原则。

笔记本组包括生活、工作、学习等,笔记本是各种具体的主题非严格的科学分类。至于标签,包括写作计划中视情况添加 “To Do”,写作完成后改为 “Blog”(已发布到博客)和 “Moments”(已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放弃不写了的改为 “Archive” 等,这样在列表中就知道某条笔记的状态,非常方便。

Evernote 是笔记本 + 标签的索引结构,实际使用中,轻度用户可以忽略标签功能,重度用户也不建议搞得那么复杂,如果将笔记本和标签设计得过细,将影响记笔记的效率和热情,想法最重要的是先记下来,然后才是其他。BTW,使用印象笔记・悦读和印象笔记・剪藏时,请取消勾选 “智能归档”,让文章不带标签地存入默认笔记本中即可,避免搞乱自己的笔记本和标签体系。

Evernote 老用户可以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记笔记、保存文章?二是那些笔记、文章是否起了作用?作为我自己,除了前面提到的备忘场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写博客带来的认知提升外,绝大部分笔记、文章没有带来多少价值,只是存下来了而已。

之前在 《RSS 已死,内容永生》 中写过:“工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所得,同时相比知识管理,个人更愿意使用信息管理这个词…… 关于信息管理,按 OKR 的思想,目标第一,实施层面,学习、思考、分享、实践缺一不可,其中学习部分建议:一是输出为先,形式包括微博、博客、播客、vlog 等;二是主动输入相对系统的内容,比如读书。”

## 扩展阅读

1、问答: 如何用 Evernote 做知识管理
2、文章: 再谈 Evernote 是什么 如何理解笔记工具 我的 Evernote 使用流程 用了六年的 Evernote 是什么样子 你是否把 Evernote 用成了百度网盘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PM之路 知识管理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当前个人在用的笔记类产品包括:

– EverMemo:随时记录想法,“因为快速,同时 EverMemo 可以和 Evernote 绑定,能同步到 Evernote”。

– Scanbot:保存说明书等为 PDF 文档并自动同步至 Evernote,也是因为 Evernote 的 OCR 搜索效果非常好。

– 备忘录:“和 iPhone 同步迅速,很适合当草稿箱,iPhone 上记录,Mac 上编辑或粘贴到 Ulysses 继续”。

– 锤子便签:“手机中保留锤子便签的唯一原因就是排版好看,每次都是先粘贴,然后生成图片,再分享到朋友圈”。

Paper :“默认启动界面是一张白纸,很适合当临时记录站”,当然 Evernote Mac 版也支持点击菜单栏图标进行快速记录,但相比 Paper 还是差点意思。

– Ulysses:写作利器,现在文章基本上都是在 Ulysses 写完,最后导出到 Evernote 备份。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 Ulysses 的好,那就是在写作细节需求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个人经常使用的历史版本功能,就比 Evernote 好很多。

– Evernote:“第二大脑”,以上产品涉及的内容都会自动或手动同步至 Evernote。写这篇文章时已经使用 Evernote 10 年(重度使用 9 年,付费 4 年),笔记总数超 10000 条(大部分是通过印象笔记・悦读和印象笔记・剪藏收集的文章)。

当然严格地说,一是还应该包括如下想法记录工具:MindNode、XMind,整理思路,Microsoft Visio,整理业务、产品流程,WPS Office、Microsoft Office,写正式文档如 PRD 等;二是第二大脑 = Evernote + 百度网盘,倒不是说 Evernote 和百度网盘做得多好(特指好到付费后觉得特别值或特别愿意付费),而是综合来看是当前最好的,某种程度有点像现在的 iPhone,虽然还在用且可能会继续用下去,但它在屏幕、续航充电、部分摄影场景等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 “华 OV 米”。

## 选择

笔记产品的核心需求是随时随地的记录收集、极速搜索和整理分享。其中记录方面,支持各种场景各种设备,比如瞬时的一些想法,如果不及时记下来,可能会再也想不起来,比如文章收集,有些文章不保存下来,以后可能会没机会,尤其随着时间流逝,资讯网站、独立博客逐渐 404 化。

Evernote 在某些场景下并不是一个好产品,但其早期建立的开放平台吸引了很多第三方开发者,涌现出 EverMemo、Scanbot 等优秀应用,这些应用反过来增加了 Evernote 的竞争力。回想这些年引发过讨论的个人笔记类产品:Alternote,被誉为最美第三方 Evernote 客户端,放弃的原因是无法全量同步 Evernote 笔记,可能是因为我的笔记数量有点多。MWeb,惊艳过也使用过一阵,但接触 Ulysses 后不再考虑同类产品。Bear,从未真正深入使用过,因为没有胜过 Evernote 很多,不足以让我将数据迁移过来。至于新晋小花 Notion、Roam Research,观望状态,对于笔记类产品,服务稳定性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易用性等其他。

选择工具要看个人需求和资源情况。如果是普通人的日常记录,各品牌手机自带的记事本功能简单,也能备份到云端,足够使用。如果是长期写作,推荐 Ulysses,理由不再赘述。如果是写日记,暂时没有找到很好的且支持备份至 Evernote 的产品。如果是分享,锤子便签视觉美观,曾在微博流行一时,美篇对图文支持友好,曾看到高中老师在朋友圈分享过。如果是办公协作,石墨文档还不错,评论功能挺好用的。如果是企业 wiki,语雀可能还不错。

## 未来

根据个人观察,真正长期高频记笔记的是少数人,要想有更大发展,需要迈入更广泛的记录存储服务领域。Evernote 曾经号称 要做用户的 “第二大脑” ,当时也有被这个口号触动到,只是人类大脑存储的是想法,想法在现实世界的载体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具体形式包括纯文本、Office 文档、PDF 文档、思维导图、JPG 图片、PNG 图片、PSD 文件、Sketch 文件、MP3 文件等以及未来将产生的新内容形式,而到现在为止,Evernote 仍然只支持存储其中一部分内容。

某种程度上,Evernote 团队近几年有些停滞不前,包括至今仍不支持 Markdown 语法。印象笔记(Evernote 国内版)团队独立出来后给出的答案是在现有产品中增加清单、思维导图、桌面便签和 “超级笔记” 等功能,但一方面这些功能的体验比不上 Microsoft To Do、MindNode、Paper、Notion 等独立应用,另一方面让产品变得臃肿,影响了原有的记笔记体验。

产品都有边界,笔记产品的边界在于笔记只能承载部分内容形式,将完整的清单、思维导图等塞进笔记产品在概念层面就有点难理解。或许更好的方式是产品升级为 Everdrive(或 Evercloud),将清单、思维导图等功能独立出去,和 Evernote 并列为上层应用,同时 Everdrive 里的各种内容形式可以互相链接,支持全局搜索,相当于一个 “私人互联网”。这样之前遇到的死活找不到某个法规条文文档(早期没有存入 Evernote)的情形,未来能直接通过搜索找到。

前两天看到前 EverMemo 开发者 @少楠 Plidezus 老师的 即刻动态 :“昨天印象笔记新的超级笔记炸开锅,唱衰 notion 或者鄙视印象的都有。更新到测试版看了下,以为是王者归来,结果… 感觉是青铜残废。本来我还觉得这是一个有效的防止用户流失的妙招,结果却是让产品复杂 + 功能残缺的半成品…… 我曾是印象笔记的忠实用户,也基于他们的 api 开发过 evermemo。所以真不是无脑黑,而是看到这样堆叠功能,试图用一些交互来掩盖底层结构的老化,然后响亮的宣传,实在是觉得,让人有些失望吧。更别说莫名的协作体验了。那个曾经收购 clearly,skitch,以小公司之力建立起丰富的第三方 marketplace 的十三岁的大象,已经沉睡过去了了吧。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思维老了吧…”。

相信能代表很多老用户的看法,其他怎么说呢,这些年互联网行业变化依旧很大,但记录存储的需求没有变,一些之前没有被很好地满足的细分场景下的需求正在被新产品满足,一些仍然还没有。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PM之路 手机技巧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前面写过好几篇相关的文章,包括 阅读系列之信息获取方案 断舍离之信息关注源 阅读系列之电子书 如何读书 播客推荐 第三方播客应用推荐 等,这里从更完整的角度写一篇。

## 原则
阅读不是目的,目的是了解信息或学习知识,如果是学习,以能复述或应用为检验标准,因此,输出>输入,哪怕是看场电影,也要写短评,总之多思考,多表达,多记录。
两方面:一是主动阅读>被动阅读,包括针对某个主题集中性阅读、减少刷微博微信知乎而是定时处理、将知乎作为 “高级版百度” 来用等;二是长阅读(系统性阅读)>短阅读(碎片化阅读),内容向为大基础 + 小专精,精力有限,没办法懂所有,也无需懂所有。
光读书也不行,快餐与经典相结合。

## 工具
1、Chrome 扩展程序:Save to Pocket、印象笔记・悦读和印象笔记・剪藏(Evernote Web Clipper)。悦读在少数网页如百度知道上表现不佳,剪藏可以支持。
2、快捷指令(原 Workflow):快速连接到 Pocket
3、 Pin :分词搜索

#保存 & 整理

## 保存
1、文章、PDF
待看的文章存入 Pocket,有价值的文章、PDF 存入 Evernote。
说到网盘,早前使用过 EverBox、快盘、微盘等,或关闭或停止更新,因此后续只考虑大厂产品,BAT 也就百度网盘还行。
有些不方便使用上述工具保存的,如知乎、百度文库、视频网站内容,直接收藏在各自的收藏夹中。

## 整理
基于输出定期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也是重新思考的过程,如果收藏、保存了就不管了,那当初的收藏、保存有何意义。

## 工具
1、EverMemo:随时记录灵感
2、Scanbot:保存说明书等为 PDF
3、 Pocket :稍后读
4、Evernote:第二大脑
5、百度网盘:在线硬盘
6、Everthing:PC 端本地搜索神器

输出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思考才有进步。听说读写中,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日常网络操作中,点赞、直接转发、收藏是已阅,评论、带内容转发才是输出。

## 工具
1、 Ulysses :写作利器
2、Adobe Audition:播客剪辑

#扩展阅读

1、 个人信息管理思维导图
2、博客: 我的知识管理工具列表 个人阅读解决方案
3、少数派: 信息获取与知识整理专题 @子不语 Rex @Hum @文刀漢三
4、知乎: 构建自已的知识系统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看过的东西怎么转变为自己的知识 个人知识管理原则 误区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知识管理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在外面,EverMemo,因为快速,同时 EverMemo 可以和 Evernote 绑定,能同步到 Evernote,虽然需要手动。Evernote 编辑器过于复杂,讯飞语记的语音输入识别率挺不错,但不支持同步到 Evernote。

在公司,Evernote PC 版。早期使用 Evernote 时,建了个 “Blog” 笔记本组,里面的每个笔记本都是一个写作主题,外加一个 “test” 笔记本放不在前面那些主题范围内的内容。

在家里,Ulysses Mac 版,Evernote 辅助。Ulysses 的优点是让你专注于写作,同时在我看来,对于博客写作者,Ulysses 没有任何缺点,除了贵。

Ulysses Mac 版,Evernote 辅助。基于前期的想法,不断扩展,写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各种搜索,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知乎、微博等。整体完成需要经过 5 + 个休息周期,因为醒来后,更能重新审视之前写的内容,发现隐藏问题。

发在博客,首先,中英文间加空格( 原因 )。理论上写作时可以加好空格,但嫌麻烦,就找了个取巧的方法:打开 Chrome 扩展程序页(chrome://extensions/),启用 “ 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能加个空格呢 ”,然后将 WordPress 编辑器的模式切换到 “代码编辑器”,粘贴全文,点击 “预览”,然后复制已经加好空格的全文,重新粘贴到编辑器中。

其次,切换回 “可视化编辑器”,添加链接、加粗段落标题、选择分类和标签。其中链接要勾选上 “在新标签页中打开链接”,标题格式为 “三级标题粗体”。

最后,预览发布。发布完成后,停用 “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能加个空格呢”,同时如果是在 Ulysses 编辑的,分享到 Evernote 中并添加 “Blog” 标签,如果是在 Evernote 编辑的,直接添加 “Blog” 标签,标识完成。

如果内容要分享到朋友圈,就同步到简书一份,因为博客链接直接分享到朋友圈打开后会有中转页,影响阅读体验。同步操作很简单,复制博客全文,直接粘贴到简书的编辑器中发布。

说下发布平台,个人博客时代已经过去,点击量有限,内容没有传播就没有价值,同时博客的搭建和维护相对复杂,仅仅胜在可控。简书本来是第一推荐平台,融过资也够开放,但自从搞了个什么简书钻后,很是担心,物质激励只会带来 UGC 的虚假繁荣,建议在简书写作的小伙伴们考虑好备份平台。至于选择,差中挑好,推荐知乎,微信公众号不推荐,封闭之外,管理后台的操作非常繁琐。

# P.s.

1、因为 Evernote 并不能很好地覆盖记录、整理、发布等需求,所以流程略复杂。
2、早期用过很久的 Notepad.cc,可惜在 2016 年年中关闭,感谢陪伴。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知识管理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Adblock Plus:广告拦截
crxMouse Chrome Gestures:鼠标手势,提高操作效率。
LastPass: Free Password Manager:管理网站密码,特别重要的可以自己记着。
利器 · 灵感生成器 New Tab:获取利器,提高生活工作效率。

Save to Pocket:看不完的文章稍后读
印象笔记 · 悦读:无需稍后读的有价值文章直接存入 Evernote,虽然 已经下架 ,但对文章的保存体验还是优于剪藏的。
印象笔记 · 剪藏:保存 PDF 文档时使用
眼不见心不烦(新浪微博):还您一个清爽干净的微博,不过自从微博网页版不再按时间线排序后,刷得少了。

Native URL Shortener:短网址服务,支持百度短网址。
为什么你们就是不能加个空格呢?:发布文章时调整排版使用

Axure RP Extension for Chrome:查看 Axure RP 生成的 HTML 文件

惠惠购物助手:聪明购物必备
捕捉网页截图 – FireShot 的:截图时使用

以上扩展程序基本稳定使用 2 年以上。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电脑技巧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如果一开始就确定,直接在列表中左滑,快速进行标签、删除操作。

2、文章类,主要写博客或存入 Pocket、Evernote。
如果看到后激发我的一些想法,或进行深入研究,或开启一篇新博客,或作为草稿箱中某篇博客的内容补充,那就将文章链接传送到 PC 或 Mac,然后在 PC 或 Mac 上操作。如果没有,那就按正常流程:内容不行的,删除收藏;内容不错,但准备以后看的,存入 Pocket;内容不错,有保存价值的,存入 Evernote;内容不错,值得再看一遍的存入 Pocket。由于目前微信中不能直接将文章存入 Evernote( 印象笔记没有问题 ),所以也是先存入 Pocket,后期再通过 Pocket 存入 Evernote。

具体操作步骤:先 “复制链接”,然后打开 Pocket,在弹出的添加提示栏中点击“添加” 按钮将文章添加到 Pocket,然后回微信删掉该收藏。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到 Pocket 时要点到 “添加” 按钮,点在按钮之外只会关闭提示栏。

最后推荐在 iPad mini 或 iPad 中整理,屏幕大阅读长文确实更舒服。

P.s. 目前微信收藏朋友圈中带链接的消息时要注意,长按转发内容,收藏的仅仅是转发内容,长按链接或点开链接收藏,收藏的仅仅是链接。同时只要收藏了转发内容就收藏不了链接,只要收藏了链接就收藏不了转发内容。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知识管理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

这些年用过很多记事类应用,不过始终没有一款完全命中自己需求的, EverMemo 比较接近,但还是没有达到,所以将我心目中的写下来,取名为 EasyNote。

没有标题,只有正文,只支持图片 + 文字,外加序号 “-” 和复选框,长按插入。
不支持自定义字体、字号、颜色,不支持 Markdown。
支持记录时间、地点,不支持 Tag。
支持自动粘贴、默认新建记事。
支持下滑关闭键盘。

和 Evernote 绑定,仅支持分享到 Evernote 不够,不仅要多操作一步,同时也会失掉创建时间和地点,而和 Evernote 绑定不仅能保证服务的安全稳定可信,低成本地解决跨平台问题,同时还能吸引 Evernote 用户,要知道作为 Evernote 用户不太可能抛弃现有平台。暂时不考虑 Dropbox,iCloud 更不会,你懂的。需要提到的一点是,EverMemo 利用二维码实现跨平台的方式很巧妙,不过必要性不大。

包括微信好友、朋友圈和新浪微博,其中前两者均为文字转图片的分享,新浪微博则是超过 140 字自动转为长微博。手机上保留锤子便签的唯一原因就是排版好看,每次都先粘贴,然后生成图片,再分享到朋友圈。

支持添加提醒事件到系统日历。

纯列表展示,印象中 Google Keep 做得真好,当时很享受在 Google Keep 上记东西。
智能识别电话、时间、网址和邮箱,单击长按触发不同操作,参考系统备忘录。
支持全文搜索,不支持记录搜索历史。
不支持密码锁和 Touch ID,这会降低应用纯粹性和打开速度。

列表项左滑可存档、设置提醒或删除记事,拖动调整列表项顺序,更多整理可到 Evernote 上进行。

回想使用记事类应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总结出 EasyNote 的定位:一是轻 Evernote 编辑器,Evernote 太重;二是临时文字存储站,替代系统备忘录;三是纯文本处理,类似 PC 上的记事本。希望 EasyNote 给大家的印象是,轻而美,快速记录。

本条目发布于 。属于 Redesign系列 分类,被贴了 标签。 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