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重情义的椰子  ·  神农架老君山环线·  1 年前    · 
重情义的椰子  ·  Solaro FR1 ...·  1 年前    · 
重情义的椰子  ·  老君山_百度百科·  1 年前    · 
重情义的椰子  ·  莫高窟·  1 年前    · 
老君山(TheLaojun Mountain),原名景室山,位于河南省 洛阳市 栾川县县城东南三千米处。相传当年老子在此归隐修炼,悟道后从这里骑着青牛去了函谷关。后人为纪念他,便把此山叫老君山,是道教中历史最长的山脉。 [1-3]
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脉的主峰,海拔2217米,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明神宗诏谕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并发帑金建殿。
老君山现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亿年前的大陆造山运动,地壳构造运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地壳构造运动旋回的终结,板块与板块发生强烈的碰撞,并在接触带形成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形式的推覆、叠置和伸展拉张,伏牛山老君山慢慢成形。 [14-15]
老君山海拔2217米,是八百里伏牛山主峰。伏牛山为西北一东南走向,长约400千米,是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海拔1000米左右,三大主峰分别为鸡角尖、玉皇顶、老君山,其中鸡角尖的海拔2222.5米,是伏牛山最高峰。
老君山保护区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达84.6%,现有国家级保护动植物102种,有中草药830种被用于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因此老君山也被称为国家中草药基因库。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3科,48属,49种。还有高仅2公分的袖珍木本植物微金腰,还有水青树、红豆杉,云南榧木等珍稀树种。老君山紫荆为北方巨紫荆,又名乌桑、兄弟树、友谊树。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是分布于老君山海拔800—2000米阴坡处的特有植物。紫荆的根、皮均可入药,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解诸毒物的功效。 老君山有景点179个,主要景点有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 北魏至当代毁毁修修,现存的庙宇中顶峰老君庙规模最大。老君山道教文化区沿途庙宇历史悠久,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的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该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

老君山 道教文化

老君山有两千多年道教文化历史。传说老子传《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的关令尹喜,骑着青牛而去,《史记》记载“莫知其所终”。另有记载称老子归隐于洛阳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北魏时在山中建庙纪念老子。唐贞观年间受到皇封,修建“铁顶老君庙”,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一直沿袭。明万历十九年(1591)颁赐老君山道经诏谕,封为“天下名山”。

老君山 相关记载

《卢氏县志·碑志》中记载老君山,称“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尉迟敬德监修”。老君庙为铁椽铁瓦,又称铁顶,明代香火尤为鼎盛。明万历年间,卢氏县令高出作《登景室山赋》,序中也写道:“余至卢氏,闻境有山,巍峨际天,俗传为老子之居,即以老君名之。”。
东周时期,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赐名为“老君山”,沿袭至当代。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归隐修炼而得名。北魏时期,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做监工重修了老君庙,并赐御笔亲书的匾额“天下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