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栏背景元素图为明成祖、世宗坐像轴局部 ( 下载 )

永乐大典·零本专题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目录六十卷,正文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收录先秦至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屡遭浩劫,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今仅存四百多册八百余卷,散藏于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个公私收藏机构。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即欲修纂类书,商议 “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明成祖即位后,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 过程召集 147 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1404 年),初名《文献大成》;明成祖过目后认为 “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永乐三年(1405 年)再命太子少傅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 2169 人编写。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永乐五年(1407 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1408 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 22877 卷,目录 60 卷,成书 11095 册 [1] 主要有两种说法:《明太宗实录》卷 73 云:“书(指《大典》)凡二万二千二百一十一卷,一万一千九百五本”;姚广孝等在《进 〈永乐大典〉 表》中说:《永乐大典》(正文)22877 卷,凡例与目录 60 卷,装成 11095 册。第二种说法应该是正确的,而第一种说法可能是针对稿本而言的。 。(介绍 参考

类书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种工具书,它是从许多种古籍中辑录某些章句、片段甚至是全书,或分门别类、或按字顺加以编纂而成,目的是为了便于查检和使用,从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就内容广泛这一点来说,类似于今天的百科全书,但更恰当地说,类书是百科资料汇编。

我国编纂类书的做法可追溯到三国时的曹魏。曹操次子曹丕代汉称帝后(魏文帝时期),诏令文士们集五经群书,以分类辑录的方法编纂一部类书。全书共分四十多部,每部数十篇,共一千多篇,总共八百多万字。由于该书供皇帝阅读,故称为 “皇览”。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

自此以后,类书的编纂盛行于唐、宋各代。其中唐代著名的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和《白氏六帖》四大类书,宋代著名的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四大类书。(介绍 参考

历代类书的编排方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按类别编排,大多数类书采用这种编排方式,但分类方法各不相同;第二大类是按韵目编排,《永乐大典》就是采用这种编排方式进行编纂的。全书以《洪武正韵》为纲,“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 [2] 《明太宗实录》卷 73 ,按韵列单字,先注明每一字的音义,次录各韵字的反切与解说,再行记录楷篆隶各书写体,汇辑与此字有关的各种资料,乃至于抄录整本书、整篇内容,全文录入。书名和作者名称,用红字写出。明世宗(嘉靖帝)命人照永乐原本摹写一部,正本存放文渊阁,副本存于皇史宬。《永乐大典》书中的文字除标题首字用多种篆、隶、草体书写外,正文为全部用毛笔以楷书 台阁体 写成,字体端正整齐。


《永乐大典》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資料。从知识门类上讲,则覆盖 “经史子集” 百家之书,包括阴阳、医卜、僧道、技艺等杂家之言,可谓包罗万象;从辑录范围上讲,则 “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括宇宙之广大,统汇古今之异用”,都被网罗无遗;以数字而言,则辑录图书七、八千种,将明朝皇家图书馆——文渊阁藏书囊括净尽。文渊阁所藏图书,到万历朝重修书目时,就已 “十不存一”。清康煕时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时,更已 “寥寥无几”。因此,《大典》就成了保存这些佚书的独一无二的宝库。尤其是直录原文的编纂方法,使得先秦至明初的典籍得以较为完整的保存,可供学人辑佚和校勘之用。清代四库馆臣从中辑出佚书 300 多种,加上后来学者所辑已达 600 多种,可谓 “辑佚古书的渊薮”。(介绍 参考

明成祖 朱棣 ,或称永乐帝,原庙号为太宗,但于一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他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公元 1402 年至 1424 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这段时间称为永乐盛世。 明太祖皇四子,安徽凤阳人,生于应天府,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

明世宗 朱厚熜 ,或称嘉靖帝,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庙号世宗,年号嘉靖。

解缙 ,字大绅,号春雨,谥文毅,江西吉水州人,解纶之弟。明朝第一位内阁首辅。

  • 成书信息

    永乐正本 (下落不明):明永乐五年(丁亥 1407) [3] 清抄至永乐六年(戊子 1408)冬天才正式成书。 定稿进呈
    嘉靖副本 (残缺):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 1562)重录,隆庆元年(丁卯 1567)初告成

  • 编著信息

    明永乐时期 解缙、姚广孝等主持 编纂
    明嘉靖时期 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负责 重录

  • 行款版式

    包背装 ,开本:高 50.3 厘米,宽 30 厘米。每册三十至五十叶不等,多为二卷一册,少量一卷或三卷一册

    手绘朱丝栏 ,框:35.5x23.5 厘米,四周双边,八行,大字单行十四五字,小字双行不顶格二十八字。版心上下大红口,红鱼尾。

  • 收藏来源

    参见馆藏分布情况

  • 参与修订

    感谢 高树伟 参与本专题内容修订
    感谢 liuyao 提供美国国会图书馆在线的最新情报

  • 内容修订

    如果你发现此页介绍的不足之处并愿意帮助我们完善,您可以 修订或反馈此页 内容

书衣(封面)

《永乐大典》的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 “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采用的方式。

1
2

内页行格

内页用朱、墨两种颜色写成的。朱笔主要用来绘制边栏界行,书写引用书籍的著者和书名;墨笔用来书写题名、卷数、韵目、书籍正文并绘制图画;圈点则是用内空外圆的芦、竹、骨或玉制笔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

1

插图页

部分册内还附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全部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的山川、城郭、器物、动植物等形态,十分精致。

书末余纸

嘉靖副本每册结尾处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姓名的名字。所谓的《大典》余纸,其实就是每册《大典》末尾有重录官署名的那一页的空余部分 (即余幅、幅余、余纸)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最后这页纸大都被裁过。清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了大批佚书。在辑书期间,乾隆下令截取《大典》这部分余纸赏赐给大臣,馆臣翁方纲作《永乐大典余纸歌并序》记述此事。

1

贴黄避讳

嘉靖副本有些页面有黄绫纸贴挡,纸下应该是留空的。已知的有:棣、國瑞。应当是避讳朱棣 和 朱元璋(字国瑞)。

1

乾隆御题

部分大典封面题作《御题永乐大典》,书前有清乾隆帝御笔题诗。金梁《光宣小纪》“永乐大典条” 载:《永乐大典》藏翰林院内,自庚子后经外务部向各国联军索回者,不足二百本,分装二箱。光、宣之际,章一山同年曾见有乾隆御题者,尤不多觏。文中所谓 “乾隆御题者”,根据乾隆五十九年(1794)清查,乾隆御题《大典》共十三册。目前已公布的御题本有:卷 11887-11888(党字)、卷 11312-11313(馆字等)、卷 8339(兵字)。

戏文二十七

这一册是卷 13991(戏文二十七),载有南戏三种:《小孙屠》、《张协状元》和《宦门子弟错立身》。钤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考藏」朱文方印、「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保/存文獻之章」朱文长方印。

《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外,副本也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四百余册且散落于世界。我们也一直在注意收集整理各册《永乐大典》。目前我们已将世界各图书馆/机构已公开在线的《永乐大典》整理完毕(已公开的 219 册) [4] 截至 2023 年 06 月 01 日

2023 年 02 月 08 日增补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39 册

永乐大典. 卷 821 至 823. 诗字
永乐大典. 卷 895 至 896. 诗字
永乐大典. 卷 899 至 900. 诗字
永乐大典. 卷 901 至 902. 诗字
永乐大典. 卷 905 至 907. 诗字
永乐大典. 卷 2262 至 2263.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264 至 2265.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270 至 2271.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275.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276.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277 至 2278. 湖字
永乐大典. 卷 2535 至 2536. 斋字
永乐大典. 卷 2972. 人字
永乐大典. 卷 3145 至 3146. 陈字
永乐大典. 卷 3525 至 3526. 门字
永乐大典. 卷 3527 至 3528. 门字
永乐大典. 卷 5248 至 5249. 辽字
永乐大典. 卷 7213 至 7214. 堂字
永乐大典. 卷 7235 至 7236. 堂字
永乐大典. 卷 7239 至 7240. 堂字
永乐大典. 卷 7602 至 7603. 杭字
永乐大典. 卷 8506 至 8507. 宁字
永乐大典. 卷 10286 至 10287. 字
永乐大典. 卷 10458 至 10459. 礼字
永乐大典. 卷 11127 至 11128.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29 至 11130.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31 至 11132.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33 至 11134.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35.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36 至 11137.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38 至 11139.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1140 至 11141. 水字
永乐大典. 卷 13135 至 13136. 梦字
永乐大典. 卷 14620 至 14621. 部字
永乐大典. 卷 14624 至 14625. 部字
永乐大典. 卷 14626. 部字
永乐大典. 卷 14998. 泰字
永乐大典. 卷 14999. 泰字
永乐大典. 卷 21983 至 21984. 学字

2022 年 12 月 11 日增补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 1 册

永乐大典. 卷 3518-3519. 门字

1983 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了一册《永乐大典》(卷 3518、3519“门” 字),发现时《大典》的天头地脚部分已被剪下来做了鞋样,家中的老太太虽不识字,但从祖上因袭的敬字惜纸的传统,使这册《大典》的内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也可以算做《大典》流传过程中的一件幸事。得知此书的重要价值后,孙家将书送到了掖县文化馆,掖县文化馆将书又转送到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北图在收到此书后即由专业修复人员做了复原。

2022 年 8 月 25 日增补

美国国会图书馆 藏本 41 册

美国国会图书馆 现藏《永乐大典》共 41 册 [5] 据李华伟《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馆藏与汉学研究资源》载 : “ 1923 年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藏书历史上是重要的一年 , 因为在这一年的春天购藏 29 册《永乐大典》。连同先前已经拥有的 4 册,一共是 33 册。后来又陆续得到了 8 册,所以美国国会图书馆总共藏有 41 册。 。最新公布其中 41 册在线。

永乐大典:卷 6831-6832(王字)
永乐大典:卷 10934-10935(楚字)
永乐大典:卷 10949-10950(抚字)
永乐大典:卷 10998-10999(府字)
永乐大典:卷 11000-11001(府字)
永乐大典:卷 11076-11077(蜼字等)
永乐大典:卷 11618-11619(老字)
永乐大典:卷 11951-11952(顶字)
永乐大典:卷 11953-11955(顶字)
永乐大典:卷 11956-11957(鼎字)
永乐大典:卷 11958-11959(鼎字)
永乐大典:卷 11960(鼎字)
永乐大典:卷 11980-11981(岭字)
永乐大典:卷 12013-12014(有字)
永乐大典:卷 12015-12016(友字)
永乐大典:卷 12017-12018(友字)
永乐大典:卷 12043-12044(酒字)
永乐大典:卷 12071-12072(酒字)
永乐大典:卷 12148(叟字等)
永乐大典:卷 12269(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270-12271(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272-12274(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275-12276(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306-12308(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399-12400(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428-12429(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506-12507(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960-12962(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963-12965(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966-12968(宋字)
永乐大典:卷 12969-12971(宋字)
永乐大典:卷 13344-13345(示諡字)
永乐大典:卷 13589-13590(誓字)
永乐大典:卷 14055-14056(祭字)
永乐大典:卷 14131(第字)
永乐大典:卷 15142(兑字) [6]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卷 13074 至 13075(洞字)册书后夹附一零页。该页系卷 15142 页 2 之前半页。
永乐大典:卷 15143(兑字)
永乐大典:卷 15950-15951(运字)
永乐大典:卷 19742-19743(录字)
永乐大典:卷 19785-19786(服字)
永乐大典:卷 19792(服字)

2020 年 6 月 1 日新增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本 62 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典》的文物统一编号是为: 平圖 013150 至平圖 013211 ,“平” 字代表原典藏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关于这六十二册的入藏始末可 参阅

永乐大典:卷 489 至 490(终字)
永乐大典:卷 661 至 662(雝至廱字)
永乐大典:卷 782 至 784(诗字)
永乐大典:卷 975 至 976(儿字)
永乐大典:卷 2257 至 2259(壶字)
永乐大典:卷 2743 至 2744(崔字)
永乐大典:卷 2808 至 2813(梅字)3 册
永乐大典:卷 2948 至卷 2955(神字)4 册
永乐大典:卷 3001(人字)
永乐大典:卷 3141 至 3144(陈字)2 册
永乐大典:卷 3147 至 3149(陈
永乐大典:卷 3507 至 3508(坤字)
永乐大典:卷 3549(门字)
永乐大典:卷 3586 至 3587(屯字)
永乐大典:卷 3615(寒字)
永乐大典:卷 5838 至 5840(花字)
永乐大典:卷 6584(梁字)
永乐大典:卷 6764 至 6767(王字)2 册
永乐大典:卷 7104 至 7105(唐字)
永乐大典:卷 7241 至 7242(堂字)
永乐大典:卷 7329(郎字)
永乐大典:卷 7378 至 7379(丧字)
永乐大典:卷 7453 至 7454(丧字)
永乐大典:卷 7650 至 7651(黄字)
永乐大典:卷 7701 至 7702(京字)
永乐大典:卷 7856 至 7857(星字)
永乐大典:卷 7963(兴字)
永乐大典:卷 8025 至 8026(成字)
永乐大典:卷 8339(兵字) [7] 此册有乾隆御题封面及卷前扉页乾隆御笔诗
永乐大典:卷 8526 至 8527(精字)
永乐大典:卷 8587 至 8588(生字)
永乐大典:卷 8844 至 8845(游字)
永乐大典:卷 8908 至 8910(周字)2 册
永乐大典:卷 8980 至 8981(周字)
永乐大典:卷 10483 至 10484(礼字)
永乐大典:卷 10876 至 10877(虏字)
永乐大典:卷 13020(宋字)
永乐大典:卷 13074 至 13075(洞字) [8] 卷 13074-13075 册书后夹附一零页。该页系卷 15142 页 2 之前半页,此卷其他部分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
永乐大典:卷 13822 至 13824(寺字)
永乐大典:卷 14217 至 14218(地字)
永乐大典:卷 14837 至 14838(赋字)2 册
永乐大典:卷 16841 至 16842(善字)
永乐大典:卷 18207 至 18209(将字)
永乐大典:卷 19636 至 19637(沐字)等
永乐大典:卷 19931(箓字)
永乐大典:卷 20121 至 20122(日字)
永乐大典:卷 20197(日字)
永乐大典:卷 20308 至 20309(一字)等
永乐大典:卷 20310 至 30311(疾字)
永乐大典:卷 20426 至 20428(稷字)2 册
永乐大典:卷 21025 至 21026(律字)
永乐大典:卷 22761(劄字)

2019 年 4 月 19 日 前陆续发布的 76 册

永乐大典:卷 665-666(雄字)
永乐大典:卷 803-806(诗字)
永乐大典:卷 807-808(诗字)
永乐大典:卷 903-904(诗字)
永乐大典:卷 910-912(尸字)
永乐大典:卷 913-914(尸字)
永乐大典:卷 981(儿字. 小儿证治十四)
永乐大典:卷 1033(儿字)
永乐大典:卷 1036-1037(儿字)
永乐大典:卷 2279-2281(湖字)
永乐大典:卷 2535-2536(斋字)
永乐大典:卷 3002(人字)
永乐大典:卷 3579-3581(村字等)
永乐大典:卷 3944-3945(盘字)
永乐大典:卷 4908-4909(烟字、燕字)
永乐大典:卷 5244-5245(辽字)
永乐大典:卷 6641(乡字)
永乐大典:卷 6700-6701(江字)
永乐大典:卷 6850-6851(王字)
永乐大典:卷 6933-6934(唐字)
永乐大典:卷 7078 至卷 7080(唐字等)
永乐大典:卷 7389-7390(丧字)
永乐大典:卷 7515-7516(仓字)
永乐大典:卷 7677(庚字)
永乐大典:卷 7756 至 7757 十九庚(形字)
永乐大典:卷 8021(蒸字等)
永乐大典:卷 8022-8024(成字)
永乐大典:卷 8089-8090(城字)
永乐大典:卷 8268-8269(铭字)
永乐大典:卷 8275(兵字)
永乐大典:卷 8841 至 8843 二十尤(油字等)
永乐大典:卷 10110-10112(纸字(只字等)
永乐大典:卷 10115-10116(旨字)
永乐大典:卷 10135-10136(史字)
永乐大典:卷 10270-10271(子字)
永乐大典:卷 10421-10422(李字)
永乐大典:卷 10460(礼字)
永乐大典:卷 11312-11313(馆字等)清乾隆题跋
永乐大典:卷 11887-11888(党字)清乾隆题跋
永乐大典:卷 11903-11904(广字)
永乐大典:卷 12929-12930(宋字)
永乐大典:卷 13189-13190(众字)
永乐大典:卷 13193-13194(众字(中字等)
永乐大典:卷 13201-13203(用字)
永乐大典:卷 13340-13341(侍字等、豉字等)
永乐大典:卷 13496-13497(制字)
永乐大典:卷 13498-13499(制字)
永乐大典:卷 13629(世字)
永乐大典:卷 13872-13875(贲字)
永乐大典:卷 13876-13878(贲字等、痹字)
永乐大典:卷 13991(戏文二十七)
永乐大典:卷 13992-13993(憙字等)
永乐大典:卷 14219-14220(地字)
永乐大典:卷 14385(冀字)
永乐大典:卷 14607-14609(簿字)
永乐大典:卷 14622(部字)
永乐大典:卷 14627(部字)
永乐大典:卷 14949(妇字)
永乐大典:卷 20573(积字)
永乐大典:卷 15073-15075(诫字、悈字等)
永乐大典:卷 15897-15898(论字)
永乐大典:卷 15955-15956(运字)
永乐大典:卷 16217-16218(冠等)
永乐大典:卷 16343-16344(算字)
永乐大典:卷 18244-18245(匠字)
永乐大典:卷 19735(录等)
永乐大典:卷 19737-19739(录字)
永乐大典:卷 19740-19741(录字)
永乐大典:卷 19789-19790(服字)
永乐大典:卷 19865-19866(竹字)
永乐大典:卷 20139(日等)
永乐大典:卷 20181-20182(日字)
永乐大典:卷 20478-20479(职字)
永乐大典:卷 20572(积字)
永乐大典:卷 20850-20851(檄字)

《永乐大典》在明代即有佚失。清乾隆三十八年(1772 年),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已缺失 2422 卷,约千余册。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佚书,其中有 385 种收入《四库全书》,以为 “菁华已载,糟粕可捐,原(书)可置不复道”。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大典》。光绪元年(1875 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 5000 册,《永乐大典》之所以迅速流失,主要是职员监守自盗,据说文廷式一人即曾盗走百余册《永乐大典》。光绪二十年(1894 年)六月翁同龢入翰林院清查时仅剩 800 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翰林院被义和团的拳民焚毁,《永乐大典》损坏三百余册。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十一日,英使馆交回《大典》330 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1912 年翰林院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 64 册。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现今尚存大典四百多册,八百多卷。大概分布目录如 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

中国大陆

中国国家图书馆(172 册)
上海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 各(1)册
私人藏 2 册

2

台灣(中國)

台北故宫博物院(62 册)、台北国家图书馆(8 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6 册)

3

日本

国立国会图书馆、东洋文库、京都大学、静嘉堂文库等共约 60 册

4

美国

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康奈尔大学、亨廷顿图书馆等共约 53 册

5

英国

大英图书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图书馆等共约 51 册

6

德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汉堡大学等共约 6 册

7

越南

河内法国远东学院约 4 册

8

韩国

汉城旧京李王职文库 1 册

9

爱尔兰

切斯特·比蒂图书馆 3 册

^以上册数统计可能包含部分非完整状态的大典册

平声:一东

480-481 (2) 忠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85-486 [9] 公布的清晰度不佳,暂时未做整理 (2) 忠字 台北 台北国家图书馆
489-490 (2) 终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538-539 (2) 容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40-541 (2) 庸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51-553 (3) 庸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54-556 (3) 庸字 日本 东洋文库
623-624 (2) 农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61-662 (2) 雝字等
廱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665-666 (2) 雄字 日本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平声:二支

782-784 (3) 诗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03-806 (4) 诗字 爱尔兰 切斯特·比蒂图书馆
807-808 (2) 诗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821-823 (3) 诗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49-851 (3) 诗字 日本 东洋文库
895-896 (2) 诗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99-900 (2) 诗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01-902 (2) 诗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03-904 (2) 诗字 德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905-907 (3) 诗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08-909 (2) 诗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910-912 (3) 尸字 日本 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
913-914 (2) 尸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917-919 (3) 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20-922 (3) 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75-976 (2) 儿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978 (1) 儿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80 (1) 儿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81 (1) 儿字 美国 哈佛大学图书馆
1033 (1) 儿字 德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1036-1037 (2) 儿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056 (1) 池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87 (1) 辞字
1188 (1) 辞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91 (1) 辞字 中国 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藏 [10] 上图藏第 4 页,南图藏第 5 页,其余 2、3、7 页未详。
1192 (1) 辞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200 (1) 辞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310 (1) 仪字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平声:六模

2190-2191 (2) 图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 原书下落不知,国图藏仿抄本
2217-2218 (2) 泸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36-2237 (2) 奴字 日本 小川广己 (小川雅人)
2254-2255 (2) 壶字 日本 东洋文库
2256 (1) 壶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2257-2259 (3) 壶字
瓠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260-2261 (2) 湖字 越南 河内远东学院
2262-2263 (2)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64-2265 (2)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66-2267 (2) 湖字 越南 河内远东学院
2268-2269 (2) 湖字 中国 金亮 [12] 私人拍卖(2020 年法国新发现)
2270-2271 (2)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2-2274 (2)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5 (1)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6 (1)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7-2278 (2) 湖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9-2281 (3) 湖字 日本 国立国会图书馆
2282-2283 (2) 湖字 日本 东洋文库
2337-2339 (3) 梧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2340-2342 (3) 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343-2344 (2) 梧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345-2347 (3) 乌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367-2369 (3) 苏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398-2399 (2) 苏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2400 (1) 苏字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401 (1) 苏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404-2405 (2) 苏字等 越南 河内远东学院
2406-2408 (3) 初字等
蔬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平声:七皆

2535-2536 (2) 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537-2538 (2) 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539-2540 (2) 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584-2585 (2) ?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2603-2604 (2) 台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605-2607 (3) 台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608-2609 (2) 台字 日本 武田科学振兴财田杏雨书屋
2610-2611 (2) 台字 日本 东洋文库

平声:八灰

2737-2738 (2) 崔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2739-2740 (2) 崔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741-2742 (2) 崔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743-2744 (2) 崔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754-2755 (2) 陂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806 (1) 卑字等 日本 静嘉堂文库
2807 (1) 丕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808-2809 (2) 梅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810-2811 (2) 梅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812-2813 (2) 梅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平声:九真

2948-2949 (2) 神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950-2951 (2) 神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952-2953 (2) 神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954-2955 (2) 神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972 (1)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973 (1)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978-2980 (3)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999-3000 (2)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001 (1) 人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002 (1) 人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3003-3004 (2)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005-3007 (3)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008 (1)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009-3010 (2) 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133-3134 (2) 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141-3142 (2) 陈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143-3144 (2) 陈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145-3146 (2) 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147-3149 (3) 陈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150-3151 (2) 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155-3156 (2) 陈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401 (2) 苏字
3507-3508 (2) 坤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518 - 3519 (2) 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525-3526 (2) 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527-3528 (2) 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549 (1) 门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579-3581 (3) 村字等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3582-3583 (2) 尊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3584-3585 (2) 尊字等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3586-3587 (2) 遵字等
屯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平声:十寒

3614 (1) 寒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3615 (1) 寒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3944-3945 (2) 盘字 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平声:十二先

4908-4909 (2) 烟字
燕字
德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4923-4924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25-4926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27-4928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29-4930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31-4932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33-4934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35-4937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4938-4940 (2) 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199 (1) 原字 日本 东洋文库
5200-5201 (2) 原字 日本 东洋文库
5202-5203 (2) 原字 日本 东洋文库
5204-5205 (2) 原字 日本 东洋文库

平声:十三萧

5244-5245 (2) 辽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5248-5249 (2) 辽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251-5252 (2) 辽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268 (1) [礻艹夭] 字等 日本 东洋文库
5296-5297 (2) 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343 (1) 潮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345 (1) 潮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平声:十四爻

5453-5454 (2) 郊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455-5456 (2) 郊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平声:十六麻

5769-5770 (2) 沙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5838-5840 (3) 花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平声:十八阳

6504-6505 (2) 庄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523-6524 (2) 妆字等
[衷 (中→壮)] 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558-6559 (2) 梁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564-6565 (2) 梁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584 (1) 梁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6641 (1) 乡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6697 (1) 江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6698-6699 (2) 江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6700-6701 (2) 江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6764-6765 (2) 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6766-6767 (2) 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6826-6827 (2) 王字 日本 东洋文库
6828-6829 (2) 王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6830 (1) 王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6831-6832 (2) 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6837-6838 (2) 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6850-6851 (2) 王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6933-6934 (2) 唐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7078-7080 (3) 唐字 德国 德国柏林国立图书馆
7104-7105 (2) 唐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159 (1) 唐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213-7214 (2) 堂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235-7236 (2) 堂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237-7238 (2) 堂字 日本 东洋文库
7239-7240 (2) 堂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241-7242 (2) 堂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303-7304 (2) 郎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7322-7324 (3) 郎字 上海 上海图书馆
7325 (1) 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326 (1) 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327 (1) 郎字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7328 (1) 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329 (1) 郎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378-7379 (2) 丧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385-7386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387-7388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389-7390 (2) 丧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7391-7392 (2) 丧字 中国 金亮 [13] 私人拍卖(2020 年法国新发现)
7393-7394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49-7450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53-7454 (2) 丧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455 (1)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56-7457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58 (1)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59-7460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461-7462 (2) 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06 (1) 仓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07 (1) 仓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10 (1) 仓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11-7512 (2) 仓字 日本 东洋文库
7513-7514 (2) 仓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15-7516 (2) 仓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7517-7518 (2) 仓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543 (1) 刚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602-7603 (2) 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650-7651 (2) 黄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平声:十九庚

7677 (1) 庚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7701-7702 (2) 京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756-7757 (2) 形字 美国 哈佛大学图书馆
7856-7857 (2) 星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7889-7890 (2) 汀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891-7892 (2) 汀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893-7895 (4) 汀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960-7962 (4) 馨字等
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7963 (1) 兴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020 (1) 蒸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021 (1) 蒸字等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8022-8024 (3) 成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8025-8026 (2) 成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089-8090 (2) 城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8091-8093 (3) 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164-8165 (2) 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199 (1) 陵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268-8269 (2) 铭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8275 (1) 兵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8339 (1) 兵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413-8414 (2) 兵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506-8507 (2) 宁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526-8527 (2) 精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569-8570 (2) 生字 日本 神户黑川古文化研究所
8587-8588 (2) 生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628-8629 (2) 行字 越南 河内远东学院
8647-8648 (2) 衡字 日本 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
8706 (1) 僧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782-8783 (2) 僧字 韩国 [旧京李王职文库] [14] 原本下落不明,奎章阁藏 1935 年仿抄本

平声:二十尤

8841-8843 (3) 油字等
游字
美国 哈佛大学图书馆
8844-8845 (2) 游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908 (1) 周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909-8910 (2) 周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8978 (1) 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979 (1) 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8980-8981 (2) 周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平声:二十二覃

9561 (1) 南字 日本 东洋文库
9762-9764 (3) 諴字等
嵒字等
岩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9765-9766 (2) 岩字 日本 石黑传六

上声:二纸

10110-10112 (3) 纸字
只字等
爱尔兰 切斯特·比蒂图书馆
10115-10116 (2) 旨字 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0135-10136 (2) 史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0270-10271 (2) 子字 美国 亨廷顿图书馆
10286-10287 (2) 子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0309-10310 (2) 死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声:四济

10421-10422 (2) 李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10458-10459 (2) 礼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0460 (1) 礼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0483-10484 (2) 礼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0539-10540 (2) 启字 日本 东洋文库

上声:六姥

10812-10814 (3) 母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0876-10877 (2) 虏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0888-10889 (2) 古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0934-10935 (2) 楚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0949-10950 (2) 抚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0958-10959 存疑 (2) ?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0998-10999 (2) 府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000-11001 (2) 府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上声:八贿

11076-11077 (2) 蜼字等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127-11128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29-11130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31-11132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33-11134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35 (1)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36-11137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38-11139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1140-11141 (2) 水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声:十罕

11312-11313 (2) 馆字等 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上声:十一产

11368-11369 (2) 简字 美国 [M. Breslauer]
11412-11413 (2) 眼字 日本 东洋文库

上声:十四巧

11598-11599 (2) 草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602-11603 (2) 藻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615-11616 (2) 老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618-11619 (2) 老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620 (1) 老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上声:十八养

11848-11849 (2) 享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1887-11888 (2) 党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1903-11904 (2) 广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1905-11907 (3) 广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5] 文廷式 抄本
11907 (1) 广字 英国 阿伯丁大学图书馆

上声:十九梗

11951-11952 (2) 顶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953-11955 (3) 顶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956-11957 (2) 鼎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958-11959 (2) 鼎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960 (1) 鼎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1980-11981 (2) 岭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上声:二十有

12013-12014 (2) 有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015-12016 (2) 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017-12018 (2) 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043-12044 (2) 酒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071-12072 (2) 酒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148 (1) 叟字等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去声:一送

12269 (1)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270-12271 (2)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272-12274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275-12276 (2)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306-12308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399-12400 (2)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428-12429 (2)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506-12507 (2)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929-12930 (2) 宋字 日本 京都大学
12960-12962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963-12965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966-12968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2969-12971 (3) 宋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3017 (1) 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018 (1) 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019 (1) 宋字 北京
日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前半卷)
东洋文库(后半卷)
13020 (1) 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3074-13075 (2) 洞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3082-13084 (3) 动字
恸字等
哄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135-13136 (2) 梦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139-13140 (2) 梦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3189-13190 (2) 众字 德国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13193-13194 (2) 众字
中字等
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3201-13203 (3) 用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去声:二置

13340-13341 (2) 侍字等
豉字等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3344-13345 (2) 示字
谥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3450 (1) 士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451-13452 (2) 士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13453 (1) 士字 美国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3494-13495 (2) 智字
致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496-13497 (2) 制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3498-13499 (2) 制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3506-13507 (2) 制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3589-13590 (2) 誓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3629 (1) 世字 英国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13822-13824 (3) 寺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去声:三未

13872-13873 (2) 贲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3874-13875 (2) 贲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3876-13878 (3) 贲字等
痹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3879-13880 (2) 痹字等 美国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3991 (1) 戏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13992-13993 (2) 憙字等
系字等
英国 大英图书馆

去声:四霁

14046 (1) 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049-14050 (2) 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051-14052 (2) 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053-14054 (2) 祭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055-14056 (2) 祭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4124-14125 (2) 嚏字等
[髟 (上) 第] 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14131 (1) 第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4217-14218 (2) 地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4219-14220 (2) 地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4380-14381 (2) 寄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382-14383 (2) 寄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384 (1) 冀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385 (1) 冀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去声:五御

14461-14462 (2) 御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463-14464 (2) 御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536-14537 (2) 树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544-14545 (2) 处字等
著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去声:六暮

14574-14576 (3) 铺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607-14609 (3) 簿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4620-14621 (1) 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622 (2) 部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4624-14625 (1) 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626 (1) 部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627 (1) 部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4628-14629 (2) 部字 日本 天理图书馆
14707-14708 (2) 度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837 (1) 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4838 (1) 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4912 (1) 鬴字等 台北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4947 (1) 妇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4948 (1) 妇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949 (1) 妇字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去声:七泰

14998 (1) 泰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4999 (1) 泰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5073-15075 (3) 诫字
悈字等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5138-15139 (2) 帅字等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去声:八队

15140-15141 (2) 队字等
兑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5142 (1) 兑字等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5143 (1) 兑字等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去声:九震

15868-15870 (3) 论字 美国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5873-15875 (3) 论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5897-15898 (2) 论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15948-15949 (2) 运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5950-15951 (2) 运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5955-15956 (2) 运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5957-15958 (2) 运字 美国 纽约公共图书馆

去声:十翰

16217-16218 (2) 冠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6343-16344 (2) 算字 英国 剑桥大学大学图书馆

去声:十二霰

16841-16842 (2) 善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去声:十三啸

17084-17085 (2) 庙字 日本 静嘉堂文库

去声:十八漾

18207-18209 (3) 将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8222-18224 (3) 像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8244-18245 (2) 匠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8402-18403 (2) 状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去声:十九敬

18764-18766 (3) 命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8767-18769 (3) 命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18770-18771 (2) 命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去声:二十二勘

19416-19417 (2) 蘸字等
站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9418-19419 (2) 站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9420 (1) 站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9421 (1) 站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9422-19423 (2) 站字 日本 东洋文库
19424-19426 (3) 站字等 日本 东洋文库

入声:一屋

19636-19637 (2) 沐字等
目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19735 (1) 录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19737-19739 (3) 录字 英国 剑桥大学图书馆
19740-19741 (2) 录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9742-19743 (2) 录字等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781-19782 (2) 局字等 美国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9783-19784 (2) 伏字等 美国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
19785-19786 (2) 服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789-19790 (2) 服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19791 (1) 服字 成都 四川大学图书馆
19792 (1) 服字 美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19865-19866 (2) 竹字 爱尔兰 切斯特·比蒂图书馆
19931 (1) 箓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入声:二质

20121-20122 (2) 日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139 (1) 日字 英国 博德利图书馆
20181-20182 (2) 日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20197 (1) 日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204-20205 (2)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308-20309 (2) 一字等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310-20311 (2) 疾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353-20354 (2) 席字等
夕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372 [16] 原三字被后人改作五, 卷端, 卷尾及版心误题二万五百七十二,大寶積經七误做十。(高树伟先生提示) (1) 积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20373 [17] 原三字被后人改作五, 卷端, 卷尾及版心误题二万五百七十三。(高树伟先生提示) (1) 积字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20424-20425 (2) 稷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426-20427 (2) 稷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428 (1) 稷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0478-20479 (2) 职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20572 [18] 原三字被后人改作五, 卷端, 卷尾及版心误题二万五百七十二,大寶積經七误做十。(高树伟先生提示) 见 20372 (1) 积字 台北 台北國家圖書館
20573 [19] 原三字被后人改作五, 卷端, 卷尾及版心误题二万五百七十三。(高树伟先生提示) 见 20373 (1) 积字 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20648-20649 (2) 易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0850-20851 (2) 檄字 英国 大英图书馆

入声:三术

21025-21026 (2) 律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21029-21031 (3) 律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入声:七药

21983-21984 (2) 学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入声:八陌

22180-22182 (3) 陌字等
麦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入声:九缉

22536-22537 (2) 集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570-22572 (3) 集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576-22578 (3) 集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入声:十合

22749-22750 (2) 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60 (1) 扎字 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
22761 (1) 扎字 台北 故宫博物院

《永乐大典》自明隆庆元年(1567)重抄完成后,正本的流传线索,便杳无踪迹。关于《大典》正本的下落,研究者曾有这样几种猜测:(1)随明世宗殉葬永陵;(2)藏于皇史宬夹墙;(3)毁于明末;(4)毁于乾清宫大火。 [20] 高树伟︱一段被遗忘的《永乐大典》庋藏史

  • 1404

版本价值
文件质量
综评

版本价值
7
文件质量
9
yasr-lo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