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清单》是一款深受用户喜爱的待办事项软件,但自从 4 年前被微软收购后,该软件的命运急转直下,至今未能走出困境,忍无可忍的创始人克里斯蒂安‧雷伯(Christian Reber)最近在 Twitter 上认真表示想买回自己的作品,免得微软把它停了。

▲ 图片来自:The Verge

「仍然很难过微软想关闭奇妙清单,即使还有人喜欢并在使用它。我是认真的,纳德拉和 Marcus Ash(微软柏林 Tasks 部门总经理),请让我买回它,(微软)保留团队并专注于 Microsoft To-Do,因此没人会为没有关闭《奇妙清单》而生气。」雷伯在 Twitter 上写道。

微软于 2015 年收购《奇妙清单》,收购价格据悉在 1 亿到 2 亿美元之间,创始人雷伯也加入微软并继续带领应用团队。然而,和很多被大公司收购的小团队一样,《奇妙清单》也逃不过被「同化」甚至玩坏的命运,两年后,原《奇妙清单》团队为微软开发的《To-Do》问世,原本按照规划,这款应用将逐步取代《奇妙清单》,微软也为老用户提供了迁移通道。

▲ 微软的《To-Do》图片来自:The Verge

然而,《To-Do》上架后便是差评如潮,许多用户抱怨新应用远不如《奇妙清单》好用,同年 9 月,Reber 离开微软似乎也暗示双方理念不合。去年 3 月他在 Twitter 上解释了两款应用整合进度缓慢的原因:《奇妙清单》原本使用的是亚马逊的云服务 AWS,被微软收购后需要迁移至 Azure,「所有的东西都需要重写(包括集成到 Exchange/Office 中),极其耗时」,以致两者迟迟未能整合完成。

除此之外,许多《奇妙清单》的老用户也因《To-Do》的糟糕体验而坚决不肯迁移,研发进度慢,用户不支持,导致的后果就是《奇妙清单》没有更新,老用户流失,《To-Do》也成了半成品,留不住新用户。但微软已经表示一旦《To-Do》的功能开发完毕,《奇妙清单》就将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微软并未给出关闭《奇妙清单》的具体时间,但雷伯显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他表示回购自己的软件「是一个严肃的提议」,并列出了开发规划,包括软件开源、让软件变得轻快、更强大的 API、增加跨团队协作功能等。

不过,他也强调此举并非指责微软。「我对微软和每一个在 2015 年参与《奇妙清单》收购的人感激不尽,它非常有意义,绝对是我们遇到的最好的事情。团队很棒,我和他们当中很多人是朋友。」雷伯写道,「我只是为我们在《奇妙清单》的计划未起作用感到难过,但我也不想指责任何人。收购很难,Acompli(现 Outlook)运作完美,这就是生活。」

打不赢你就收购你,这是大公司最常用的策略,但卖身容易,赎身难,能够从大公司手中买回自己产品的人实属凤毛麟角。英国社交网站 Bebo 创始人 Michael Birch 是少数的幸运儿,2008 年他将网站以 8.5 亿美元出售给 AOL,两年后发展不景气的 Bebo 又被卖给了私募股权公司 Criterion Capital Partners,2013 年该公司破产后,Michael Birch 得以重新接管 Bebo。

▲ 图片来自:iOS Gadget Hacks

这样的案例毕竟是少数,更常见的情况是,小团队被收购后失去独立性,产品也成为大公司的附属,原来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微软的老对手苹果也经常干这种事,比如知名的 Workflow 团队被苹果收为己用后,就变成了 iOS 系统里的捷径。

雷伯也不是第一位出售了公司又后悔的创始人,短视频分享应用 Vine 的联合创始人拉斯•尤苏波夫(Rus Yusupov)一直对自己当初将 Vine 出售给 Twitter 遗憾不已,Twitter 已于 2016 年宣布该应用停止服务,将它变成了时间胶囊。

因此,雷伯想让《奇妙清单》重回自己手中的难度绝对比当初出售它时难得多,他的表态尽管让老用户们看到了一丝光亮,但建议大家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

题图来自:

与多情人,谈有情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