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柯, 1965 8 月生,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1983 级本科, 1988 年毕业。

三十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宋柯 :没什么理想,那时候我才 13 岁。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宋柯 :为公司找准一个方向,并且最终实现它。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宋柯 :电影太多了。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三十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宋柯 :就是长胖了,心态上没什么变化。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宋柯 :没想过,估计还得干这行。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宋柯 :我的节奏是越来越慢,更稳更成熟了。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宋柯 :喜欢,否则也不会继续干了。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宋柯 :北京的交通,太堵了。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宋柯 :顺序是亲情、友情和爱情。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宋柯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的家人,包括我去世的父亲,一路陪我走来的那些“花儿”,以及好多合作的朋友同事。

1996 年,宋柯为师弟高晓松的专辑《青春无悔》投资了二三十万元,最后赚到了约 50 万元,从此,他的身份从珠宝商人变成了音乐商人。宋柯创办的麦田音乐,曾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后来宋柯在数字音乐方面抢占先机,如今他执掌的太合麦田音乐旗下最红也是最有争议的歌手就是选秀出身的李宇春。宋柯认为,如今国力增强了,行业需要慢慢壮大,但娱乐产业远远落后于其他很多行业,中国内地的音乐公司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

一去美国就完全被击倒了

清华毕业的宋柯是当时校园里的草坪歌手之一,他写过一首歌《一走了之》,后来成为清华的毕业歌;他卖过好几首歌, 140 元一首,对于一个月生活费才 50 元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他参加高校外语歌曲比赛得了亚军,冠军是现在内地乐坛大哥级人物刘欢。但这一切对于宋柯而言,仅仅只是兴趣,“当时还是觉得当歌手挺不务正业的,对那时的我们而言,就应该大学毕业后出国拿个学位,然后找份好工作。”大学毕业后,学环境工程的宋柯被分配到化工局,念大学时的这个专业是家人给他挑的,他并不喜欢,在单位干了三个月他就去了深圳,一年后宋柯前往美国德州农机大学留学。虽然曾在清华校园里被誉为音乐才子,但一到美国,“我就被完全击倒了。我去美国的乐器店买琴,那个小伙子给我表演各种琴,他就随便玩了玩,我就傻了,因为他比我在国内见过的最好的乐手都要好上很多倍。”

没想到朴树能成偶像

关于 1996 年麦田音乐的成立,多年后被演绎成了对音乐梦想的义无反顾,但宋柯天生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当时‘校园民谣’正火,高晓松又找了老狼、刘欢还有尚未成名的零点乐队等来唱。后来他说要不就干脆弄个工作室吧,叫‘麦田’,后来麦田音乐提出做‘良心音乐’,也是高晓松提的。”同年“五一”左右,宋柯接到高晓松的电话催他去上班,“一开始我还纳闷,去上什么班啊,高晓松说你来了就知道了。结果我过去一看,发现公司连财务都有了,原来他把自己的广告公司改成音乐公司了。”麦田音乐成立后推出的第一张专辑,就是《青春无悔》,投资来源于宋柯自掏腰包的那二三十万,最后收益是约 50 万元。“从项目的角度上说,能够有 200% 300% 的盈利,已经是很成功了。”于是宋柯卖掉了自己的珠宝店,全身心当起了音乐商人。

麦田音乐制作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叶蓓、老狼、朴树等歌手,其中与朴树签约颇具戏剧性。“当时朴树扛着个吉他就跑到公司来了,他是来卖自己的作品的,非常内向,额前有一缕很长的头发,快遮住半张脸了。”高晓松和宋柯听他自弹自唱完后拍板签下他,“我完全没想到他能成为一个偶像,当时‘偶像’这个词还是张亚东提出的,我还不信,这么一个话都说不利索的人,怎么成偶像呀。但老狼出去演出大家就是热情鼓掌,朴树上台,台下是带尖叫的。”在《青春无悔》之后,麦田音乐又陆续发行了两张专辑,虽然唱片卖得都不错,但到了 1999 年,麦田音乐却面临着巨额亏损,“我们四年下来才发了三张专辑,尽管唱片大卖,但也不足以平衡公司四年的运作。”宋柯甚至想过干脆把公司卖了。最后是靠着刘欢和上海一个朋友先后总共借给他约百万元人民币让他扛过了最难熬的时候,然后,宋柯遇到了当时华纳唱片内地总经理许晓峰。从 1999 年底开始,麦田音乐成为华纳旗下一个音乐品牌。总结麦田音乐的失败教训,宋柯决定将太麦的定位从最初的音乐公司,转变成音乐新娱乐公司,想要染指除音乐之外的影视等多方面。

盗版打倒了正版

互联网打倒了盗版

2000 年前, CD 还未成为歌曲的主流载体,在尚是“卡带时期”的市场中,盗版的比例并不高,因为卡带生产成本高,盗版比正版大概也就只能节省 1 元钱。进入千禧年,随着 CD 的普及,唱片业彻底被盗版打败了。“当时的国有发行体系要承担很大责任。”宋柯说,国有出版社有个思想误区,认为 CD 应该比卡带贵上好多倍,实际上 CD 本身的成本一张才几块钱。在 CD 刚普及的时候,一些唱片发行商把 CD 唱片价格定到了 50-60 元,这简直给盗版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1999 -2003 年之间,盗版 CD 一下占有市场 90% 以上。朴树的《我去 2000 年》卡带加上 CD 总共卖了 80 万张,但如果没有盗版,宋柯认为销量可以达到 500 万张左右。

2003 年,移动公司开始进行彩铃的测试,由于移动规定所有 SP 提供的音乐都必须得到唱片公司授权,新浪找到了宋柯。然而当时华纳唱片并不同意向新媒体拓展业务,“跨国公司的合约里甚至都不能出现 MP3 的字眼,因为他们担心会因此影响传统 CD 的销售。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他们享受了 30 年从卡带到 CD 为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但对于中国内地而言,我们 ( 对传统唱片销售 ) 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好在宋柯手上当时还拥有麦田音乐所制作的音乐版权,包括《白桦林》等被作为彩铃推出了。

2004 3 月宋柯离开华纳成立太合麦田,开出 8 位数的天价购买了刀郎作品在新技术领域的版权,并以 7 位数买断当年红星唱片旗下所有作品版权,包括郑钧的《赤裸裸》、许巍的《在别处》等专辑在内的 200 多首歌曲,做好进军数字音乐的内容准备。以刀郎为例,当年 8 位数的天价在业界看来是一个疯狂的数字,但最后为太麦带来了几千万的盈利。有趣的是,就在宋柯自立门户前几个月, iPod 在美国悄然流行。

打造新型音乐娱乐公司

在太麦旗下,目前备受争议的艺人就是 2005 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从商业角度出发, 2005 年宋柯签下李宇春为自己的数字音乐盈利模式进行了一次漂亮的试水,对李宇春本人,宋柯的评价仍然很高。 2007 11 月,李宇春的专辑和周杰伦的专辑前后脚发行,在宋柯眼中,李宇春的人气绝对堪比周杰伦刚出道时,“在我眼中,李宇春和朴树没有区别,他们都是偶像,英雄不论出处。”

无论是当年迈出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第一步,还是后来收购刀郎的音乐版权,签下李宇春,宋柯每一次出牌都令人大跌眼镜,但最终结果是将同行远远甩开。宋柯说每当变化来了,自己很少去抱怨,“与其去抱怨,不如去思考寻找新的机会。”宋柯认为,内地的音乐公司不能继续只是内容的提供商,由于内地娱乐工业体系的不够成熟,单纯的内容供应商很多想法无法得到实现,涵盖各种媒体的新型音乐娱乐公司才是发展的大势所趋。 (记者 李懿)

摘自 东方早报 2008 年12 月26